n维椭球体积公式_【栗子资料】高中生必看,高中年级所有数学公式大全

330710c5059a90cc7e087cab98cdde5b.png

数学公式  

抛物线:y = ax *+ bx + c

就是y等于ax 的平方加上 bx再加上 c 

a >0时开口向上 

a < 0时开口向下 

c = 0时抛物线经过原点 

= 0时抛物线对称轴为y轴 

还有顶点式y = a(x+h)* + k 

就是y等于a乘以(x+h)的平方+k 

-h是顶点坐标的x 

k是顶点坐标的y 

一般用于求最大值与最小值 

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 

它表示抛物线的焦点在x的正半轴上,焦点坐标为(p/2,0) 准线方程为x=-p/2 

由于抛物线的焦点可在任意半轴,故共有标准方程y^2=2px y^2=-2px x^2=2py x^2=-2py 

圆:体积=4/3(pi)(r^3) 

面积=(pi)(r^2) 

周长=2(pi)r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一)椭圆周长计算公式 

椭圆周长公式:L=2πb+4(a-b) 

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 

(二)椭圆面积计算公式 

椭圆面积公式:S=πab

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以上椭圆周长、面积公式中虽然没有出现椭圆周率T,但这两个公式都是通过椭圆周率T推导演变而来。常数为体,公式为用。 

椭圆形物体 体积计算公式椭圆 的 长半径*短半径*PAI*高 

三角函数: 

两角和公式 

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cot(A-B)=(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ot2A=(cot2A-1)/2cot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inα+sin(α+2π/n)+sin(α+2π*2/n)+sin(α+2π*3/n)+……+sin[α+2π*(n-1)/n]=0 

cosα+cos(α+2π/n)+cos(α+2π*2/n)+cos(α+2π*3/n)+……+cos[α+2π*(n-1)/n]=0 以及 

in^2(α)+sin^2(α-2π/3)+sin^2(α+2π/3)=3/2 

tanAtanBtan(A+B)+tanA+tanB-tan(A+B)=0

middot;万能公式:

inα=2tan(α/2)/[1+tan^2(α/2)] 

cosα=[1-tan^2(α/2)]/[1+tan^2(α/2)] 

tanα=2tan(α/2)/[1-tan^2(α/2)] 

半角公式 

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otA+cotBsin(A+B)/sinAsinB -cotA+cot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n+1)/2)^2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0 注:方程有相等的两实根 

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个实根 

2-4ac<0 注:方程有共轭复数根 

公式分类 公式表达式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图形周长 面积 体积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

已知三角形底a,高h,则S=ah/2

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半周长p,则S= √[p(p - a)(p - b)(p - c)] (海伦公式)(p=(a+b+c)/2)

和:(a+b+c)*(a+b-c)*1/4

已知三角形两边a,b,这两边夹角C,则S=absinC/2

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内切圆半径为r

则三角形面积=(a+b+c)r/2

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外接圆半径为r

则三角形面积=abc/4r

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则S= √{1/4[c^2a^2-((c^2+a^2-b^2)/2)^2]} ("三斜求积" 南宋秦九韶)

a b 1 | 

S△=1/2 * | c d 1 | 

e f 1 | 

【| a b 1 | 

c d 1 | 为三阶行列式,此三角形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a,b),B(c,d), C(e,f),这里ABC

e f 1 |

选区取最好按逆时针顺序从右上角开始取,因为这样取得出的结果一般都为正值,如果不按这个规则取,可能会得到负值,但不要紧,只要取绝对值就可以了,不会影响三角形面积的大小!】

秦九韶三角形中线面积公式:

S=√[(Ma+Mb+Mc)*(Mb+Mc-Ma)*(Mc+Ma-Mb)*(Ma+Mb-Mc)]/3

其中Ma,Mb,Mc为三角形的中线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的体积=底面积×高 

平面图形 

名称 符号 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 

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更多请关注微博:栗子答案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