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 中文key_「php框架实例」| Laravel之Model Observer模型

本文主要学习下Laravel的Model Observer模型观察者,小编把自己的一点点经验分享出来希望对别人能有帮助。同时,作者会将开发过程中的一些截图和代码黏上去,提高阅读效率。

开发环境:Laravel5.1+MAMP+PHP7+MySQL5.5

没有Model Observer逻辑

看下最主要的浏览量达到一定量后刷到MySQL里的逻辑:

代码如下

/**

* 不同用户访问,更新缓存中浏览次数

* @param $id

* @param $ip

*/

public function updateCacheViewCount($id, $ip)

{

$cacheKey = 'post:view:'.$id;

//这里以Redis哈希类型存储键,就和数组类似,$cacheKey就类似数组名,$ip为$key.HEXISTS指令判断$key是否存在$cacheKey中

if(Redis::command('HEXISTS', [$cacheKey, $ip])){

//哈希类型指令HINCRBY,就是给$cacheKey[$ip]加上一个值,这里一次访问就是1

$incre_count = Redis::command('HINCRBY', [$cacheKey, $ip, 1]);

//redis中这个存储浏览量的值达到30后,就往MySQL里刷下,这样就不需要每一次浏览,来一次query,效率不高

if($incre_count == self::postViewLimit){

$this->updateModelViewCount($id, $incre_count);

//本篇post,redis中浏览量刷进MySQL后,把该篇post的浏览量键抹掉,等着下一次请求重新开始计数

Redis::command('HDEL', [$cacheKey, $ip]);//浏览量这个删除key操作也可以在Model Observer里做,不过要把Redis改成Cache的方法,这里就不写了

//同时,抹掉post内容的缓存键,这样就不用等10分钟后再更新view_count了,

//如该篇post在100秒内就达到了30访问量,就在3分钟时更新下MySQL,并把缓存抹掉,下一次请求就从MySQL中请求到最新的view_count,

//当然,100秒内view_count还是缓存的旧数据,极端情况300秒内都是旧数据,而缓存里已经有了29个新增访问量

//实际上也可以这样做:在缓存post的时候,可以把view_count单独拿出来存入键值里如single_view_count,每一次都是给这个值加1,然后把这个值传入视图里

//或者平衡设置下postViewLimit和ipExpireSec这两个参数,对于view_count这种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可以这样做来着

//加上laravel前缀,因为Cache::remember会自动在每一个key前加上laravel前缀,可以看cache.php中这个字段:'prefix' => 'laravel'

//使用Model Observer后注销这句

// Redis::command('DEL', ['laravel:post:cache:'.$id]);//利用Model Observer,这里就不用刷掉这个key,逻辑可在模型观察器里做

}

}else{

//哈希类型指令HSET,和数组类似,就像$cacheKey[$ip] = 1;

Redis::command('HSET', [$cacheKey, $ip, '1']);

}

}

这里在浏览量达到self::postViewLimit后把view_count刷到MySQL里并刷新下Redis,使用这个逻辑:

代码如下

Redis::command('DEL', ['laravel:post:cache:'.$id]);

bcf5c4114a50306a3674689a222e301f.png

有Model Observer逻辑

可以注册一个模型观察者,在观察者类里做一些模型对应事件的逻辑,这里就是刷掉一些缓存键值。

在app/Observers/PostObserver.php(模型观察类放在哪里可以自定义)里:

代码如下

/**

* Created by PhpStorm.

* User: liuxiang

* Date: 16/6/19

* Time: 17:11

*/

namespace AppObservers;

use AppPost;

use Cache;

class PostObserver

{

public function saved()

{

//原来逻辑是:view_count达到30次后,把view_count刷进MySQL里,同时删掉缓存在Redis里的$post整个模型的内容.

//这里观察saved事件,当把save_count值save()进MySQL后,就在这里刷下redis这个post的key.

//在把内容缓存进Redis里,加上tag标签以便于识别和分别操作,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好习惯.

Cache::tags([Post::table(), 'model'])->flush();

}

public function saving()

{

}

public function deleted()

{

}

}

这里使用flush()方法只刷指定tag的缓存键,免得把别的key也刷了。这里打的标签其实是:['posts', 'model'],Post::table()定义返回Model关联的表名,看下Post这个Model:

代码如下

class Post extends Model

{

public function category()

{

return $this->belongsTo(Category::class);

}

public function comments()

{

return $this->hasMany(Comment::class);

}

public function tags()

{

return $this->belongsToMany(Tag::class)->withTimestamps();

}

/**

* 在boot()方法里注册下模型观察类

* boot()和observe()方法都是从Model类继承来的

* 主要是observe()来注册模型观察类,可以用Post::observe(new PostObserve())

* 并放在代码逻辑其他地方如路由都行,这里放在这个Post Model的boot()方法里自启动。

*/

public static function boot()

{

parent::boot(); // TODO: Change the autogenerated stub

static::observe(new PostObserver());

}

/**

* 返回该Model关联的表

* @return string

*/

public static function table()

{

$model = new static;

//调用Model类的public function getTable()

return $model->getTable();

}

}

还有别忘了在PostController里缓存Post Model的时候打上标签:

代码如下

public function showPostCache(Request $request, $id)

{

//Redis缓存中没有该post,则从数据库中取值,并存入Redis中,该键值key='post:cache'.$id生命时间10分钟

//在把内容缓存进Redis里,加上tag标签以便于识别和分别操作,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好习惯实际上.这里加个该post对应的表名标签,保持唯一性

$post = Cache::tags([Post::table(), 'model'])->remember('post:cache:'.$id, self::modelCacheExpires, function () use ($id) {

return Post::whereId($id)->first();

});

//获取客户端IP

$ip = $request->ip();

//触发浏览量计数器事件

event(new PostViewCount($post, $ip));

return view('browse.post', compact('post'));

}

现在测试下当view_count被刷进MySQL时,即saved()事件后,模型观察类有没有把['posts', 'model']这个标签的键给刷掉。这里设置下:

class PostEventListener

{

/**

* 同一post最大访问次数,再刷新数据库

*/

const postViewLimit = 3;

...

}

不同IP刷下3次后缓存的Post Model有没有被刷掉。

第一个IP访问时Post Model已经被刷到Redis里了:

f1de0724d2deaec1d4136497b4914932.png

第三个IP访问时,Post Model已经被从Redis里刷掉了:

23c9f6d2f2a3a58df42907b9ba3b4a3f.png

it is working!!!

这证明了view_count被save()进MySQL时,模型观察类逻辑起作用了。当然第四个IP访问后页面就会显示最新的浏览量了。

52ee1fdd8b00413b124294a1c1a5e656.png

模型观察者这个功能能做很多事情,比如Model Update模型更新时发个通知。或者就像一篇文章的内容重新编辑保存后,把原来缓存内的该篇文章内容刷新下,这样下一个请求来的时候读的就是最新的文章内容了。作者以后会继续研究研究,发现挺好玩的东西到时候分享出来吧。

总结:本次主要学了下Laravel的Model Observer模型观察者,发现这个功能也能使代码结构更清晰,觉得挺好的。最近一直在瞎研究,有遇到好玩的再分享出来吧。

PHP网站开发教程,php学习大本营的集合地。早关注,早学习,早提升!(搜索公众号名称:PHP网站开发教程 可以关注我们哦!)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优质项目推荐】 1、项目代码均经过严格本地测试,运行OK,确保功能稳定后才上传平台。可放心下载并立即投入使用,若遇到任何使用问题,随时欢迎私信反馈与沟通,博主会第一时间回复。 2、项目适用于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人工智能、通信、物联网、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专业教师,或企业员工,小白入门等都适用。 3、该项目不仅具有很高的学习借鉴价值,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是入门进阶的绝佳选择;当然也可以直接用于 毕设、课设、期末大作业或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 3、开放创新:如果您有一定基础,且热爱探索钻研,可以在此代码基础上二次开发,进行修改、扩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应用。 欢迎下载使用优质资源!欢迎借鉴使用,并欢迎学习交流,共同探索编程的无穷魅力! 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 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 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