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正视图
图2 背部细节
图3 侧面细节
Model 3显示屏的设计采用了极简方式,整个产品只有两个子零件:显示屏模组、镁铝合金后壳。显示屏将用于视频传输的逻辑板与用于显示驱动的T-CON板集成在一起,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屏幕背面,另外,在显示屏边缘采用2.5~4.5mm的泡棉胶与镁铝合金后壳进行粘接固定(如图4)。同时,我们从网上也获取到了另外一张图(如图5),显示屏与后壳不仅进行了边缘粘接,内部还通过热熔胶进行了点胶加固。不知是Tesla发现仅用泡棉胶固定不牢靠,修改了设计,还是经过优化设计,去掉了热熔胶的工艺,留待后续求证。图4 实物拆解图
图5 显示屏点胶图
接下来,我们将会从产品尺寸、光学参数、硬件方案、制造方案等方面进行一一分析,了解设计的细节。1)产品尺寸
图6 侧视图
通过对显示屏进行拆解测量,其外形尺寸如下:
边框尺寸及粘接数据如下:
2)结构设计
后壳采用镁铝合金材质,牌号AZ91D,通过浇铸工艺一体式成型,内部通过蜂窝状结构进行强度加强,外部采用表面喷涂工艺,呈现磨砂质感的银灰色表面效果。图7 后壳内部细节
后壳四边分别设计粘接区域,通过Tape胶带与显示屏进行粘接固定。根据拆解的数据,其四边粘接宽度为2.5mm~4.5mm。由于屏幕与后壳未通过点胶或螺丝锁附等其他方式固定,因此Tape胶的粘着力至关重要。在Tape胶带的选型以及屏幕与后壳的组装工艺上,也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图8 Tape胶带局部细节
3)光学参数
显示屏是LG Display为特斯拉定制开发的一块15.4寸a-Si IPS显示屏,其主要光学参数如下:4)电子设计
显示屏电子部分采用高度集成方案,T-CON板集成了视频解串功能,ADU主机输出视频可直接转换成屏幕LVDS信号进行显示驱动,具体分解如下:图11 显示屏PCBA
上图对应的各芯片型号如下表所示,根据分解,显示屏PCBA上选用的所有物料均为满足车规(AEC-Q)标准的器件:图12 显示屏关键器件清单
5)制造方案基于其极简的结构设计,Model 3显示屏的组装也极为简单,关键工序主要是屏幕的全贴合及屏幕与后壳的压合,具体工艺步骤分解如下:图13 显示屏制造工艺分解
显示屏的贴合采用OCA(Optical Clear Adhesive)光学全贴合,OCA是一层无基材光学透明的特种双面胶,属于压敏胶的一类。材料本身无色透明、光透过率高、胶结强度好,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且有固化收缩小等特点。
图14 OCA全贴合流程
显示屏与镁铝合金后壳之前的唯一固定仅为Tape胶带,且宽度仅为2.5mm~4.5mm,因此屏幕与后盖的压合工艺至关重要,压合力、保压时间等,都需要根据Tape胶带的物性表进行计算,才能发挥胶带的最大粘着力,确保屏幕在各种恶劣的工况下都不会脱落。 6)供应链根据拆解分析,Model 3显示屏的供应链相对比较简单,罗列如下:
Model 3自发布以来,一直是市场的焦点。其显示屏的设计方案,也被众多厂家拿来对比与参考。虽然在当下看来,Model 3显示屏的边框、厚度等,已经难说有多大的优势,但其极简的设计理念、悬浮式的布置方案、一体式的结构设计,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其优秀的设计,改进其存在的局限,最终为客户呈现优秀、创新、领先的产品,始终是海微科技的目标。
【关于我们】 海微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汽车智能座舱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零部件供应商,拥有IATF-16949认证的全自动化工厂,是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车载显示、智能表面、数字化声学、座舱算力等领域拥有诸多成功案例和技术储备,为OEM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创新性产品与服务。已量产产品覆盖车载显示屏、中控主机、液晶仪表、LTE T-Box、智能方向盘、车载智能助手、座舱域控制器、高精度定位终端等领域。在车载显示领域,海微持续创新,继2019 Q2推出全球首块车规级GOA OnCell超窄边框显示屏总成后,又在2020 Q2量产了全球首块采用柔性AMOLED显示技术的车载人工智能助手。另外在直下式背光、Local Dimming HDR算法、LTPS Incell等领域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即将推出相应的车载产品及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