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技术
2019年《计算机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高考作文的研究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科研团队利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技术,生成高考作文。
随后,机器写的作文得到了北京市一批专业的语文老师评分。最终,得到了二类中的平均分数(满分 50 分,论文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获得的平均分为37.5 分),科研团队将此视作一项科技突破。
这恰恰证明,套作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也不过如此了。想得到一类作文高分,还是得找具有足够思想能力的人类老师来指导。
所谓套作,就是在高考语文作文中出现的宿构、默写、套用情况严重,模板化、程式化与假大空的现象最为常见,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这就是所谓的应试作文“高考体”。

套作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的主要“写作方法”无法使用“感情”,论文解决了仅仅使用语义抽取带来的语义狭窄的问题。
高考作为有多难这个问题因为高考考生写作文的能力不同,因人而异。从人工智能科研人员的视角,也就是对人工智能而言,高考作文属于“高难度动作”。
首先,高考作文的写作难度超过了“吟诗一首”,其次超过了体育新闻。
“写高考作文”在研究人员眼中显然比“作首古诗”更有难度。因为从技术角度理解,他们认为“自然语言生成(NLG)是自然语言领域中重要并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相比自然语言生成领域里古诗文生成、回复生成等比较热门的任务,高考作文的生成无疑更具有挑战性。在古诗文生成以及回复生成任务中,生成的信息相对较少,而在高考作文生成任务中,我们需要生成较多的信息。不仅如此,相比于古诗文生成,高考作文生成中的语句对连贯度、语义清晰度的要求更高,类似于诗歌中比较朦胧的语言是不可行的,而相比于回复生成任务,高考作文中的语句无疑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变,更加富有文采。”

吟诗一首
“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是老生常谈,因为关于体育赛事的表达一般不会有太多新玩法。这被归纳为“写高考作文”也比“写体育新闻”难。研究人员认为,“在基于抽取式的文本生成研究领域中,以抽取为基础的体育新闻生成模型,但其任务在给定的实况评论中抽取完成,有时序作为依据,且生成的内容风格较为固定,因而生成难度相比高考作文要低。”早在里约奥运会上,今日头条的一个名叫“张小明”的人工智能新闻机器人就能2秒钟写稿,拟人化语言,智能配图......

“张小明”的人工智能新闻机器人
“体育新闻撰稿人张小明”是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同北京大学计算机所万小军团队共同研制。其工作原理是结合最新的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视觉图像处理等人工智能的技术之后,通过语法合成与排序学习生成新闻。不过说实话,体育新闻一般资讯类稿件的写作难度确实不大,主要以速度快为核心竞争力。
论文中谈到,人工智能为了写好高考作文也是蛮拼的,特别的注意了作文的“质量”。
第一、研究人员分析“对于一篇高考作文,其段落内部的语句虽然都是围绕着某一个主题来展开,但是这些语句有丰富的语义层次感,并不仅仅局限在主题上,而普通的基于语义的抽取方法,会使得抽取的句子集中在某一个狭窄的语义上,使得这些句子本身语义不够丰富。如果使用这样的句子集合来生成作文,会显得作文是同一个语义的句子的堆砌。”

高考作文
第二、研究人员还强调“在一篇高考作文中,开头段落与结尾段落和文章中的其他段落的语言形式有较大不同,因而 对于开头段落或结尾段落我们进行针对性处理。” 著名作家高尔基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

基于抽取的高考作文生成
这种分析让人联想到了高中课堂上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很多同学一个题目拿到手,却总是动笔艰难……”。这些学生和人工智能都需要面对的问题,科研人员也在帮助人工智能克服。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博士马昕有着十年高考教学经验,他认为:“语文要面对的能力层级非常丰富,包含知识积累、逻辑推理能力、对复杂情况的综合分析能力、发散思维及与之相关的联想能力、情感能力。”
他还认为,“不需要情感启发与共鸣的部分,以及知识性比较强的部分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

马昕
华为公司的高层徐文伟认为:“人工智能不是技术门槛,而是人人可用的工具。”科大讯飞的语音输入法APP和微信智聆团队在语音转文字这一日常聊天应用中均使用到了人工智能技术。未来,人工智能技术还会慢慢向生活各个方面渗透,自然也会取代一些教学任务。马昕老师对人工智能取代语文老师的态度非常豁达:“共情能力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高级层次。如果能解决情感启发与共鸣的问题,那么AI所能做的事情,早已不限于语文教学了,比如可以跟真人谈恋爱。”
有朝一日,如果人工智能能够取代“恋人”,那么也可以取代“老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AI主席John Shawe-Taylor在接受FT采访时表示:“我不认同霍金对于AI的悲观预测。”他告诉人们要勇于面对人工智能(AI)的不确定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AI主席John Shawe-Taylor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文学的方式主要是诉诸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人文学科的重要特征和规定性。记忆里上学的时候,《语文》课本总有一项作业是,“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而今天看来这是一项人类有别于机器的高级技能。(完)
出品:谭婧
美编:黄楠

亲爱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