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故事,把软件发布中的分环境配置和版本检查的解决方案为你娓娓道来......
本文涉及到的所有代码可以在这里maven-devops(https://github.com/javastudydemo/jsd-maven/tree/master/maven-devops)获取。一个故事(事故)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你做了一个功能:每天凌晨4点去某个系统拉取一份数据邮件,然后第二天上午6点以邮件的形式发给你的老板。
首先你在自己的电脑上开发和测试,确认开发完成以后,把代码打包放到测试服务器上跑了一下。 你找到可爱的测试小妹妹,经过严格的测试,确认通过了所有测试用例。最后你不忘恭维一下测试小妹妹最近烫的头发真漂亮,并含蓄地表示有空想请她看最近上映的漫威电影。 你把自己的代码合并到主分支,然后通知发布人员把代码发布到生产环境。当你收到运维人员发布成功的提醒的时候,抬头看看表已经是午夜两点了。你喝干净杯子里的咖啡,伸伸懒腰,搭车回家了。 第二天上午,你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中被吵醒,电话那头的声音顿时让你困意全无:老板没有收到任何邮件,邮件里的资料要在2h以后的一个重要会议中使用! 数据终于是想方设法搞到了,但疲惫、恐惧、羞耻和自责已经淹没了你的头脑,你要搞事情了:查到原因,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笨人和聪明人的差异就在于,笨人只会不停地栽跟头,而聪明人跌倒以后爬起来,不忘把坑填上,还会在旁边立个碑,以警后人 —— 能做到这一点的几乎就是伟人了。分环境
前面提到了你自己开发、给测试小妹妹测试以及给运维人员发布,一共三个环境,而实际上一个软件系统的环境往往不止这些。 常用的环境有:dev、sit、uat、sandbox、pro。dev就是开发环境(Development Environment),每个开发人员自己搭建的环境,当然一般也会在公司内部服务器搭建一些诸如数据库、分布式服务等公用的开发环境服务。
sit就是系统集成测试环境(System Integration Testing Environment),主要目的是把系统的各个模块作为一个组进行测试。
uat就是用户验收测试环境(User Acceptance Testing Environment),一般是对系统比较熟悉的人,对开发成果进行验收的环境。
sandbox就是沙箱环境(Sandbox Environment),这个环境为的是最真实地模拟生产环境。
- pro就是生产环境(Production Environment),这个环境是我们最终交付的产品所运行的环境。
分环境的实现方式有很多Spring Profile、Spring Boot等等都有不同的实现。
下面讲一个使用 maven profiles 实现分环境配置的方式。分环境实现
比如我在不同的环境需要提供不同的配置文件,怎么实现呢?首先在pom.xml增加如下几个环境的配置,并指定配置路径:
<profiles>
<profile>
<id>devid>
<activation>
<activeByDefault>trueactiveByDefault>
activation>
<properties>
<env>devenv>
<package.target>devpackage.target>
<spring.profiles.active.value>devspring.profiles.active.value>
<yui.skip>trueyui.skip>
<config.path>src/main/resource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