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实施方案》已经公布,据猿叔所知,各省市组织部门人员都已相继奔赴北京学习,接下来会是一轮层层传达学习培训相关精神和操作细则,然后风风火火开展一轮职级套改和晋升。但是,新的制度设计非常复杂,改变了现有公务员的层级序列和晋升方式,有的人还一头雾水,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在单位、在饭堂、在散步路上开始了热火朝天的讨论,所有的答案却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今天猿叔就尝试来给大家抽丝剥茧缕一缕思路,独家解读一下新的《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实施方案》。更多解释,请关注公众号:猿猿学习。

1.这份文件主要说了什么?
这一份文件主要解决的是初次套转和首次职级晋升问题。
2.初次套转涉及到哪些人员?
初次套转涉及两类人群,分别为非领导职务套转和县以下机关职级套转。
注意:厅局级以下领导职务不套转。
3.六月份首次执行新的实施办法的时候,操作程序是怎么样?
首次执行的时候,先完成套转工作。按照文件的要求,考虑现有非领导职务和已开展试点的县以下职级晋升情况进行首次套转,全部归并为职级公务员。
首次套转完之后,领导职务和职级公务员按程序进行首次晋升。
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军转干部会有疑问,因为在大多数基层单位这类人员的基本工资待遇级别和实际职务职级不一致,但按现有制度办法的设计初衷,,理应要考虑让新办法成为大多数人受益的普惠政策,例如像硕士研究生应当会保底四级主任科员。
4.首次套转有没有人数比例限制?
猿叔认为,首次套转不会有限制,因为套转是法定的,是必须进行的。
5.初次晋升有什么特别之处?首先是人数比例限制,如果首次套转后职级公务员人数已经满编,自上而下开始首次职级晋升时还是不能腾出空编,那下面的人就不能再次晋升了。其次是任职年限,领导干部和非领导干部初次职级晋升后还能续算之前的任职年限(扣一部份),理论上可以再次职级晋升。而试点晋升职级人员和普通科员,在首次晋升后,以前的任职年限要清空。再次是工作表现。不要以为年限到了,有职数就可以晋升,除了程序要求之外,公务员晋升职级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德才表现、职责轻重、工作实绩和资历等因素综合考虑,不是达到最低任职年限就必须晋升,也不是简单按照任职年限论资排辈,必须要工作表现突出,群众认可,入领导法眼。
6.以前的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可不可以折算首次晋升年限?
从现有文件看,是从2019年年度考核结果开始考虑,那意味着以前年度考核优秀可能没用。
7.以后年度考核优秀有何作用?
从 2019年年度考核开始公务员每有1个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等次晋升职级所要求的任职年限缩短半年,以后年度考核优秀意义很大。
8.这次改革对人数多的大单位有好处,还是人数少的小单位有好处?猿叔认为,对大单位和小单位都有好处,对于税务局、市场监督局这种大单位来说,如果一个单位有200人,以前可能科级干部只有40人左右,但是按照新的60%的主任科员比例,相当于有120人可以是1-4级主任科员,比例大大地提高了;对于一个只有20人的小单位,就有12个1-4级主任科员的名额。因此,这无论对于大单位还是小单位,都是有好处的,这次改革相当于是整体把非领导职务人员进行扩编。
9.领导职务可以兼任职级公务员,会不会挤占了职级晋升的空间?
这次改革赋予各单位较大的自主权,对于领导职务兼任职级的“双肩挑”问题,单位领导可以统筹考虑,灵活使用,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给所有人。
10.这个文件出来能体现近半年组织人事工作思路的一些问题吗?
3月放开人事冻结之后,很多单位把能拿出来的非领导职务都拿出来填满,把能晋升职级的人员都下放到基层套职级,这种操作思路初衷是好的,主要是为了提升待遇,尤其是满12年的科员、军转干部和硕士研究生等群体,任职时间会稍靠前,提前几个月享受高一级工资待遇,但是除此以外在套转后用处并不大。
11.这次会出现极端情况吗?
试点职级晋升的地方可能会出现套转后职数已满,其他人员无法首次晋升,而且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机会给年轻干部。
12.这次职级并行政策后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猿叔认为,这次改革相当于非领导职务人员进行大扩编,针对发展前景的问题,总体而言是普惠政策。但也有问题,主要还是大锅饭问题,现在还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和激励制度;而且在职数名额有限时,论资排辈问题会凸显。
如有疑问欢迎留言,猿叔会尽力解答。
如需《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实施方案》原文,请添加微信“猿猿学习”。
最后,推荐一下我的公众号:猿猿学习。
一个有理想、有使命、有情怀、有温度的体制内必读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