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所周知,一个人的瞳孔会随着灯光亮度的变化而产生放大和缩小的反应。
我们本身是无法随心所欲地控制我们瞳孔的大小。然而,当你从光亮的地方走进黑漆漆的房子里的时候,你的瞳孔会立即扩大。因此,光线的减弱对瞳孔放大来说就是一种无条件刺激,能产生无条件的反应——自动放大瞳孔。
那我们怎样才能控制呢?
这里就要由“望梅止渴”来解释了。当你看见梅子的时候,你是否会不经意的流出口水?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你已经吃过梅子了,在你看见它的时候,梅子的气味或形状就会在你的大脑之间形成条件反射。
大约在一百年以前,俄国的巴普洛夫提出并发展了关于学习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他认为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反射。
一个是“无条件反射”先天的、自动的,无需学习的。当你吃饭时,你会分泌唾液;手指被夹疼时,你会跳起来。这都是无条件反射。
还有一个是“条件反射”它通过经验或学习来获得,通过反复建立同一种刺激就可以形成条件反射。知道这个后你就可以用实验来完成控制瞳孔了。
做这个实验你需要一只铃铛、一面镜子、和一间不透光的房间。在房间里按响铃铛,然后马上把灯关上,在黑暗中等待15秒后再把灯打开,再等15秒后重复以上步骤。将刺激(铃声)和无条件刺激(黑暗)构成的组合重复10到20次,确保铃声只在突然的黑暗前出现。现在,打开灯,靠近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眼睛,铃响后,即使没有灯光的变化,你的瞳孔也会有轻微的放大!
你敢试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