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老牌主板厂商也开始在主板这块发力。拿出了猛猛堆料、看似豪华的B460或者B550芯片组主板,但是一块好的主板,真的只能看他的外在吗?
打个极端点的比方,星级大厨用普通牛排,能做出一级料理,我们普通人买最贵的和牛,顶多也就涮涮火锅煎一煎而已。一道料理,食材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掌勺者多年来练就的功底与对待料理的真诚,而非铺天盖地的宣发或是金玉其外的表面。
最终谁输谁赢,还是要交给大众来评判,时间来检验。
大家七夕过的还开心吗?千呼万唤的B550下篇终于来了。上一期我们已经从规格外观等部分对比了这两块主板,可以戳下方链接阅读
重炮手 or 迫击炮?B550 2020年最强 mATX 主板对决(上)!!!
这一次我们拿数据说话,这两块主板到底表现如何呢?
散热:均采用同一水冷九州风神堡垒240
硅脂:TFT硅脂
没有风道,便于准确采集温度。均采用官网最新BIOS版本。
测试一为CPU极限超频测试,首先我们选取一颗3600XT,在锁1.5V电压的情况下冲击高频,忽略一切能效比,谁能以最高频率进OS跑完1圈鲁大师、一圈R15、一圈R20、一圈V-RAY就是胜者。
进BIOS开启防掉压,不同主板的防掉压特性也不一样,有的板子AUTO就是最高。不过按照习惯,微星数字越小越好,华硕数字越大越好。
测试二为CPU锁频降压测试,这个考验主板对电压电流的精细控制能力。
同样是3600XT,在锁4.5GHZ的情况下,不断降低其核心电压,跑十圈R20、五圈V-RAY。
确保不会因此欠压掉性能后,再开启AIDA64单拷FPU 30min,不掉线程不死机,同时电压最低的主板,即为胜者。
使用一颗3900XT,超到4.45GHZ,电压设置1.35V,开启防掉压。单拷FPU 30MIN后,使用热成像仪器,记录正反面温度。
首先是微星,拷机30MIN电压保持在1.35V左右稳定,CPU未降频和掉线程,CPU温度保持在104度不变,封装功耗约为190瓦。最终使用热成像仪器(30-80)记录正面温度,近距离VRM区域温度和背面温度。最高温度分别为88.3度、89.6度和90.4度(均在30-35min之间记录完成)。VCORE散热片温度为56.7度。
然后是华硕,拷机30MIN电压在1.32-1.35V之间浮动,这。。。不是说喜欢偷电压吗,帮你省电是什么鬼哦。但是CPU也未由于小幅掉压而降频和掉线程,温度逐渐升高到100度稳定,比微星低了4度,封装功耗约为180W。最后正面温度,近距离VRM区域温度和背面温度,最高温度分别为88.2度、87.9度和87.8度(均在30-35min之间记录完成)。VCORE散热片温度为59.9度。
这时候我们将散热片拆卸下来,测量其重量。得到数据如下。最高温度方面差个一两度,区别不大。但VOCORE散热片微星比华硕低三度左右。
因为内存超频比较复杂,需要占用大量时间,于是我们简单分为三个部分。使用同样一颗3600XT,内存条均为芝奇皇家戟4800MHZ C18 22 22 42 1.5V,插在2、4两根DIMM插槽上。BIOS也均采用官网最新BIOS版本。
第一部分:DOCP/A-XMP时序最高稳定频率。
经测试,两块主板使用这款内存条的XMP参数,均无法开机。
于是就在此XMP参数的基础上,降低内存频率,直到能正常开机跑完一圈RunMemTest Pro(以下简称RMTP)为止。
华硕在DOCP时序电压下的最高进系统频率为4400MHZ,然而仅能跑完AIDA64 MEMORY BENCHMARK,跑RMTP秒报错。
4333MHZ RMTP坚持到一半后报错,4266MHZ能够跑完一圈。
微星在A-XMP时序电压下,最高进系统的频率为4266MHZ,4266、4200、4133、4066MHZ下RMTP虽然没有秒报错,但均中道崩殂,特别是4066MHZ,最后百分之九十几报错,让人头大。最终在4000MHZ频率下,成功跑完一圈RMTP。
其实测试到这里我也是一头雾水,看过另一家的测试,内存超频方面微星吊打华硕一个台阶,为何到我这里反了过来?本人用人格担保:所有实验测试均用采集卡录制,如有疑点可以开诚布公。
第二部分:电压设置1.5V,其他全AUTO,只调整内存频率,寻找最高开机频率。
经测试华硕最高开机频率还是4400MHZ,不过时序惨不忍睹。
而微星最高开机频率为4266MHZ,时序为18 22 22 42,是不是有点眼熟,这不就是之前的A-XMP时序吗,但这组数据华硕4266MHZ也能开啊。
严格意义上说,微星在AUTO的参数不能开机的时候,会拉A-XMP参数或者MEMORY TRY IT的参数来开机,这方面还是微星做的比较人性化。
第三部分:3800MHZ FCLK1900MHZ下,压缩时序稳定性测试。
对于大部分实用党来说,以上两个部分超频操作会被喷毫无意义。因为ZEN2 内存频率3800MHZ以上会分频,能效反而会降低。
所以我模拟用户在内存频率3800MHZ、FCLK 1900MHZ下尽可能压缩时序大参,而小参全部AUTO,电压均给到1.5V。因为三星颗粒属于耐压体质,且在AMD平台时序压缩表现一般。双方在CAS为14的两组参数下,均无法跑完一圈RMTP。
在16 16 16 32 42这组参数下,也都能够跑完一圈RMTP,然而这也并不代表百分之百稳定运行。正常操作还需要进行TM5或者更深入的游戏,来检验内存的稳定性。
受时间和条件限制,目前测试出的结果呢,是两者打平。另外附带两家C14、C16下的内存性能对比图,果然AMD C14 C16众生平等嘛?
那么本次两大主板对比测试到这里就结束了,本次测试环节尽可能做到公平,而附带的吐槽方面都是一家之言,见仁见智。
几项测试结果放在这里,谁输谁赢,还是要交给大众来评判,时间来检验。
更详细的视频测评可以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查看。


CPU超频测试









依旧是TUF先进行测试,4.5GHZ@1.2V。一直降到1.1875V,均能通过测试,而降低到1.18125V时,FPU跑到一半就挂了,看来4.5G锁1.19V已经是极限了。
然后是微星。先从1.1875V开始测试,鲁大师和十圈CINEBENCH R15、R20都很正常,但是FPU跑一半挂了,加一阶电压(微星一阶电压为0.01875V)提高到1.2V才顺利通过30MIN FPU测试。
测试三是CPU压力测试,室温23度±2,采用开放式机架(立式),散热采用240泄压水冷,保证主板表面无风。






内存超频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