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_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浪涌保护器SPD的配置...

b10288071259e005ff28976364cf0c38.png变电技术 分享变电知识,传播专业技术。 7639fb9e4d60b1291faabbd09217481b.png 9e5d9d250c05d5f94749bcf9e2ea9154.gif

一、变电站二次系统采取防雷措施的背景:

    变电站设备处在一个强、弱电系统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电磁环境中,雷电闪击、高压开关设备的操作切换、一次设备短路接地、二次回路切换、人员及邻近物体的静电放电和无线电辐射等产生的电磁干扰可能通过各种耦合进入二次系统形成浪涌和过电压,可能引起系统控制混乱,甚至损坏设备。

    雷电入侵变电站及站内二次设备有许多种途径(如图1所示),但最后都转变为

涌过电压。浪涌过电压是造成二次设备损坏的最直接原因,减小和抑制浪涌过电压是保护二次设备的主要方法。

    一般变电站的雷电侵害有以下四种主要形式:

1)直击雷;

2)感应雷;

3)传导雷(即远处的电力设备遭受雷电直击,雷电沿电力线路传导过来侵入变电站,然后经过电源和测量回路进入弱电设备);隔离或安装浪涌电压保护器(SPD)是减小传导雷入侵的主要途径;

4)地电位反击:当变电站或线路遭受雷击后, 雷电流会经避雷装置流人接地网,如果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偏大或接地网的均压效果不好时,在强大的雷电流作用下,会使接地网的局部电位显著抬高,并由此导致电地位对设备反击而损坏设备。(这部分由外部防雷系统来解决)。

4ecc870139a61f2377879dd8c07448ba.png

                         图1 雷电侵入的途径

    下面是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研究专业人士在广州、海南、广西电网做出的长达2年的调研资料:

35d3c285cb8576e020cd0658994aca1c.png

cb303abe4a2176b16be59943fe79e238.png

4174a86fc4a094fe0b68c16bba341643.png 

由此可见,虽然当前变电站中所采用的防雷措施(外部避雷一避雷针、避雷器、接地网)是可靠的,但其主要是针对于一次设备防直接雷击。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单靠传统的避雷针、避雷带等外部避雷设施已不足以防护雷电或开关过电压对二次设备及微电子设备的击。

    变电站的一、二次防雷保护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防雷保护圈。

二、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雷设计方案:

    变电站外部防雷设施(避雷针、线、网、带)在接闪过程中,可泻放50%的雷电

能量,其余的50%要通过建筑物本身的金属结构件、电源进线、通讯信号线、天馈

线、网络线进入建筑物内部。

4b1e45e03b79e29c3a483cc286cc37bf.png

    为了使建筑物内的人身、设备不受雷击,使浪涌过电压的伤害、损坏,必须做防雷保护。防雷设计就是为被保护设备构建一个均压等电位系统,通过所安装的电涌保护器逐级把雷电电流泻放人地,达到真正保护设备的目的。

    无论雷电过电波从任何途径入侵,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纳秒级)内,就近、就地的将被保护线路及设备接入等电位系统中,使线路和设备各个端口等电位。

现代意义的防雷,其工作重点已经从以建筑物为重点保护对象,发展到以电子信息系统为核心的保护,强调综合治理、整体防御、分级泄流、层层设防的思路,把防雷看成一个系统工程。

传统的雷电防护方法由外部防护内部防护两个环节组成。外部防护是防止雷电击中建筑物时在建筑物本身出现的火灾和机械损害。包含建筑物外将雷电放电电流导人大地的设施: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建筑物周围的接地网及接地系统等。内部防护是减少被保护空间雷电流的电磁影响的措施,目的是降低由雷电流引起的电位差。只有包含完整的外部防雷设施和内部等电位连接,才能构成一个完善的雷电防护系统。

277f7470d3d52a192289688d13cc5e85.png

目前的防雷手段,主要采用分流、接地、屏蔽、等电位和过电压保护等方法。

a.分流  利用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等将雷电流沿引下线安全地流入大地,防止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和设备上。

b.屏蔽  计算机系统所有的金属导线,包括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和信号线均采用屏蔽线或穿金属管屏蔽,在机房建设中,利用建筑物钢筋网和其他金属材料,使机房形成一个屏蔽笼。用以防止外来电磁波(含雷电的电磁波和静电感应)干扰机房内设备。

c.等电位连接  将机房内所有金属物体,包括电缆屏蔽层、金属管道、金属门窗、设备外壳等金属构件进行电气连接。

d.接地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为保证其稳定可靠的工作、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和人身安全,解决环境电磁干扰及静电危害,需要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接地和等电位连接方式。

所有引入和引出被保护空间的电源线和通信线路,或其他导体都要进行等电位连接,依据IEC51312-1说明,等电位连接的目的,在于减小保护区间内各金属部件和各系统之间的电位差。对(如金属支架、金属机柜等)需要采用导线进行等电位连接,对于带电金属体(如动力电缆等)需要采用防雷器做等电位连接。

    下面主要讨论一下浪涌保护器SPD的配置方案:

1 交流电源的防雷

电源部分采用三级防雷

变电站的站用电源一般是通过两台站用变,输入到交流屏内,然后整流后供给相应的控制、保护回路所需的供电电源,由于此线路均由室外输入,不带铠装,非常容易感应到大的雷电流,而且能量也比较高,因此,第一级防雷器必需能够抵挡该雷电流带来的能量。建议在主控室1#、2#交流屏输出侧各安装一套V100-B(385V AC)三相电源防雷箱,从三相电源进线侧引线至V100-B/T上安装。其最大通流量可达到100KA(8/20us),可将大部分的雷电流泄放入地。

第二级电源防雷器采用OBO V20-C/4 C级电源防雷器,并联安装在变电站主控楼内独立的二次交流屏各段母线、充电机屏的交流输入侧,各安装一套,最大放电电流可达40KA(8/20us),主要作用是进一步将电源线引入雷电导致的过电压限制到对设备无害的水平。并且防雷器前要串联3PCS 32A的后备空气开关。

第三级电源防雷器采用OBO V20-C/2单相交流防雷器,安装于远动屏、后台、小电流接地屏等的交流电源输入端,对远动屏、及后台设备提供足够的保护。

另外,由于远动屏、后台等处设置了大量的远动机、服务器、光端机等精密设备,为提高此类设备的安全指标,建议在这类设备的前端加装精细保护防雷器,建议采用OBO CNS 3-D-PRC,将浪涌过电压进一步限制在设备允许的范围内。

2 直流电源的防雷

根据广东电网公司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雷规范的要求,防雷器应该安装在不同防雷区域的交接处,所以,在设计直流电源系统的防雷措施,主要是考虑在直流馈电屏、直流分电屏、通信室直流屏等设备KM、HM母线端安装C级直流电源防雷器,由于KM与HM共用负极端,因此,防雷器型号可以选择OBO V20-C/3+V20-C/2,对KM、HM母线提供正极对地、负极对地、正极对负极的保护。避免雷电过电压通过直流电源线路侵害设备。

另外,对直流屏48V电源输出端需要配置直流防雷器,型号为OBO V20-C/3-PH-75V。

ff3948c2acdbf194f2ad2a593477fccd.png

3 信号线路防雷

(1)载波线路防雷

变电站信号系统的防雷,主要是针对远动通道(RTU)的传输线路进行雷电防护,目前在各种变电站的远动系统中,传输的媒介包括载波、音频电缆、光纤等。因此,对通道的防雷,必须根据现场的特点分别进行防护。

根据载波设备接口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防雷器,在远动屏至通道的两个Modem输入端配置信号线防雷器,在此可以选择OBO FLD12/2..

(2)远动通信线路的防雷

从控制室远动屏至通信屏的通信,主要是通过语音信号线或RS232信号线,所以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配置不同的防雷器,若采用语音信号线,则应配置OBO FLD12/2,若采用RS232接口,则应该配置OBO SD09-V24T/09.

从远动屏至其他屏柜的通信线路,如至GPS设备、小电流接地屏、测控屏等的通信端口,应在远动机的RS232接口处设置防雷器,型号为OBO SD09-V24T/09.

(3)通信线路的防雷

从35kV(10kV)高压开关室到主控室的通信线路(如RS232、RS485、CAN总线等),应在两端相应屏柜处安装通信线路防雷器,避免线路上感应的过电压窜入设备内部。型号为若为RJ45接口,应配置型号为RJ45S-E100/4-F,若采用CON网或LAN网连接,则型号为FLD12

(4)录音电话线路的防雷

在录音电话线路上,应配置信号线防雷器,型号为OBO RJ45-TELE/4-F.

4 GPS时钟天馈线的防雷

GPS时钟设备内部存在大量的精密电子元器件,而时钟设备的同步准确性对整个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具有非常的重要性,所以,在GPS时钟天馈线输入端,配置OBO DS-BNC天馈线防雷器,可以有效阻止浪涌过电压通过天馈线系统侵入时钟设备内部,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DS-BNC是专用于高频天馈线上的防雷器。由于具有高通流能力,可适用于0-2区域的防雷器保护。内部采用附加电容很低的防雷器件和低的插入损耗,可应用于最高2.5GHZ频率的传输馈线。

fbd9dc6d55b201beeb4e3d877a20df7b.png

5 “五防”到“监控”系统通讯端口防护

综合自动化站中,“五防”系统与“监控”系统通过一个标准RS232接口实现通信,雷电过电压可能在此线路上感应出浪涌过电压,造成设备端口的损坏,因此,需要在其端口处配置OBO SD09-V24/9。

6  PT回路防雷方案

PT回路的线电压一般为100V,换算为相电压U=100/1.732=57.7V。PT回路按线路一般分4极PT回路和2极的PT回路,4极的PT回路应选用OBO的V20-C/3+NPE-75V型防雷器,2极的PT回路可选用OBO的V20-C/1+NPE-75V型防雷器。在PT回路安装V20-C型防雷器可以抑制由PT电缆引入的浪涌过电压,确保后端设备的安全,同时V20-C动作时不会使后端设备断电,以免引起继保装置的误动作。V20-C安装于110kV母线PT汇控柜内,并联于空开出线端。

7 监控系统防雷方案

从变电站现场各监控点引入的监控视频线、控制线等,应在监控屏内相应的输入端配置相应的防雷器,视频线路配置OBO KoaxB-E2/MF-F,控制线路配置OBO FRD24。电源输入端应配置OBO V20-C/2电源防雷器。

a510758fae5f40a0e8a8216004aee64c.png

关于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欲了解更详细的信息,请参照学习:

1、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3、GB 18802.21-2016《低压电涌保护器 第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来自变电设计控

6278794c2c676cf583f55faf9c7388ff.png

电力江湖

百万电力人的学习之邦,开心之所!

c69a2a0b19e11a6381f889c62b329735.png 编辑:江湖君,微信:songpo98

f666ff26ba9711ddfa9e9dc80275d419.png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155da0db3a6440ddb5e63345e5cded3c.png把时间交给学习 7c5bf41c9992d9c5a76024592bfd9d2d.png

您的好看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