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以其独特的造型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摩~一直想有机会过去旅游~奈何没时间(没钱),所以只能画画,过过手瘾啦!
福建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
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烧焙的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
福建土楼作为福建客家人引为自豪的建筑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宝。同时又揉进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数十户、几百人同住一楼,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因此,一部土楼史,便是一部乡村家族史。土楼的子孙往往无须族谱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
而着期所画的则是众多楼中的其中一个——承启楼
承启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头乡高北村,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3代,阅时半个世纪,其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
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层,高16.4米,每层设72个房间; 第一、二层外墙不开窗,只在内墙开一小窗,从天井采光;一层是灶房,二层是禾仓;三、四层是卧室;各层都有一条内向挑出的环形通道,并有四道楼梯,对称分布于楼内四个方向。第二环楼两层,每层40个房间,第三环楼为单层,有32个房间,中心是祖堂。三环楼就像三员大将紧紧守护着祖堂。这就是土楼大王的威仪,庄重而又壮观。
承启楼里有一副堂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注重人伦。”所描绘的正是一楼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动人情景。
首先先画简单的轮廓线稿,
确定大致的位置。
在简单的用铅笔画一些细节内容,
便于后期用针管笔画细节,
对于初学者来说,
这样不会出错。
接下来就是具体的绘制步骤了,
我选择开始绘制的顺序是从视觉中心来开始向周围发散的。
从中心向四周展开
瓦片很多,
很密集,
所以需要耐心去描绘
细节修饰
画完后,
需要看一下整体,
还需要做一些调整,
有时候画面过于灰,
需要把该该加重的部分再调整一下,
增强对比效果。
细节展示
细节展示
细节展示
细节展示
细节展示
细节展示
细节展示
最终黑白稿
接下来就是上色啦~~~
工具——水彩
先用湿润的毛笔刷铺好大色调,
大概做一个明暗、冷暖的底色
水彩成稿
因为水彩干的比较快,
有些需要湿画法,
所以就没有做过程图~
细节图
细节图
细节图
细节图
在铺完色后,
还是做了很多的修改,
前前后后历时近四个多小时,
水彩比较难的部分就在于它不像水粉,
有覆盖下,
水彩很透薄,
很容易一失足成千古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