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对新媒体运营的帮助_一年新媒体工作积累的经验

分享我自己怎么做之前,先捋一捋这个问题,有3个bug:

1.互联网运营并不是一个具体工作岗位,也不是一个行业,而是一个大的职业范畴。在面试求职之前应该了解互联网运营是什么,找到适合你的工作。

2.我是大学生,没有任何互联网运营经验,而工作经验又是用人单位看重的,那我们自己得补上这方面的经验,也是可行的,这是HR给你面试机会的前提。

3.0基础、0经验小白面试怎么表现、避坑。一个一个来解决:

A互联网运营是什么?你适合做哪一类的工作?

互联网运营是什么?你适合做哪一类的工作?运营、产品、技术是互联网行业的三大模块儿,这些模块儿细分之下才是具体的工作岗位。技术模块儿,同样是做IT编程的,但也分Java、C++、Python这些具体方向呀。

互联网运营也同理,同样都是做运营工作,但是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细分之下的岗位也有很多,比如:新媒体运营、内容运营、产品运营、渠道运营、用户运营、社群运营

我们需要把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具体的互联网运营岗位匹配起来,做好职业选择和规划,然后朝着岗位的具体要求去准备面试

那么这么多岗位,到底都是干什么的呢?我适合干什么呢?列举热门的运营岗位来说明:

1 新媒体运营

新媒体运营是当下最热门的运营岗位,它其实可以分成新媒体+运营两个部分来看。

新媒体指一些新媒体渠道,比如知乎、微博、微信、头条号等,它是这样一些渠道的统称。这些渠道的特点就是随时可以跟用户去沟通、去互动、去发布一些内容。

而运营说的就是要跟用户去沟通,比如去回复留言、去和粉丝完成互动、帮助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和完成很多相关的工作。

所以新媒体运营,既包括了“去发布一个内容、去做一个活动,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去引流”这个前面的部分;又包含了跟用户去沟通的后面的部分,所以它是多面手,各种活都能一肩挑,既可以帮公司引流,又可以与用户进行互动、策划一些活动,非常锻炼人。

新媒体运营的核心目标是为产品引流+与用户进行沟通。

它的工作内容很丰富,并且由于每个公司的业务情况不一样,要做的具体工作不一样,还是要看对方招聘信息里的工作职责,实际去面试去问。比如,我现在工作偏市场方向,就是用新媒体的方式去为公司获得用户增长,具体方式就是策划线上活动、在各个媒体平台撰文发帖吸引目标用户的关注。

2 产品运营

产品运营产品运营向上和产品经理对接,向下和产品的用户联系。

工作的核心目标是不断地给产品经理反馈用户体验和产品功能测试的结果。

用户体验就是用户使用产品时的感觉,比如使用过程是不是顺畅、感觉爽?

产品功能测试的结果,指的是,运营人员首先人为的给用户提供一个服务,当很多人认为这个服务很好的时候,可以把这项服务变成一个功能,那么这个新上线的功能就是基于用户反馈去制作的。

做好产品运营,最重要的是掌握用户反馈和用户行为流,前者通过沟通后者看数据,为产品经理提供产品的反馈。数据会告诉产品运营:用户点击不同页面的次数,用户更喜欢哪个页面。用户反馈也很重要,因为很多信息是不能通过数据直接传达给我们的。

3 用户运营

用户运营用户运营和用户打交道。

核心目标是用户留存和口碑传播,用户运营工作需要让用户找到组织、找到归属感、增强用户对公司产品的认同。主要的工作形式是运营社群,策划、组织激发用户活跃度的活动。

用户留存,指的是用户持续的使用你的产品。

口碑传播,指用户使用你的产品,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之后,自愿为你的产品做宣传,来达到口碑传播的效果。

还有其他一些运营岗,内容运营、商务运营等等太多了不方便展开(好吧,我承认是我懒不想写)

怎么选适合自己的岗位呢?

从发展角度来说,我自己是建议做新媒体运营,因为现在用户的习惯,会越来越倾向于主动搜索信息,而不是接收硬性的广告,新媒体的特长就能得到发挥。

从性格匹配度上看,喜欢和人交往沟通的可以尝试用户运营;喜欢写文字的可以尝试新媒体运营;数据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强的,适合产品运营。

B 作为一个没有互联网运营经验的转行者,自己怎么“做出工作经验”

我自己转行做互联网运营快2年了,现在担任运营主管后也经常会面试,说一个很残酷的现实,面试你的Boss真的真的很看重工作经验,其次才是你的学历背景、眼缘(你这个人讨不讨喜和你处不处得来)……

这点很好理解,面试官不认识也不了解你,面试的时候才是第一次见面,他只能看你有没有干过类似的工作?以此来判断入职之后你能不能上手。为什么相亲的时候,最常问的问题是你多大多高?工资多少?有无房车?因为大家不了解彼此,能问的只有外在这些“实实在在”的条件。

扯远了,那么怎么才能在没有正式工作机会的情况下,自己去积累工作经验呢?

1 第一步:学习,学习运营思维、学习运营技能

这部分是打基础。我想学运营,但是我都不知道要学什么,怎么学,不知道怎么开始?有两大块需要学习提升:

一是:思维

首先是互联网思维,“有互联网思维”这一点被写进了很多招聘要求里。从传统行业出来的人和互联网行业的人,从思维上来说差异很大,我们需要调整自己去适应。

举个例子,在国企建筑单位,我们拿下一个项目之后要万事俱备才可以开始,大大小小的会要开N次,图纸上传下达,来来回回要改N次才通过,甚至连一个小小的工地做饭阿姨到位了才开始施工,但互联网是狂野的。我要做一个线上英语培训网站,我完全可以先把一节课讲好录好,挂在bilibili、喜马拉雅、网易云课堂这些平台,用微信群去和同学们沟通,先验证我这个业务是能盈利的,再投入更多的钱和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完全可以一个人做完所有的事,不需要招程序员、不需要招客服、不需要建网站,这就是互联网式的小步快跑、高效快捷。

其次是运营思维【用户调查-内容制作-渠道选择-数据反馈-调整优化】

举个例子,你想为你朋友的奶茶店做个微信公众号去推广他家的奶茶,那应该怎么做呢?

【产品】一杯茶奶茶 微信订阅号

【目标】提高品牌关注度,让目标用户了解地址及服务内容等信息;最终目标提高营业额。

【用户调查】了解大家喜欢什么口味的奶茶,对于提供的产品有什么服务要求等等

【内容制作】产品介绍(清单),包括地址,新上线的产品信息,后续活动信息

【投放渠道】在实体店附近发带有公众号二维码的传单;去当地的美食媒体号打广告

【数据反馈】结果发现发传传单带来的微信公众号粉丝多

【调整优化】加大传单投入,修改内容,增加产品信息

二是:技能

运营岗位不同,侧重的岗位技能也不一样。但要想做好运营,以下是必备技能:

文案功底

文案是一个运营的及格线,是基本功。

一说到写文案,大家都很怕,一开始我也觉得我不会写不是这块料,甚至因此想放弃这条路,但其实你工作了就会发现,文案并不等于文章,高考作文的人未必能写得好文案;而没读过多少书的人也有可能写出效果好的文案。

因为文章是让读者欣赏让读者阅读的,而文案是让你自己达成你自己目标的工具。

打个比方,两种文案

手机:精工打造,像艺术品细致动人

iPod:超大容量,4G内存,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里

前者辞藻华丽,可是你懂它是在讲什么吗?后者都是大白话,但是用实实在在的数据把好处摆在你眼前,消费者能不心动?

就一句话,你不是作家,你的文案能让用户听得懂就行。所以,千万不要一开始就被文案吓怕了。

沟通能力

运营工作的对象是人,人是千变万化的,所以这个岗位不容易被机器、人工智能取代掉,反而还能锻炼你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说回来,这里的沟通能力,要求是如何去表达让对方快、狠、准地理解你的意思;如何说服对方,让他按照你的引导去进行下一步行动。

对象分两类:同事、老板,这里强调的是团队协同,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谁也不愿意听一个人BB半天,却啥也没听懂。

然后是用户,除了让用户迅速get你的意思,你的表述还要有魅力,让用户跟着你思路走、按照你目的进行下一步行动的魅力。

数据分析能力

一个规范的互联网公司,领导大大们是绝不会拍脑袋做决策的,一切事情都拿数据说话。

数据思维要贯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你自己怎么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需要数据反馈。

我写了一篇文章放到今日头条上,阅读数只有3K,而公司的平均数量是6K,那么我就可以知道,我写的这篇文章效果不好,那么就要调整内容、或者文案类型了。

此外,还可以看看评论数量,看看大家跟你这篇文章产没产生情感共鸣;还可以通过点赞数,看用户对你的认可。

比如,你想申请经费测试一个新项目,拿出以往类似项目得数据、加分析,你的上级大佬才会放心拨钱给你不是?

总之,互联网运营是要根据数据反馈去做事的。

网感

网感说白了是一种感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所以我觉得这种能力比较抽象。

为什么要有网感呢?运营经常要蹭热点去写文案、策划活动,我们需要知道现在市面上流行的网络用语、流行的梗、流行的创意活动,给自己参考,这些都需要网感。

而且和用户打交道也需要网感,毕竟现在市场上的消费主力军是年轻人,是活跃在互联网上的一类人,你自己不混互联网是很难和他们沟通、很难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关心什么喜欢什么。

没事可以多刷刷微博热榜,看看时下流行什么。

2 第二步,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

直接做一个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你也可以做头条号、小红书、简书之类的),有了前面的学习加持,你运营起自己的自媒体会顺利得多。

说一下理由,为什么做一个微信公众号就可以积累所有类型的运营,都要求的工作经验。因为它能:

积累文案作品、体现文案功力

账号的运营需要内容去支撑,你可以发带图文的文章、图片、视频、应聘,这些都是你面试时可以拿出手的文案作品。

积累用户运营、社群运营经验

公众号粉丝积累到一定程度,用户对你产生粘性之后,可以把粉丝都聚集起来,组建社群或者策划活动,促进粉丝活跃,这是一对多的社群运营。

你还可以加强和粉丝的联系,建立起和他们更紧密的关系,这是一对一的用户运营。

体现数据思维、数据分析的能力

发出文案之后的阅读量、点赞、评论、粉丝每日增长的情况,这些都是你的数据,可以根据你的运营目的去收集、汇总、然后分析,以指导下一步运营动作,这就是数据分析能力的体现。

而以上这些能力是所有运营岗位都需要的,也就是说无论你是面试新媒体运营、用户运营还是产品运营,都可以把这段经历写在简历上,摆脱运营小白的身份。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