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m private public static_基础篇:static,scope和extern

C++设计时,支持过程化编程、面向对象编程以及泛型编程。

面向过程设计中的static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对于一个完整的程序,在内存中分布情况如下图:

d8b27aeb90d1a345c0d81a06ba735a94.png
图片来源:https://blog.csdn.net/changqing5818/article/details/51067844

静态变量都在全局数据区分配内存,包括静态全局变量和静态局部变量。

一般程序的由new产生的动态数据存放在堆区,函数内部的自动变量存放在栈区。自动变量一般会随着函数的退出而释放空间,静态数据(即使是函数内部的静态局部变量)也存放在全局数据区。全局数据区的数据并不会因为函数的退出而释放空间。

  1. 静态全局变量

在全局变量前,加上关键字static,该变量就被定义成为一个静态全局变量。我们先举一个全局变量和静态全局变量的例子,例如,在文件A中定义静态全局变量 i 和全局变量 j :

#include

全局变量 j 和静态变量 i 都存放于程序的全局数据区域,它们的生存周期都是程序的整个运行期,但是 j 的作用域为全局作用域,可以通过extern在其他文件中使用,而 i 的作用域为文件作用域,只能在文件A中使用,例如在文件B中:

extern 

也就是说,在声明全局的static变量时,static没有改变它的生存周期,也即存储位置(因为全局变量本来就存储在全局数据域),而是将变量的作用域限制在当前文件中。

总结,静态全局变量 i 有以下特点:

  • 该变量在全局数据区分配内存;
  • 未经初始化的静态全局变量会被程序自动初始化为0(自动变量的值是随机的,除非它被显式初始化);
  • 静态全局变量在声明它的整个文件都是可见的,而在文件之外是不可见的。

2. 静态局部变量

在局部变量前,加上关键字static,该变量就被定义成为一个静态局部变量。 我们举一个静态局部变量的例子,如下:

#include

通常,在函数体内定义了一个变量,每当程序运行到该语句时都会给该局部变量分配栈内存。但随着程序退出函数体,系统就会收回栈内存,局部变量也相应失效。

但有时我们需要在两次调用之间对变量的值进行保存。通常想法是定义一个全局变量来实现。但这样一来,变量已经不再属于函数本身了,不再仅受函数的控制,给程序维护带来不便。

静态局部变量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静态局部变量保存在全局数据区,而不是保存在栈中,每次的值保持到下一次调用,直到下次赋新值。

静态局部变量有以下特点:

  • 该变量在全局数据区分配内存;
  • 静态局部变量在程序执行到该对象的声明处时被首次初始化,即以后的函数调用不再进行初始化;
  • 静态局部变量一般在声明处初始化,如果没有显式初始化,会被程序自动初始化为0;
  • 它始终驻留在全局数据区,直到程序运行结束。但其作用域为局部作用域,当定义它的函数或语句块结束时,其作用域随之结束.

3. 静态函数

在函数的返回类型前加上static关键字,函数即被定义为静态函数。静态函数与普通函数不同,它只能在声明它的文件当中可见,不能被其它文件使用。

静态函数的例子:

#include

定义静态函数的好处:

  • 静态函数不能被其它文件所用;
  • 其它文件中可以定义相同名字的函数,不会发生冲突.

面向对象的static关键字(类中的static关键字)

1. 静态数据成员

在类内数据成员的声明前加上关键字static,该数据成员就是类内的静态数据成员。先举一个静态数据成员的例子。

#include

静态数据成员有以下特点:

  • 对于非静态数据成员,每个类对象都有自己的拷贝。
  • 而静态数据成员被当作是类的成员。无论这个类的对象被定义了多少个,静态数据成员在程序中也只有一份拷贝,由该类型的所有对象共享访问。也就是说,静态数据成员是该类的所有对象所共有的。
  • 对该类的多个对象来说,静态数据成员只分配一次内存,供所有对象共用。所以,静态数据成员的值对每个对象都是一样的,它的值可以更新;

静态数据成员存储在全局数据区。静态数据成员定义时要分配空间,所以不能在类声明中定义。在上例中,语句int Point::countP=0; 是定义静态数据成员;

  • 静态数据成员和普通数据成员一样遵从public, protected, private访问规则;
  • 因为静态数据成员在全局数据区分配内存,属于本类的所有对象共享,所以,它不属于特定的类对象,在没有产生类对象时其作用域就可见,即在没有产生类的实例时,我们就可以操作它。

静态数据成员初始化与一般数据成员初始化不同。静态数据成员初始化的格式为:

<数据类型><类名>::<静态数据成员名>=<值> , 例如:

int 

如果静态数据成员的是public的成员,可在程序中,以下格式来引用静态数据成员:

<类对象名>.<静态数据成员名> 或 <类类型名>::<静态数据成员名>

静态数据成员主要用在各个对象都有相同的某项属性的时候。比如对于一个存款类,每个实例的利息都是相同的。所以,应该把利息设为存款类的静态数据成员。这 有两个好处,第一,不管定义多少个存款类对象,利息数据成员都共享分配在全局数据区的内存,所以节省存储空间。第二,一旦利息需要改变时,只要改变一次, 则所有存款类对象的利息全改变过来了。

同全局变量相比,使用静态数据成员有两个优势:

  • 静态数据成员没有进入程序的全局名字空间,因此不存在与程序中其它全局名字冲突的可能性;
  • 可以实现信息隐藏。静态数据成员可以是private成员,而全局变量不能。

2. 静态成员函数

与静态数据成员一样,我们也可以创建一个静态成员函数,它为类的全部服务而不是为某一个类的具体对象服务。静态成员函数与静态数据成员一样,都是类的内部实现,属于类定义的一部分。 普通的成员函数一般都隐含了一个this指针,this指针指向类的对象本身,因为普通成员函数总是具体的属于某个类的具体对象的。通常情况下,this 是缺省的。如函数fn()实际上是this->fn()。但是与普通函数相比,静态成员函数由于不是与任何的对象相联系,因此它不具有this指 针。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无法访问属于类对象的非静态数据成员,也无法访问非静态成员函数,它只能调用其余的静态成员函数。

class 

关于静态成员函数,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 出现在类体外的函数定义不能指定关键字static;
  • 静态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访问,包括静态成员函数访问静态数据成员和访问静态成员函数;
  • 非静态成员函数可以任意地访问静态成员函数和静态数据成员;
  • 静态成员函数不能访问非静态成员函数和非静态数据成员;
  • 由于没有this指针的额外开销,因此静态成员函数与类的全局函数相比速度上会有少许的增长;

调用静态成员函数,可以用成员访问操作符(.)和(->)为一个类的对象或指向类对象的指针调用静态成员函数,也可以直接使用如下格式:

<类名>::<静态成员函数名>(<参数表>)

调用类的静态成员函数。

extern

在C++中,extern主要有两个作用:(1)、extern声明一个变量或函数;(2)、extern与”C”一起连用,用于链接指定。

extern可置于变量或者函数前,以表示变量或者函数的定义在别的文件中,提示编译器遇到此变量或函数时,在其它模块中寻找其定义。

如果想声明一个变量而非定义它,就在变量名称前加关键字extern,而且不要显示地初始化变量。任何包含了显示初始化的声明即成为定义,就不再是声明。在函数体内部,如果试图初始化一个由extern关键字标记的变量,将引发错误。变量能且只能被定义一次,但是可以被多次声明。如果要在多个文件中使用同一个变量,就必须将声明和定义分离。此时,变量的定义必须出现在且只能出现在一个文件中,而其它用到该变量的文件必须对其进行声明,却绝对不能重复定义。

声明和定义, 声明可以拷贝n次,但是定义只能定义一次。
extern 

一般把所有的全局变量和全局函数的实现都放在一个*.cpp文件里面,然后用一个同名的*.h文件包含所有的函数和变量的声明。如:

/*Demo.h*/

声明extern关键字的全局变量和函数可以使得它们能够跨文件被访问。全局函数的声明语句中,关键字extern可以省略,因为全局函数默认是extern类型的。

/*Demo.cpp*/

Reference

  • C++之static及其作用域
  • C++中extern的使用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