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我自小就是个贪玩的人,虽一直羡慕踏实努力之人的毅力,然中学至大学,却从来都在玩耍和睡懒觉中度过。
我的惯性思维就是,只要该升的学我都升上了,该考的试我都考过了,就可以抱着枕头安然度春秋了,“多一分浪费”这种理念几乎贯穿了我整个学习生涯,直到毕业近三年的今天。
一直浑浑噩噩过日子的我,不知怎地,内心深处那个沉睡了二十几载的奋斗小人儿突然之间苏醒了,她每天在我的心底呐喊——是时候该争分夺秒做点什么了!
于是,那个不愁吃不愁喝家庭圆满工作如意的我,慌了。
从前所谓的安然度日变成了让我惶惶不安的光阴虚度,仿佛整个心都空了,生平以来第一次后悔上学的时候为何没能用功学习,总以为,若是不然,我必定可以读个更好的大学,有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02
于是工作之余,想充实自己的我翻开了一年前就买了却从未看过的书,哪怕它只是一本畅销小说呢,且看着吧,有书在手总可以寻到一丝安慰。
看了十几页,又想起了年少时的作家梦,那就写写文吧,写好写坏,管他呢,开始行动了,总是好的。
写了五六篇文章后,愈发怀念上学时光,内心暗暗发誓,如果还有机会上学,我一定每节课都认真听每条笔记都认真记,我一定没课的时候就泡在图书馆里不出来…… 好想上学怎么办呢…… 那就考研吧! 在职的不要,要考就考全日制!然后每晚做梦都会梦见家人反对我考研,我气愤得泪如雨下……

后来有那么两天,我一心想要考个研究生,什么都不为,只想踏实读几年书。而后各种难题抛出来,我便觉得这条路大概是也行不通了,毕竟,我已经不是那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小姑娘……
怎么办呢?学画画吧?学古筝吧?总得学点什么吧?
是啊,总得学点什么,在这个我最想学习的时候,在这个我前所未有想要充实自己的时分。然而一连串问题又来了,最近身体不好报个班学画画学古筝都不能够单独跑去上课,又不可能天天找人送啊……
接踵而来,一阵失望,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失望……

03
后来,终于找到了方向。
既然很多想做的事,如今囿于太多原因无法实现,那么,闲暇时静心去看看书总是可以的。
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内心深处奋斗的小人儿苏醒之后,捧一本书看的起点。
然而,这一次,心湖一片平静,即使会有波澜,也全是因了书中一句句一段段,那些牵动心弦的折转。

04
可还是会有很多懒惰的时候,毕竟偷懒玩耍这些被我养了二十多年的习性不是说该就改得了的。
找借口出去玩耍,找借口追一部很火的剧,找借口一睡便久久不想起……
可是,也同样给自己寻找着动力——
今天下雨了,适合睡前看会儿书。
今天出太阳了,适合在阳台看看书。
今天有点空虚,那就看会书吧。
……
就这样一点点地,在借口偷懒的同时,也给自己找着充实一点的理由。

05
后来很幸运地,同学介绍我进了一个读书交流群。
群里有个负责任的群主,用各种方式敲打激励着容易懈怠的群成员,其中群主说了一句话我印象较深——成长必定是不舒服的——看完这句话,我竟忽然有种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班主任的感觉,是的,像我这样的惰性人士,无疑需要一个如此负责任的班主任。
每天也都会有群成员分享自己想要分享的东西,自入群以来,陆陆续续看了很多分享,里面大部分内容是我以前不感兴趣的。

因为和大多数小女生一样,我从前看书的时候,大都会选择一些网络热销书或者易读名著等,但是像“黑科技”、“刻意练习”和“王者荣耀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阅读水平”等等,这些乍一看,我个人就觉得枯燥无味的东西,在以前,我是从来不看的。
但是,现在只要群里有分享,都会点进去看一看,毕竟都是小伙伴们用心总结认真做笔记而来,我想只要有小伙伴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看去写,就一定有其可学习借鉴的地方,毕竟群里的小伙伴和老师们都比我优秀不知几多倍。
随着与大家一起学习,我自己的阅读边界也必然会越来越开阔,何其庆幸。

06
只是,作为一个惯性读小说、简易名著和不知名传记的人来说,初次读些自己不擅长记忆理解的内容,读完之后再回忆,总是会有种仿若一丝一毫都回忆不出来的困顿感。然与此同时,我的内心深处也会有一种莫名的充实感。
什么都记不住何来充实之说?
记得之前读过一篇英语小短文,我想这个小短文大概可以帮助我说明,一无所记却隐觉充实的原因。
也就是,读过书很快就忘了,那为什么还要读——

在肯塔基州东部山区的一个农场里,生活着一位老人和他的小孙子。每天早晨,爷爷总是起得很早,然后坐在餐桌旁读他的《古兰经》。他的小孙子也想像爷爷一样,总是竭尽全力地去效仿爷爷的一举一动。
有一天,小男孩问爷爷说:“爷爷,我像你一样努力地读《古兰经》,但我读不懂,我能读懂的地方呢,一合上书我就忘了。那读《古兰经》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正往炉子里加煤的爷爷默默的转过身,回答说:“用这个装煤的篮子去下面河里打一蓝水回来给我。”
小男孩照爷爷说的去做了,但在他回到房间之前,所有的水都漏掉了。爷爷笑了,对孩子说:“下一次你必须跑快点才行!”然后派他拿着篮子去河里再试一次。

这回小男孩跑得更快了,但在他回到家之前篮子又空了。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跟爷爷说,用篮子是不可能把水打回来的,然后他找来一只桶来代替。但是老人说:“我想要的是一篮水,而不是一桶水。你还是不够卖力。”老人走出门来看着小孙子。

在这个时候,小男孩已经明白那是不可能的,但他就是想让爷爷看看:无论他跑得再快,水也总会在他没跑到家之前漏掉。小男孩又一次在河里舀了一篮水,然后拼命地跑,但当他跑到爷爷跟前的时候,篮子又是空的了。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看吧,爷爷,这没用!”
“你觉得这没用吗?”老人说:“看看这个篮子。”
小男孩看着这个煤篮,他第一次意识到这个篮子不一样了。现在,这个篮子已经由一个又脏又旧的煤篮变得从里到外干干净净了!

07
自懂事起,我的短时记忆能力就比长时记忆好很多,很多知识应付完考试就忘记了,如今回头想想从小学到大学整个学习生涯里,我能够想起的知识真的是寥寥无几,又加上自己久不看书,腹中既无知识积累也更不用谈任何可拿得出手的干货——简直没有,暂且也还是只能写点生活小感和眼前风景。
但是作为一个愿意克服懒散,并很乐意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的人来说,我想在经历一个长长的学习探索过程之后,即便是到后来依然什么都没有记住,但我的“篮子”一定也沾了很多水,而且也一定愈加光洁亮丽。

毕业之后参加了工作也有了家庭的我们,再不能说走就走,也再不能有想法就不顾一切的放手去干。
这些甜蜜的负担,也必定让像我一样忽然被各种想法充斥头脑想要奋力一搏的人们,苦恼过,无奈过。
可是,不要心急,不要慌张,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最后你也必会如我一样,一番辗转反复,终得心药良方。
最后,如果空虚迷茫了,那就看书吧,这个总不会错的。

本文作者:景木兮,多平台加V认证优质作者,作品可见于各类创作平台,著有散文、书评等50余万字。欢迎对文章进行点赞、评论、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