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包各部位名称图解_「家具术语」圈椅各部位名称

椅子的名称始见于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则要上溯到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中式古典座椅,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庄重和典雅,蕴含中国人的坐时礼仪。现代所见到的中式古典椅多为仿照明晚期至清早期的经典中式椅子,常见的有圈椅、四出头官帽椅、南官帽椅、灯挂椅。今天允典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人事这四种古典椅子的部位名称。

06d2ada04fd346861713854d17c6719c.png

圈椅是由清代北京工匠叫起来的,明时称“圆椅”。它的后背与扶手一顺而下,柔和美观。并且在坐靠时不仅肘部得以倚搁,掖下也得到支承,非常舒服。

圈椅的结构——圈椅各个部件的名称术语

41a696a42a09dc3c2de862d0ab48f2b0.png

面边——以攒边做法作成的方形或长方形边框中,出榫头的边称为“面边”。

抹头——以攒边做法作成的方形或长方形边框中,凿有卯眼的边谓之“抹头”。

面心——也称作面心板,嵌装在边框中间的板片。

联帮棍——在扶手椅的扶手下面,鹅脖与后腿之间的一根立材。它上与扶手相接,下同椅盘相连,造型上有直线形和曲线形两种。

鹅脖——椅子扶手下靠前的一根立木.往往与前腿连作,少数为另木安装。

牙子——通常用在家具的立木与横木交接处,根据其所在家具和部位的不同,分为牙头、牙条、角牙、挂牙、站牙及披水牙。

券口——三根板条安装在方形或长方形的框格中,形成拱券状,故称券口。其通常以其外轮廓造型或其上面雕刻的装饰纹样来命名。

步步高赶枨——椅下分散枨子交接点的造法之一。

踏脚枨(即前枨)最低,两侧山枨较高,后枨最高,故称为“步步高”赶枨。

靠背板——人背靠在椅子或宝座上的长板。

牙板——长而直的牙子称之为牙板。

282ce62574cd3e87130f83b6707c7dc5.gif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