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孔径雷达算法与实现_典型线面目标合成孔径雷达参数化成像

合成孔径雷达(SAR)可全天候、全天时监视监测全球海洋和陆地资源,目前我国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如高分三号卫星已服务于海洋、减灾、水利、气象以及其他多个领域,为海洋监视监测,海洋权益维护和应急防灾减灾等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对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传统SAR从单一视角获取场景的散射信息,且传统成像算法均基于点目标模型,使得传统SAR图像中线面目标主要特征表现为一系列的强散射点,而非线散射特征和面散射特征,最终造成SAR图像中目标不连续,图像解译困难(图1)。

e8fce306c82739adf8c0ea9f3f1ada36.png

图1 光学图像与SAR图像对比

a1ca657cf907e81db97a1e3bfe32b43f.png

图2 线目标成像结果

针对该问题,北京理工大学的曾涛教授团队利用暗室转台和无人车载雷达率先开展了典型线面目标合成孔径雷达参数化成像的算法研究(图2),分析典型的线段、折线、三角形和三角面元目标的散射特性,通过对典型目标的类型判决和参数提取,成功实现线面目标的参数化成像,为线、面目标SAR图像解译提供有效支撑。该工作拟发表在《雷达学报》2020年第2期“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专刊“典型线面目标合成孔径雷达参数化成像”(卫扬铠,曾涛,陈新亮,丁泽刚,范宇杰,温育涵),现已网络优先出版。该文首先建立了典型的直线段和三角面元的参数化散射模型(图3),随后分别从距离向和方位向对线面目标成像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得出结论:只有采样到雷达方向图的主瓣信息,即雷达扫过目标法线角度,目标在SAR图像中才能表征出完整的轮廓信息。最后,本文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多种线性线面目标的参数化成像新方法,即通过贝叶斯理论对输入模型进行判决分类之后,通过宽角度SAR再成像的方法对判决目标进行参数化成像,最终得到了能够表征目标几何结构信息的SAR图像(图4)。

a9ca76cddce8cb3aa24f5e137cb8d264.png

图3 参数化成像流程图

0a4bed6c7643461176013ec62d51a407.png

图4 参数化成像结果

了解详细内容请点击下面 阅读原文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