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被赋予公明身份的机器人_机器人被赋予公民身份引发舆论关注

近日,沙特赋予名为索菲亚的机器人以公民身份,并宣称自己是世界上第一个赋予机器人公民身份的国家,引发舆论关注。而在今年初,欧洲议会发布的一份报告草案建议承认机器人的“人格”。这种提法有可能确立机器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地位,但不会赋予他们与人类同等的权利。机器人在人类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是否开始发生变化?随着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与机器人正确的相处之道是怎样的?围绕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专家学者。

机器人获得“拟主体”地位

建议承认机器人的“人格”、赋予公民身份……机器人仿佛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工具,而是越来越融入人类的社会生活。

要正确、理性认识当前机器人领域的新发展,首先要正确认识“机器人”一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刘永谋认为,目前的机器人,就其自动水平和智能程度而言,根本不能被称作“人”或“类人”。

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田松看来,“机器人”不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比喻。“机器人”的逻辑中心词是“机器”,不是“人”。它是一个人形的“机器”,而不是一个机器状的“人”。

“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一直扮演着拟主体的角色,而上述一系列事件标志着机器人或人工智能正式获得了‘拟主体’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段伟文表示,在近代欧洲,一些技术精湛的钟表匠制作的机械人偶风靡一时,其深层次原因就是人们在内心赋予了它们某种类似于人格的东西。这说明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实际应用的认知模式有一个从“某某好像是什么”到“某某是什么”的过程,赋予机器人人格有其必然性,而且不同的文化对赋予机器人“人格”的接受程度不一。

段伟文认为,赋予机器人公民身份实际上是因为机器人的发展日益影响到人们的日常和社会生活,其生产、服务和交互等活动越来越多地涉及各种权利和责任问题,这些发展迫使人们开始考虑赋予其身份,以便理清相关的法律和伦理上的权益。以此为标志,人们将在实践中进一步细化与机器人身份相对应的责任和权利,进而使机器人获得正式的“拟主体”地位。这实际上是一个进一步塑造机器人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的过程。这只是一个开始,但是,谈机器人的角色和地位,离不开与人的互动。应该对社会化机器人展开工程、社会、伦理、法律跨学科研究。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