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教版的二年级数学已经学到了第5单元《混合运算》,这是一个重难点单元。有些进度快的学校已经学完这个单元,正在准备下周的期中考试。在进行单元卷评测时候,下面的这类题目难倒了许多小学生,导致单元卷评测只有90分。

我们具体看一下这类题目。贝贝在计算“8+□÷4”的时候,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后算除法,结果得数是7,正确的得数应该是多少?
这是一道逆向思维题,很多小学生原先没有接触过,不知道从哪方面来思考。要得出正确的得数有两个条件:1,先求出□的数字是多少。2,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计算题目。第一条是关键。我们要先按照题目表述的意思来求出□到底是多少。

贝贝是先计算的加法后计算的除法,那么实际上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计算的(8+□)÷4=7.也就是8+□=4×7.我们知道这一步以后就能很清楚的知道□的数字是20.然后按照正确的顺序计算:8+20÷4=13.答:正确的得数是13.

解决这样的题目关键在于理解题意的表述,按照题意先求出未知数,后面的计算步骤就容易多了。
除了这道附加题目,还有几种类型的混合运算,小学生需要了解一下题型。我们具体看一下。35+68+52-31-67-51=?这道题目如果直接计算,很显然超出了两位数的加法。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就要灵活运用。学过的括号就能够用上了。原列式=(35-31)+(68-67)+(52-51)=6.充分利用小括号来简化题目。

还有这样一类题目。我们看一下:大毛、二毛和三毛去称体重。大毛和二毛一起称是52千克,二毛和三毛一起称是49千克,三个人一起称是75千克。问大毛多重?三毛多重?
这类题目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并不难。我们的课本里和相关的练习题上也经常出现这类题目。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套入”。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来,套入之后的列式是52+三毛=75.那么三毛的体重是75-52=23(千克),大毛和二毛的体重也就能够轻松的算出来了。

在学习混合运算这个单元的时候,小学生记住计算的法则和理解题意是我们学习的重点。通常这样的单元不需要大量计算类题目来巩固,我看到许多家长动辄下载一些混合运算200道、300道一类的资料来给小学生做练习,这样的意义不大。不但不能够巩固本单元知识,还很容易让小学生出现厌学的心理。兴趣是导师,引导孩子去理解问题,举一反三,活跃思维,才是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