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ACG本地缓存目录_前端工程师必备之缓存问题

284e2d48541812b68f1627b74b4e39bc.png

缓存是个老生长谈的问题,对于前端工程师来讲更是我们的必修课。或许很多人会说我的项目并没有问题,根本不需要聊什么缓存。如果真的是这样,只能证明你前端道路才刚刚开始。

背景

小郭今天分享缓存的原因在于:公司的一个核心APP中嵌入了SPA,而且应用核心都分布在SPA中,功能复杂且重。问题出现了:应用核心页面打开一直处于加载状态,排除掉弱网环境的原因,重点就在于没有缓存,每次进入页面都需要重载DOM和数据,拖慢页面打开速度。
那应该处理缓存问题呢?接下来小郭从三个方向来讲解。


浏览器缓存策略


在了解浏览器缓存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相关的概念:cache-control,expires,last-Modified,ETag。

c860d79c589405414e082ddf38f0bd77.png


浏览器通过请求头实现缓存,关键的请求头有cache-control,expires,last-Modified,ETag等。我们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看浏览器缓存。时间
浏览器发送第一次请求:不缓存,服务端根据设定的缓存策略返回相应的header,如:cache-control,expires,last-Modified,ETag。
浏览器发送第二次请求:

  • 强缓存策略:不需要和服务端通信就决定是否使用缓存,cache-control优先级大于expires① 有cache-control且不过期,返回本地磁盘缓存,状态值200;② 有expires且不过期,返回本地磁盘缓存,状态值200。
  • 协商缓存策略:需要和服务端通信决定是否用缓存,Etag优先级大于last-Modified。① 有Etag,请求头添加If-None-Match,值就是上次返回的Etag值,然后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对比If-None-Match与现有的Etag值是否一样;一样的话只返回header,状态码304,浏览器从本地磁盘获取缓存信息;不一样走正常流程,返回header+body,状态码200;② 有last-Modified,添加请求头If-Modified-Since,值是上次返回的last-Modified,然后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对比If-Modified-Since与现有的是否一样;一样的话返回只返回header,状态码304,浏览器从本地磁盘获取缓存信息;不一样走正常流程,返回header+body,状态码200
  • 无缓存

空间

  • 浏览器和服务端:服务端需要决定使用哪种缓存策略并在响应头返回;前端不需要设置,是浏览器本身机制。
  • html和静态资源:通常html不设置缓存,因为其它资源的入口都是html文件;静态资源(js,css,图片等)会设置缓存

部署时缓存的问题
如果缓存就按理论上设置,那就太简单了。在实际应用有个严重的问题,我们不仅要缓存代码,还需要更新代码。如果静态资源名字不变,怎么让浏览器即能缓存又能在有新代码时更新。最简单的解决方式就是静态资源路径添加一个版本值,版本不变就走缓存策略,版本变了就加载新资源。如下:

<


然而这种处理方式在部署时有问题。
解决方法:静态资源和页面是分开部署

  • 先部署页面再部署静态资源,会出现用户访问到旧的资源
  • 先部署静态资源再部署页面,会出现没有缓存用户加载到新资源而报错

这些问题的本质是以上的部署方式是“覆盖式发布”,解决方式是“非覆盖式发布”。即用静态资源的文件摘要信息给文件命名,这样每次更新资源不会覆盖原来的资源,先将资源发布上去。这时候存在两种资源,用户用旧页面访问旧资源,然后再更新页面,用户变成新页面访问新资源,就能做到无缝切换。简单来说就是给静态文件名加hash值
那如何实现呢?
现在前端代码都用webpack之类的构建工具打包,那么结合webpack该怎么做,怎么才能做到持久化缓存?


webpack持久化缓存


一、webpack给文件名添加hash值是很简单的,但hash/chunkhash/contenthash要用哪个呢?

官方定义
hash: unique hash generated for every build
chunkhash: hashes based on each chunks' content
contenthash: hashes generated for extracted content

ee2c5dd0d25a77b1fd6fd370c4184646.png


根据分析,contenthash才是我们需要的,内容有更新,hash值才会更新。


二、webpack会打包业务代码、第三方库及运行时代码,为保证缓存互不干扰,应该将它们提取出来。
第三方库提取方式是设置optimization的splitChunks的cacheGroups。splitChunks能提取模块,cacheGroups能缓存模块,并且cacheGroups的配置会覆盖splitChunks相同配置,既能提取又能缓存,故只需设置cacheGroups。
运行时代码的提取方式为配置runtimeChunk,默认为false,表示运行时代码嵌入到不同的chunk文件中;现在将运行时代码提取出来,并命名为manifest。

module


三、 moduleName 和 chunkName 对文件的影响
module:就是js模块
chunk:webpack编译过程中由多个module组成的文件
bundle:bundle是chunk文件的最终状态,是webpack编译后的结果
一个文件被分离为3个文件,文件间怎么相互依赖的,会影响彼此打包,解决方法是将moduleId和chunkId改成按照文件路径生成。
optimization: { moduleIds: 'hashed', namedModules: true, namedChunks: true}
这样子moduleId在编译后的文件是文件目录的hash值,更加安全。这也是namedChunks在production默认为false的原因,不想依赖的文件路径在编译后的文件直接展示,但是为了持久性缓存,这里也只能打开。


四、CSS文件缓存
当css代码提取成单独文件,当我们改变css时,怎么保证不影响引用它的js文件呢?配置如下:

plugins: [  new MiniCssExtractPlugin({    filename: "[contenthash].css"  })]

webpack持久化缓存目标是当且仅当该文件内容变动才改变该文件名字的hash值

const 


总结


浏览器有其缓存机制,想要既能缓存又能在部署时没有问题,需要给静态文件名添加hash值。在webpack中,有些配置能让我们实现持久化缓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去测试哦!

有任何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想了解更多前端知识欢迎关注公众号“一郭鲜”,文章也将同步于公众号,前端学习不迷路

a3618687649b73a3bde90bfebe6b080c.png
一郭鲜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