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作为一个以镜头立足的新生无反系统,配套的镜头相比机身能够吸引更多的眼光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佳能RF无反系统首发的四支镜头其中三支我们已经做过了测试。
小P说相机:50定王者?佳能RF 50/1.2L USM评测zhuanlan.zhihu.com


从测试的结果和市场&消费者反馈来看,除去相对规格画质都比较平庸,作为套头的RF 24-105mm f/4L之外,另外两支镜头在其对应的消费群体当中基本上都是一致好评,所以大家也对RF首发四支镜头当中的最后一支,RF 28-70mm f/2L USM充满了期待。

△首发序列的四支RF镜头与机身的合影
好在RF 28-70mm f/2L USM终于在2018年年底降临到我们面前,2018年年内RF系统首发全家福算是上市完毕,作为2018年器材评测的最后拼图,我们也测试了一下这支镜头,给大家展示一下这款目前光圈最大的原厂全画幅大三元镜头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表现。
f/2.8以上光圈的变焦镜头之前不是没有厂商做过,之前适马就出过f/1.8的18-35和50-100(都是APS-C画幅),和全幅的24-35mm f/2,隔壁奥巴也有14-35mm f/2这种产品。但是原厂全幅大三元规格镜头做到f/2.0确实是头一次,这也反映出了佳能试图把EOS R系统的镜头一炮打响的野心。

造型方面佳能RF 28-70mm f/2与其它红圈RF镜头一脉相承,从镜尾卡口部位到前端依次是变焦环、对焦环和自定义控制环,在做到更大光圈的前提下并未牺牲镜头的自动功能。

单看镜头可能还没那么明显,但是配合到机身上就可以看出这支镜头硕大的体积——大概这就是这款产品提高一档规格之后最显而易见的代价。

重量方面,机身配上电池和存储卡,镜头配上遮光罩和前盖之后系统总重2159克,之所以在标题里称其为“重量级变焦镜头”,不只是因为产品的定位,产品本身确实也非常的“重量级”。

前组口径95mm,UV什么的都不是特别好配。

RF镜头全家福。


△官方规格表
【分辨率测试】

测试说明:
之前传统的镜头测试都是通过尽量关闭机身校正,甚至较为极端的脱离机身(例如Lensrentals的MTF扫描仪、最早我们采用的统一转接)来获得“镜头本身的画质表现”。
然而随着相机系统不断的电子化,机身镜头结合提升画质的方法越来越成为主流,再纠结于镜头的“原生画质”,很多时候不得不说有些不合时宜。
所以从本次开始我们采用下面的测试方法:
1、都采用原生卡口机身,拍摄RAW文件。
2、分辨率测试的时候开启ACR所带配置文件或者RAW文件内置校正(针对畸变),打开色散校正(针对倍率色差)。如果两个配置文件都不存在,则根据标板上的参考线手动校正畸变,根据目视结果手动校正倍率色差。
3、在考虑了畸变校正和倍率色差修正对于分辨率的影响之后输出最终的分辨率测试结果。原始的倍率色散(关掉能关的校正之后)和畸变数值一并给出,仅供参考(防止色散实在太大在大光比环境下翻车的情况)。
4、轴向(焦外)色散测试保留。




从分辨率成绩上来看佳能RF 28-70mm f/2L USM的表现相对平均,各个焦距下都是类似的趋势,中心强边缘稍弱,最佳光圈依焦距不同在f/2.8~f/4之间。总体来说特性依然是很偏向于婚礼纪实、人像拍摄这种干活头,在常用的大光圈、35~65%区域都有着不错的分辨率表现,规格提升的同时并未牺牲太多。要说白璧微瑕的话那就是边缘画质不算太好,但实际上这是在像素不高有低通的EOS R上跑出来的成绩,其实并不算差,以及考虑到这支镜头的用途,正常使用条件下大部分边角区域都在焦外,这个并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缺点。
【其他项目测试】
色散

佳能RF 28-70mm f/2L USM的色散控制一般,画面中高反差区域有肉眼可见的焦内焦外色散。

暗角

作为一支f/2光圈的变焦镜头这个表现还是可以的。
畸变

除了广角端有可见的桶形畸变之外,其它焦距的畸变情况并不明显。
通光量

对焦速度
佳能RF 28-70mm f/2L USM在70mm端的无穷远~3m对焦搜索时间为:0.50s
焦外

70mm端焦外弥散圆示意,作为一支变焦镜头焦外光斑并不如定焦那般干净,还是能看到非常明显的亮斑、洋葱圈等现象。口径蚀相对来说倒是比较轻微。
【实拍体验】
作为一支大光圈变焦镜头,它的存在意义就是将之前标变(24-70/2.8规格)能干的活更进一步,扩展一档的光圈带来的是更强的虚化和更好的弱光性能,使之更适应室内、夜景、人像等场景的拍摄。

首先来看一下数据无法反映的镜头逆光表现,镀膜的抗逆光能力不错没有出现很明显的鬼影和耀光,但镜头本身的色散问题在这种场景下就会显得比较突出。

人像拍摄,细节和虚化表现都不错。作为一支定位摄影师干活的头,应付起这种场景来自然得心应手。

室内布景拍摄,较暗的室内光线下仍然可以使用ISO100和较高的快门速度,同时获得不错的锐度。只是28mm广角端对于一些比较小的空间内会感觉比较局促,规格方面如果能做到24mm那就比较完美了,可能是技术上确实存在某些难言之隐吧。

另一个角度的室内布景,这时候镜头的暗角会稍显明显。
【总结与点评】
婚礼婚纱摄影师与工作室市场向来是传统厂商佳能的基本盘之一,新的RF系统自然也没有忘记推出为他们设计的产品。无论是f/2的规格还是实打实的高分辨率表现,成为工作室用户手中的新利器应当说没有什么问题。要说缺点的话一个就是战斧级的系统重量,不过考虑到工作室用户不会连续长时间手持,间歇的时候器材不是放在车里就是放在身边,这个倒也还可以接受(70-200/2.8配单反什么的更重不也一样用过来了)。再一个就是定价,终极利器确实也有一个2万元左右的终极价格,这个价格已经可以收一套5D3+24-70一代了,对于对成本相对看重的小型工作室和自由摄影师来说,这个价格究竟能不能有相应的产出,确实是个值得掂量的问题。不过如果你能接受以上两点,同时对于大光圈标变有确定的刚需,那么这支镜头一定不会让你感到失望。
实在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玩转四五斤的大板斧,还可以先租一个试试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