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银座SONY Park的THE CONVENI宣告即将结业,可是在北京,由SKP-S承办的THE CONVENI却成了国内潮味韭菜试验田。
左右滑动观看
the POOL aoyama室内装潢
不仅室内造景出众,在长达2年的Pop-Up店铺中,the POOL aoyama也是佳品不断。
从Stussy、retaW再到uniform experiment 都是藤原浩经营近20年的骨血。
如果你单纯认为the POOL aoyama是一场日潮服饰展销会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在废弃的游泳池中,这里不仅是贩售限定产品的天堂,更是让你亲身感受造型与装置艺术的潮流打卡圣地。
从AMKK、OLIVE、
ONCE IN A LIFETIME、
MELANISM
到
IN THE HOUSE
的创意概念“店中店”,你从中能感受到藤原浩对于潮流艺术的感悟与执着。
其中笔者个人将最喜欢的东信AMKK Pop-Up分享给大家。
正可谓逛得舒心、买的放心。
左右滑动观看
AMKK Pop-Up店铺陈列
日本及海外潮流一线品牌 + 品牌定番人气单品 + 装置艺术组合而成的the POOL aoyama在2016年6月正式结业。
左右滑动观看
THE PARK·ING GINZA店铺陈列
废锈的栏杆加上铁丝网,配合上随处可见的现代化造型霓虹灯,让Sony大厦下的这片停车场看起来颇有欧美流行的Garage Sale既视感。同样也延续了the POOL aoyama“店中店”的贩售理念。
当然还有由西山彻和妻子美希子负责名为“No.813”的专区中售卖的WTAPS定番N1 Jacket。
当然还有Spring Has Come主题下发售的草皮千比熊。BE@RBRICK x fragments design 1000% THE PARK·ING GINZA熊至今依旧是二级市场难求一物的稀有艺术品。
retaW、Denim by VANQUISH甚至里原宿潮流活化石GOODENOUGH(只不过如今品牌早已没了彼时的味道)这些藤原浩亲自参与设计的品牌赫然位列其中。当然off-white、UNDERCOVER等品牌的参与也让我们看到了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狠货层出不穷,可是比起the POOL aoyama的“艺术细胞”,虽然THE PARK·ING GINZA邀请到艺术家Mika Ninagawa(蜷川实花)做了灯光与烟火秀,但是这一次Pop-Up更像是纯商业行为,仿佛藤原浩在大发善心扶持日本“地摊经济”一样,鼓励大家摆摆摊、卖卖货。
左右滑动观看
THE CONVENI店铺陈列
不管THE CONVENI在国内选址如何高大上,在日本建立的初衷难逃“废物利用”的商业行为标签。
在其中不乏一些颇具创意的设计,例如毛巾饭团、饮料罐装购物袋甚至是点心包装的蜡烛香氛等等。
当然还是少不了WTAPS、Fruit of the LOOM、N.HOOLYWOOD、FACETASM、FR2、PEACEMINUSONE、off-white等品牌的相助。
只不过从单品的格局上与调性上来看,比起the POOL aoyama与THE PARK·ING GINZA来说差距过大。
有创意、有趣味,也难摆脱各家产品的“低廉感”,只靠服装品牌的Basic与Accessory产品撑起了便利店中的一片天显然在诚意上略显不足。整体产品感觉更符合日本
Convenience Store
的调性,只不过标上天价的“便利店产物”让吃过见过的潮流老饕们难提扫码支付的兴趣。
the POOL aoyama
2014年,藤原浩官宣将自己的全新Project(这里注意是Project而不是Store)the POOL aoyama。






























THE PARK·ING GINZA
随之而来的THE PARK·ING GINZA源自藤原浩的一次奇妙停车之旅。












































结语
在北京开设的THE CONVENI之所以会收到潮人的追捧,离不开一众潮人省下机票钱疯狂买买买、亲身感受藤原浩设计的原因。但是对比the POOL aoyama与THE PARK·ING GINZA的高级的装置艺术与重磅的单品,THE CONVENI不论在哪一方面都难登大雅之堂。 毫无疑问藤原浩经营模式下的Pop-Up已经日薄西山。 最后用同行的一句戏言总结: “同等的价格,你能在义乌小商品市场享受百倍的快乐! ”看到这里,你还会觉得THE CONVENI真的Convenien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