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去年九月份DIY了一个自己的机箱,有了一定的经验,且剩下一堆螺丝螺母,于是“故技重施了”一场DIY音箱的运动。两次动手时隔超过一年,让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年更博主。依旧很享受DIY的感觉,喜欢把想象的东西通过设计和动手,转变成现实。另外,需要动手做的东西,很多事时候都是市面上没有,或者市面上有但是太贵了,而这次是属于在网络上看到有,并且感觉自己也能做得差不多感觉,想试试手,所以就动手做了。
先把总结放在前面吧,原以为简单拼凑就能完成的东西,其实在组装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制作时间拉长了许多。主要是因为制作的图纸设计得不精良,中间重复工作多了,例如时不时需要打磨配件,或者拧完螺丝发现与很多东西有冲突,又要重新把螺丝都拆掉重来。还有就是想把过程用视频记录下来,但其实可以操作的时间不够,地方也不够大,拍摄出来的素材断断续续且不太美观,后期修剪压力太大了,于是最后拍了但又没有用上。总共花费时间为设计四小时左右,组装六小时左右。设计方面用的是CDR,且不太熟练。最后总结出了至关重要的改善方法,那就是早知道半桶水的水平设计出来的图会让后面耗费那么多时间,不如花更多的时间学习3D软件,后面会事半功倍!有了这门技术,下次会做出更多自己喜欢的东西来!
以下正文部分分为:复刻对象-设计思路-制作材料-制作过程-成品展示
复刻对象
是在网上推送看到的一个透明音箱,名字也直观明了,就叫TransparentSpeaker。并不是说想抄袭什么的,只是想要一个能放在显示器下面的小音箱,需求是可以独立调节音量大小,且成本低廉,性价比高。


设计思路
看到图片后,觉得结构应该很简单,也很好实现,就打开CDR开始照着样子,根据自己想要的尺寸画了。为了减轻制作工艺,全部采用的是亚克力板平面切割,再组装版面。为了做到无缝、无螺丝的外观,打算用亚克力胶水粘贴部分边角,隐藏部分才用螺丝。所以空间全凭想象,三维效果图都在脑子里。先画了草图,再取了有用的部分。主要材料为黑色磨砂亚克力板做外部装饰框架,和全透明亚克力板做内部。



制作材料
制作材料都在网上能找到,而且比较幸运,都能找到符合相应需求的。









制作过程
先整体使用透明胶固定成型确保尺寸没有做错。这种亚克力切割的误差还是很小的,基本属于严丝合缝。再一个个面撕开膜,用亚克力专用胶水注到需要粘贴的角。这个过程比较麻烦,主要是因为没有固定的器材,很容易手抖粘歪了。事实确实歪了,导致溢出了一小部分胶水。










接着继续粘合外壳部分,有了内壳作为支撑,外壳会比较简单。



不过最后还是有点翻车,需要用砂纸打磨一下外框,因为部分接口不整齐,影响观感。打磨太耗时间了。

在组装电子元器件前对外壳进行冲洗。卖亚克力胶水的页面介绍是用来做亚克力迷你鱼缸的,要24小时才能试水,但是我小试了一下,还真快凝固变防水了,效果真不错。



组装电路过程很简单,主要涉及拧螺丝和接电线。但是前文提过,因为固定环冲突了等等问题,装好喇叭之后外壳装不上,里面的螺母需要用手固定,又不能提前盖上底盖。最后还是大力出奇迹,胶水的坚固程度扛住了,掰开塞进去了。还是设计功夫需要提高。(音量旋钮帽因为太深了,杆子突出不够长套不住,但是这样金属感更强,感觉也行。)



成品展示
制作过程很狼狈,好在最后出来的效果还是心满意足的,经过一下午的折腾和收拾DIY后的残局,通电开机已经是晚很晚了。音效算是比廉价音箱好,跟普通一百元以内的音质差不多吧!接口处经过打磨,勉强远看的时候少了拼接痕迹,反正也没有追求完全无痕。就像是复刻对象的黑色mini版!







早上起来到阳台补拍了一组图,期间下了一点毛毛雨,算是完结了。
因时间关系来不及拍视频,对音效感兴趣的后续补拍出来!
还是太菜了,期待下次动手有所进步!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