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单词和语法要不要专门学习?(摘自《典范英语》专家霍庆文答疑)
答: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是学好语言的根本途径。基于这一理念,《典范英语》以故事内容为核心,通过生动有趣的内容来吸引学生,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语言积累自然习得英语。
因此,不建议孤立地记单词、学语法,单词和语法可以通过积累自然习得,这就像学中文一样,多读书,多练习写文章,词汇和表达的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
问:在读典范英语的过程中,遇到语法问题,如一些时态问题,需要和孩子解释并告诉孩子原形是什么吗?(摘自陈教授答疑)
答:小学阶段尽量不要讲语法,或者说,要把讲语法降低到最低的程度,直到不讲就无法说明孩子的写作出了什么错,如名词的单数和复数,动词的过去和非过去形式。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用国内传统英语语法区分的16个时态来教孩子。可以跟孩子说,英语表示过去发生的事,动词一般要用过去时,过去时通常是在动词后面加-ed,但也有一些其他不同的形式;
表示一般或通常的情况,动词不用过去时形式,但如果主语表示‘他’,则动词一般要加s;表示将来发生的事,有各种表达式。
此外,表示正在发生的事,要用be + 动词ing的形式;表示已经发生的事,要用have + 动词ed形式;表示一直发生的事,要用have + been + 动词ing的形式。
孩子知道关于时态的这些概念就够了。这样不使用“原形”、“进行时”、“完成时”、“完成进行时”等语法术语,也可以让孩子了解他所需要知道的语法概念。
如何检测孩子的学习效果?
问:如何检测孩子的学习效果?
答:朗读是检测孩子学习效果既简单又有效的手段,既可检测语音语调是否标准,还可检测理解的深浅。
如果孩子能把每个故事读得很标准,很流利,而且声情并茂,就可以过关了。为了追求更全面的检测效果,还可以让孩子口头复述故事,通过复述来检查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切勿以字词或句子翻译的方式来检测孩子的理解和记忆,这是学习英语的误区,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语感。
问:作为初二年级的老师,我们给学生选择了典七这套丛书,并每周利用一课时进行讲解。我的方式主要是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并让学生摘抄好的句子,写每个故事的总结,但现在的困惑是尽管要求学生回家每天至少跟读15分钟,可由于他们各科作业多,很多学生放弃时间朗读,我怎么能控制一下呢?
另外里面有很多的生词,我是否需要检测,怎样检测呢?任何一样读本,只要上课讲,留作业,学生都会认为是一种负担,尽管故事有趣,但作为教材,学生就或多或少失去兴趣了,我应该怎么办?现在很困惑,怎样上课怎样检测效果会更好?谢谢您!(摘自陈教授答疑)
答:要想让学生准确地理解故事,能够回答老师的提问,并能写出地道的读书报告,首先要求学生课下完成规定的阅读任务。
要向学生说明,学好一门语言,“朗读”这种“练习题”要比他们手里的语法词汇练习题效果好得多,尽管形式简单,但它是集发音、口语、写作、思维、语法及词汇于一体的综合训练,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积累和提升语言素质必做的基本功。
语言学得好的人一定是“善做”这种“练习”的人。学语文亦是如此。
其次,课堂上要有检查、引导和示范,让学生体会朗读的艺术、朗读的乐趣。
学生在课后朗读时遇到生词很正常,如果没有一定量的生词,学生就很难进步了,有些生词会在故事中反复出现,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通过查阅后面的注释能够理解,不必专门检测。对于刚刚开始课题实验的大多数学生来讲,由于过去没有朗读“长书”的习惯,一上来每周要读完一本,会有些不适应,不习惯,因此需要老师在起始阶段多鼓励、多帮助。只要坚持一两个学期,学生的英语学习会有惊人的进步。
相关阅读:
如何给孩子选择合适的《典范英语》级别?
学《典范英语》时需要背诵吗?
《典范英语》为什么只提供了注释,没提供翻译?
《典范英语》四步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