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回纹图案_明代永乐时期:瓷器图案纹饰上的特征

永乐时期的瓷器装饰丰富多样,包括青花、彩绘、雕塑等,采用元代枢府窑传统技法。青花瓷引入“苏泥勃青”色料,呈现出浓郁鲜艳的色泽。甜白釉瓷器则以洁白温润著称,迎光透视呈肉红色。永乐瓷器的黄釉甜白瓷独具特色,黄釉薄而淡雅。纹饰风格从繁复转向疏朗秀丽,人物画较少,常以植物、动物和云纹为主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永乐时期,瓷器的装饰手法日益繁多,不仅画、刻、印、锥或里印外刻,而且还有青花画花、青花加金彩画花、釉上彩绘、雕塑、活环等。有的器里印花,器外为青花印花,这些装饰是继承了元代枢府窑的传统方法。

常见图案纹饰:团龙、云龙、双龙、五龙、荷塘龙、龙凤、云凤、云肩、朵云、拐形如意云、狮球、瑞兽、鸳鸯、喜鹊、山雀、园景、竹石芭蕉、松竹海、碧桃、团花、佛花、莲瓣、菊瓣、洋莲、折纸花、折枝牡丹、折枝石榴、折枝枇杷、折纸花鸟、缠枝莲、缠枝宝相花、缠枝菊、缠枝灵芝、缠枝牡丹、缠枝苜蓿、缠枝莲八宝、三果、荔枝、枇杷、海棠、石榴、桃、柿、回纹、海水纹、半钱纹、方胜纹、婴戏纹、藏人歌舞、阿拉伯文与藏文等。

永乐纹饰示意图

8df0f8c8c3445cb4740eb16a470f2884.png

青花--永乐的青花瓷,继承前代的传统工艺并有所创新。郑和下西洋,带回名为:“苏泥勃青”的色料,景德镇用以烧制出的清华器,极富特色。

111fb9b3a5e856a4b5684738351a428d.png

6f0f6119adc1197942a23228e7cff4bb.png

明永乐青花轮花纹绶带耳葫芦瓶

2a4f5aaf5f7b63896b08cfaa5c83557e.png

明 永乐【青花阿拉伯文盘座】

以青花绘画的纹饰多带西亚色彩;线条有粗有细,或粗细兼用,籍以表现青花纹饰的浓淡层次;不论着色深浅,青花色泽都极为绚丽鲜艳,清晰明快。

青花瓷釉面的青白色调,是 元、明两代的共同特色,为使用中国传统陶瓷烧纸的放大所致。永乐时釉面的青白色以较元代有所减弱,有的以开始呈现洁白色调。釉面大都平滑光润,肥厚晶亮,不像以后宣德时的桔皮釉面那样多皱。

6109223426e78a310ec02ff3b153066d.png

明永乐【甜白釉划花缠枝莲纹梅瓶】

甜白釉--釉质洁白,温润似玉,肥厚如脂,比后来宣德时期的更光净,无棕眼,简称:”奶白“或”甜白“。薄釉常施与薄胎及脱胎圆器上,釉面平整晶莹,足边沿的釉面截削整齐。永乐白釉器的都有一个特点,既是迎光透视,胎釉呈现肉红或是粉红色;而清代的仿品在迎光透视下,则显青色透亮,这是明、清两代胎料、釉质不同所致。常见的有,康熙仿品白釉葵瓣口碗、高足杯等。流散在国内外的不少康熙仿品,多年误以为是永乐白釉器。

0a642e126e812021c1f2daacbf54c12c.png

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

在前朝的基础上又有发展,以肥润的甜白釉为底,覆罩浅谈的黄釉,因有白釉衬托,黄釉显薄、色淡。见有撇口盘类,胎薄体轻,窄小的圈足很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元代青花装饰繁缛;永乐时期风格一变,大都疏朗秀丽,笔意自然。由于"苏泥勃青"料呈色不稳定,易于晕散,纹饰中较少画人物。同时,内外加花,器心绘画的装饰手法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