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现如今手机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对于还在上学的未成年人的来说,手机的用处便是弊大于利的了。手机游戏不仅会让孩子沉迷其中,有的孩子还会往里面不断充钱,荒废学习,还有网上许许多多的不良信息以及不良网站,在不断地诱惑及危害着未成年人。

若孩子偷看“不良网站”,家长不怕查不到,手机这3种痕迹很明显
小潘是一个刚上小学6年级的男孩子,平时在学校表现优良,乖巧懂事,学习成绩在班里也是属于名列前茅的。今年就要考初中了,虽然小潘成绩不错,但小潘的妈妈觉得还是要防患于未然,不能掉以轻心。
小潘的妈妈听朋友说朋友们都给自己的孩子配了手机,一是方便孩子们学习有不会的地方可以上网搜索学习资料,二也是给孩子们锻炼一下自制力,毕竟是大孩子了。小潘的妈妈正好有台旧手机,就给小潘用了。

刚开始的时候,小潘写作业学习都会光明正大地用着手机,可到回来每当小潘的妈妈突然进小潘房间时,小潘都会慌慌张张地收起手机,让拿出来看看也不愿意拿。小潘的妈妈觉得事有蹊跷,便打算在小潘上学时拿他的手机看看。
这一看可倒好,小潘的妈妈一打开网页,网页便自动地跳转到了上次浏览的页面,竟然是一个不良网站。小潘的妈妈顿时觉得头疼,并决定将小潘的手机给没收回去,以免耽误学习,等到什么时候能够自律了后再将手机给回他。

如果孩子偷看了“不良网站”,那么有这3种痕迹很明显:
▶网页自动跳转
有的浏览器比较智能化,如果上次在浏览的页面直接点击关闭浏览器,而不是点退出时,在下一次登录浏览器那么浏览器就会自动跳转到上次浏览的页面。许多孩子都会删除浏览记录,但没有熟悉浏览器的孩子会不知道还有这个功能。
▶搜索记录
手机网页里的浏览记录与搜索记录是不一样的,当删除浏览记录时,搜索记录还是会存在的。那么一般要进入“不良网站”,都是通过搜索来进入,而且孩子经常会只记得删除浏览记录,忘记了还有搜索记录。

▶缓存记录
许多手机浏览器里,都会有缓存记录,而有的浏览器可以看到已缓存好的图片或者是视频。如果有未删除的缓存记录,那么可以从这里找一找。
网络的急速发展与智能手机的不断完善,使手机在人们手里成为一把“双刃剑”,不仅是未成年人受危害,许多成年人也因为手机忽略了身边的人,成为了“低头族”。我们要提升自身的自控力及要变得自律,不能让手机支配了我们的时间。

今日话题:你会不会给手机孩子用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