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地理信息世界GeomaticsWorld,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


作者信息
孙兰惠,张军龙
山东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00
牛铮,黄妮,田海峰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摘要:监测植被动态并确定其与气温要素的关系,有助于充分理解区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目前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植被研究多以年际展开,分析植被月度变化的研究较少。针对此问题,利用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植被长势对气温月度变化的响应机制进行研究。并对2000—2014年内共13个时段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研究区域内植被特征变化及其对气温的响应特征,为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发展及经济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NDVI;时空变化;气温变化;时间序列
中图分类号:P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86(2020)03-0085-06
引文格式:孙兰惠,牛铮,黄妮,等. 黄河三角洲地区植被变化及其对气温的响应特征[J].地理信息世界,2020,27(3):85-90.
正 文
引言: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当下全球变化的研究热点,而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的生长变化对全球物质能量循环有重要影响。由于具有较高的气候敏感性,植被也被称为全球气候变化的“积分仪”。因此,实现植被生长的动态监测有助于明确地表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在一系列环境因子中,气温对地表植被的影响最为显著,且不同种类植被长势对气温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
传统的植被监测多采用人工观测,不仅效率较低、耗时耗力,且易受到观测点的分布和数量限制,难以实现植被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综合反映。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遥感技术的发展以及遥感在植被监测方面的成功应用,结合地面实测数据的大尺度植被长势遥感监测成为可能。植被指数是用来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生长状况、生物量以及植被种类判别的一系列指标,其中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消除了与仪器定标、太阳高度角、地形阴影和大气辐照度有关的大部分影响,常被用来评估植被光合作用强度、覆盖度、生物量等植被长势因子及其他生态系统参数的变化。
俎佳星等人通过探究东北地区4种植被长势情况,指出春季植被长势主要受温度影响,而秋季则很可能受降水控制。谢宝妮等人借助偏相关法对黄土高原近30年植被长势监测,指出该地区春季草地和灌木生长季推迟显著,而秋季生长季推迟多集中在乔木园地。张晓东等人研究发现伏牛山地区森林植被生长季始期(3月)随气温降低而推迟,生长季末期(9月)随降水增加而推迟。郭少壮等人认为秦岭太白红杉林生长期呈现整体提前趋势,且与气温、降水呈负相关趋势的区域占研究区的60%以上。韦振锋等人基于Spot Vegetation数据对陕甘宁黄土高原区植被进行分析,发现植被物候呈现纬度地带性,随着纬度增加,植被生长季始期逐渐推迟,末期提前,生长季长度缩短。Gu Yingxin等人认为NDVI与草地干旱有强烈的相关性,NDVI对草地干旱的响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