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16949:2016理解与应用-10.2.4防错
一、标准条款

二、条款解析
1、组织应编制程序文件,描述问题解决的过程,即上一条款中的不合格和纠正措施,包括原因分析、纠正措施及验证等。
2、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问题,例如,新产品开发碰到的寿命试验不符合,当前生产制造现场发生的问题,直接或最终顾客在使用现场发生的失效,三个内部审核、顾客审核或质监局抽查发现的不合格。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内部不合格应填写纠正措施报告,而对于顾客退货则采用8—D报告。
3、控制不符合输出所必要的遏制措施,如临时措施、100%检验及一些相关活动(见ISO9001的8.7不合格输出控制)。
4、组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至少要连问三个“为什么”,不能停滞在肤浅表面上,要针对根本问题制定纠正措施,以防止问题再次发生。在寻找根本原因时,可能用到的质量方法有:
(1)失效模式分析;
(2)能力研究;
(3)关系图;
(4)数据收集;
(5)鱼刺图(石川图);
(6)FMEA评审;
(7)柱状图;
(8)排列图;
(9)概率图;
(10)相应图解表示记录;
(11)分层抽样(按不同的类别分离数据)。
5、针对根本原因分析找到的管理系统问题,增加新文件或修订原有的管理文件来完善管理体系,并举一反三将纠正措施使用到其他相似过程和产品上。
6、对已实施的纠正措施进行验证,并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7、必要时,重新评审相关文件,如PFMEA、控制计划,或更新文件。
8、若顾客对问题解决有特定要求,如8—D报告,组织应采用顾客规定的方式方法,若不采用,则应得到顾客书面批准。
IATF16949-2016版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标准培训全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