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出声的计算机软件,​聊聊DAW、VST、MaxMSP Jitter之类 和一切计算机上能出声的东西...

1、DAW

早些年总是听人聊,你用什么软件(指工作站、音序软件、宿主等)之类的话题,我有印象的是那会儿的回答多是cakewalk

9.0、sonar 或是cubase。那时候能接触到的还有Band-in-a-box 、Guitar Pro

或者水果这样的软件,等等吧。后来回答Logic、Reason、ableton

live、Protools慢慢多起来。(可能与mac多起来有关)

顺便说一句,好像总有些昵称,比如“唢呐”(Sonar),“牛犊”(Nuendo)“g

”(Giga)。至今都令我感到很费解的昵称。

说回来,后来我大概把能接触到的DAW和VST都玩儿了一遍。跟人家说我用什么软件,还真是挺难的一件事。其中Logic、Reason、Protools曾有一段用的比较多。Reason就是声音差,其他还不错,适合学习和教学。Logic很方便,或许有那么点人性化的东西在,自给自足的特点,对音乐人来说还是挺省事的(用它编曲真的挺快的,我的观点)。至于Protools,说不出真正的好是什么,可能快捷键录音、编辑什么的很方便?至于说HD的高采样率和bit深度,对于人人mp3的时代,那或许是一种工业上生产者的自我慰籍。它当然是好,但没听过哪个mp3听众说过protools与cubase出来的差异。

Okay,说说我对DAW的看法,其实就一句话:它们都一样。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无关乎音乐,或者说与音乐无关。与音乐有关的永远都是做音乐的人,这显然,但是话不说不透。我觉得我真心的说,这貌似是我这么多年观察出来的才会如此一说。接着往下说便是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在做音乐上人有很多因素都重要,但对于与音乐软件的交往上,耳朵其实是最重要的。耳朵会告诉你什么样的音是可取的,哪个软件的声音不要用在你的曲子里,你应该废弃掉。耳朵会告诉你那个旋钮拧到什么位置是你想要的,而无关乎这个旋钮有着多么人性化的curve,它的阻尼舒服不舒服,这与音乐无关。

另外一个“它们都一样”的点是:永远都是你去适应这些DAW,以至于适应到一种程度是:你觉得它们什么都能做。其实它们一直在制约着你的创作思维。"最好不用"这几乎不太可能,大概还是因为多年的奴役吧。

2、VST

VST起初总感觉是数的过来的(主流的),NI那会儿还很“小”。如果没记错的话sonar免费绑一套。大概也就是Waves比较常用,还有几多小音源。但后来VST多到数不清。cakewalk大概是最后妥协了,才支持VST,包括早年的Live用VST也有点小阻碍,Reason就压根不支持VST(现在不知道还是否如此了,很久不用了。)Logic做得最好了,呵呵。其实任何制定“标准”的软件商,我对他们的印象总有种“流氓感”。(随口一说)。

其实我对插件麻木了许多,没有什么特别的观点了。说点表象的事是:插件太乱了,对于音乐制作可能是种干扰了,当然,你会从插件中得到好处,但矫情一下的说,你或许无意识它对你做音乐有多大的负面的阻碍。另外,老外用VST插件等整体比国人要高一个程度,大概是因为他买的都是自己觉得不错的,自己喜欢的,自然好好用。太多的软件爱好者了。

3、MaxMSP Jitter 之类

这个要随便聊了。我总觉得这方面又是一个比较大领域,当然,它大不过商业领域。但选择也很多,有商业维护的还真就那么几个,像Max、reaktor等等吧,印象中“民间”维护的多些,像Pd、Csound、Cps、vvvv、processing、supercollider。它们或许各有长短,似乎总是看你喜欢。说回Max。MaxMSP Jitter我用了7年吧,其中估计有6年的时间我是天天在用。很大一方面是它资源丰富,这大概是和它是商业应用有那么一点关系,当然大家也喜欢。其实我对这种应用的定位是:艺术家之物。很适合艺术家用,应为它很快就能做出你想要的。第三方的类也多,这点很重要。当然它本身设计模式就是可以让你很快速的实现一个逻辑控制,不行的话再擦掉,这是艺术家思维。C

这么干就比较伤神了,即便写些胶水代码部分,一个方案的废弃在修改上也是远比Max要耗时很多的。

图形方面,Jitter部分对于Max的整体思路来讲有好有坏,虽然max支持js,但整体的模块封装对于视觉开发有点小弊端,模块里写的是dsp算法那就叫“方便”,或者一些可再用的逻辑控制类,都是没问题的。但图形方面还是写代码比较更能“控制”(个人观点)。这时候可能看出processing的优势。但processing似乎又没有MaxMSP的声音优势,我指音频和控制灵活方面,尤其AudioVision。而且总是感觉做现场的演出的话。。。当然processing可以,但“整合感”似乎是个缺失。可能还是我上面提到的软件对你创作的制约问题,processing大多专注于图像开发,声音方面的话会有缺失(当然,这不是必然)。另外一点是如果写代码耗时多,则创作上会受影响。扩展一下说就是,如果这些软件真的是给艺术家设计的,那。。。艺术家通常感性,情绪一来马上要出个东西,这时候你再现去敲代码有点来不及的感觉。我上面谈到的缺失也好,耗时也好,并不是必然的阻碍,只是从我经验上去讲,这些可能是我们过去不大注意到的人与计算机在创作的交往过程中的一些波动和造成结果的导向问题。

4、Audio API

其实audio API没什么好多说的,有很多跨平台的很好用。我主要是想说平台问题,主要是操作系统的事儿。早先还是readhat

9的时候,我记得连个板载声卡的驱动都驱不上,但还是蛮喜欢Linux的。后来,近几年吧,内核不断的丰富,有些专业声卡可以即插即用了。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完全独立在Linux上做点什么,这包括我上面谈的所有问题,最主要是环境资源问题。Mac大概是最让你心情好的去创造的操作系统平台吧,windows上有种滥用感,Linux上却少的可怜,但以后一定会越来越丰富。所以。。。FreeBSD真是一片净土。哈哈。这个原理就是哪儿人多哪儿闹腾一样。这是我的小理想,不大能实现估计。FreeBSD真是个好Unix。至于说如何做音乐?如何做艺术?其实。。。最起码有c++和各种库吧,再加上些跨平台的计算机音乐、图形方面的语言。劣势显而易见,但优势就是一个字:“净”。

5、总结

从我开篇就说再好的DAW也与音乐无关,到VST泛滥,再到一些计算机音乐语言,最后我的小理想--在一片小净土上更专注艺术创作。我全篇不断在重复着一个问题,就是那些计算机平台上的应用和你创作之间的矛盾,“益”了什么,“损”了什么?

我总是站在创作者的立场,所以那些软件我真的不在乎它们又多了些什么,它是有多么的好。那些“不好的”,我也不在乎它有多坏。

而问题总是那些:你音乐如何?艺术怎么样?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