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写过两篇关于 iPad 的文章,一篇介绍了我如何利用 iPad pro 学习;另一篇解释了我为何购买 iPad pro 12.9 插卡版。
其实写到这里,iPad 上能做的文章已然不多了,但这次 WWDC 更新的 iOS 13 和 iPadOS 让我又燃起了折腾的热情,第一时间更新到了开发者版本,在备考期末的空闲里,分享一点使用上的心得与体会。
这次的介绍主要分三大部分:
- 何为学术型:先学后行
- 如何变有型:软硬结合才是真谛
- 设置篇
- 硬件篇
- 软件篇
- 订阅篇
- 总结:效率与工具之争
在探讨学术型 iPad 问题前,有必要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性别男,20岁,上海某高校新闻传播学类(广告方向)大二在读学生,以前爱好非主流文学,偶尔写一写公众号;现在喜欢科技潮玩,目前是少数派签约作者,什么值得买数码领域生活家。
偏向文科与实务的学科背景,影响着我对【学术】的看法。
何为学术型:先学后行
我本人比较讨厌“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这种说法,然后上升到对整个 iPad 产品线的攻击,虽然调侃的不无道理,但如何使用好一个产品,症结其实在个人,产品本身是不用背这个锅的。
这引出我对学术型 iPad 定义的一个关键词——【学】,我想那些调侃买后爱奇艺的人,及时不入手 iPad 也会在电脑手机上进行娱乐活动。如果自制力不够,那么可以像我一样,在 iPad 上放弃娱乐,如果你有良好的自制力,那么下载一些休闲应用,也算不辜负 iPad 这块优质的屏幕。
我对学术的另一个理解是,与【生产】相对的,我知道 iPad 一直被人诟病的原因是,Office 三件套,建模,代码……这方面的功力的确太差劲了,这是事实,但并不属于【学术】。我姑且将【学术】限制在学生领域,以下所述,也将围绕我个人的学习展开。
如何变有“型”:软硬结合才是真谛
硬件篇:
从大一入学第一台 iPad mini4,到大一下学期以旧换新成 iPad pro10.5 Wi-Fi,再到这学期的 iPad pro 2018 12.9 4G:我也算是体验过较为完整的 iPad 产品线的用户。mini4 性能并不出彩,这主要体现在应用的加载速度上,能用,但谈不上流畅,因为较小的体积,也最容易沦为娱乐设备,比如晚上带上床之类;pro 10.5 搭配 Apple pencil 是我真正用 iPad 来进行学习的开始,这一套装备能挑剔的地方并不多,除了 一代 pencil 那反人类的设计,在丢了一根 pencil 之后,对它的厌恶上升到了极致,新 pro 推出后,前作的大白边也越来越突兀,于是我咬牙更新了它。

这也是我目前的设备, iPad pro 2018 12.9 4G + 罗技 k380 + 二代 pencil,iPadOS 支持鼠标后,后面还得加上一个 罗技 mx master 2s 的鼠标。罗技 k380 手感不错,价格良心,薄膜键盘声音小,适合在宿舍使用。
至于保护壳,我入手的是亿色的基本款,相比 smart 双面夹,可以保护到四角,当然也更为便宜,缺点是稍显廉价和厚重,削弱了 iPad 本来轻薄的优势,贴膜是最基本的高清膜。
没时间好好拍照了 这里展示下和a4纸对比的大小
iPad 由 Lightning 接口升级为 type-C 后,一根 HDMI 转 type-C 的转接线也成为我的标配,比起额外配备扩展坞,我更喜欢这种一根线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个 C 口的移动存储设备(移动硬盘,U 盘等)某种程度上也是刚需,有了它们再搭配后面会说到的 iCloud,或许可以成为你省钱购买低存储 iPad 的理由。
软件篇:
正如前文所说,我个人自制力并不太强,所以 iPad 上安装的软件大多以实用类工具类为主。按照上图中划分的区域,软件方面我将从四个方面介绍:
一、工具栏:
这个之前一直在负1屏的家伙存在感并不高,这次 iPadOS 的更新允许它到主屏上,它对于我也因此变得重要了起来,毕竟是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东西。我将 things 的小组件放在了最上方,希望借此提醒我一天还有哪些事情尚未完成。然后下面依次是 捷径 drafts pin yoink,捷径不用多提,drafts 可以用来速记一些灵感,pin 和 yoink 都是类似捷径的小工具箱,目前还在摸索中。
二、dock
栏:一般会把最常用的软件放在这里。

-
- 最左 things、calendar5 专攻日程管理:前者主要负责一些并无明确时间节点的事项,后者负责例行事项,如课程、考试等,看起来虽然烦琐,但二者都可以通过原生提醒事项同步,所以工作量并不大,更何况梳理日程这件事,本身就是追求效率的前提。
具体的待办因为太隐私我就藏起来啦
2.Marginnote3、goodnotes5、notability 负责学习:Marginnote3 适合啃大块头,做文献的梳理,这里展示的是我用它来复习一门哲学课的脑图(未完成)。

goodnotes5 和 notability,都是十分优秀的手写笔记软件,之前我一直在用 notability 但升级 iPadOS 后出现闪退情况,无奈之下最近开始投向 goodnotes。

3.网易邮箱助手不用多说。
4.ulysses、notion、Instapaper、drafts:
ulysses 也许是 Mac、iOS、包括现在的 iPadOS 上最好的写作软件了,适合进行稍微正式的写作。

drafts 则适合打草稿,值得一提的是 drafts 是这些软件中少数免费即可用的了;notion——功能强大的【库】,事实上它在我的数字生活里正是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写完的文章、积累的素材、包括日记、年度计划我都放在里面,不过在 iPad 上我一般不会进行主动创作,更多时候是“看”;Instapaper 简单好用的稍后读 app。



5.欧陆词典、白描、网易云音乐:着重说一下白描,也是一款免费可用的扫描软件,OCR 识别率不错,欧陆词典,适合在阅读外文文献时以悬浮小窗的形式进行辅助阅读。
6.Safari、文件file:这次 iPadOS 正式将 iPad 上的Safari 更新成了“电脑版”,再也不用担心网页乱码了,下载管理器、网页多开……让我直接抛弃了 Alook 和 Chrome,如果原生就好用,谁又会投靠别家呢?文件这次支持读取 U盘,新增视图模式、直接解压缩文件也让我从 documents 迁移过来。
外接硬盘一览
三、其他应用,篇幅和精力有限:这里有选择地稍作介绍。Kindle,iPad 上的体验丝毫不输泡面盖,读书很舒服,当然前提是你愿意读;pixelmator,AI 修图软件,但也仅限于修图;affinity 全家桶,或许是在 ps、ai 上线前 iPad 上最专业的图片处理、设计软件;wps office,由于超过 10 寸的 iPad 被巨硬定义为电脑,需要订阅才能使用 Office,因此 WPS 成了很好的替代品,如果你使用 Office 频率并不高的话;轻芒阅读,类 rss 阅读器,不用折腾;PDF viewer 也是免费好用的 PDF 阅读器……
轻芒阅读真的很好用哦
四、若干文件夹:放的都是使用频率极低的 app……
订阅篇:
- macOS 上的 setapp 内含 ulysses 与 moneywiz 的 IPad 版
- Marginnote3 macOS版包含在setapp订阅中,但iOS版要单独购买,99元买断~的售价并不便宜,但我认为值得
- iCloud 我是每月 6 元的 50G 用户,如果你用的是Apple全家桶,那么这一定能或多或少提升你的幸福感
- 知乎盐选+京东 plus+爱奇艺会员:做活动时购买 总计169¥ 在京东买一个大件基本就回本了,爱奇艺会员送给我妈妈看视频也算物超所值 知乎会员被喷的蛮惨,但私以为只要有毅力,把live听一些还是能值回票价
5. notion:价格不算贵,但支付较麻烦
设置篇
1.屏幕使用时间:同样适用于自制力差的人,比如我。为微信、b站、游戏等设置使用时间限制,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时间的浪费;

2.小键盘:这是此次更新起初并不吸引我最后却让我感到惊艳的地方,以往在 iPad 上输入弹出全尺寸的键盘严重占据了其他区域的面积,并且太大的键盘并不适合输入,如今小键盘的尺寸与手机上的大小类似,输入起来更得心应手一些(虽然在 iPad 上召唤虚拟键盘的情景并不多);

3.多任务:新增的多任务支持悬浮窗口多开,打一个不太严苛的比喻,就好像内置了一个 iPhone 进去;
4.鼠标:iPadOS 支持鼠标真可谓意外惊喜,但体验可能会让你失望,首先这个光标缩放到最小也还是这么大一坨,我认为在 iPad 上支持鼠标最大的便利在于提高了文字输入时选中文字的能力,但目前的鼠标还不支持 PC 端一样的选中逻辑,操作上并没有十分地便利。
总结:效率与工具之争
以我在其他平台投稿的经验来看,每每当你推荐一些好用但看起来有些麻烦的东西时,总有评论说「华而不实」,我也在反思这样的折腾到底是适得其反还是真正提升了我的生活水平。
也许是因为我骨子里是个爱折腾的人,更多时候是乐在其中。更关键的可能是,如果你抱着提高效率的目的去学习一个工具,而不是跟风或者是猎奇,那通常结果都不会让你失望。
在使用上述硬件软件设置订阅的两年大学时光里,我取得了较为不错(起码个人较为满意)的学习成绩、也在学习之余积累了大量的课外知识(虽然大多没有消化)、进行了大量的文字创作(我估摸着包括公众号包括少数派包括张大妈有 10w 字了)、甚至还能抽出时间进行实习、尤其是在日程管理上下的功夫让我养成了提前完成任务的“好”习惯,从此再也不会错过作业、老板、朋友的 ddl 了呢!
写了一个半小时,要去接着复习啦,总之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 iPad 学习体系,祝大家学业顺利啦!

PS:app 介绍的比较简洁,如果 ️问题可以单独问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