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人民攻摄(ID:rmgs666)
哈喽,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我在iPhone相机上最喜欢的功能:
Live Photo
Live Photo这项功能初次登台于2015年发布的iPhone 6s上,iPhone 6s及其之后的苹果手机都能开启这项功能。
开启方式也十分简单,打开iOS原生相机,点击右上角3个圈组成图标即可进入Live Photo模式。

Live Photo中文直译过来就是“活的照片”,这个“活”体现在照片不仅有声音而且还会自己动。听上去玄乎,其实本质上就是一小段视频。
只不过苹果利用算法让你以拍照片的操作得到了视频的结果,可以算的上种豆得瓜了

。

素材来自苹果广告
当你打开相机开始取景的时候,相机和算法就已经开始工作了。
Live Photo会对按下快门的前后1.5秒内对画面和声音进行录制,再以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拍摄到的高清照片作为封面,最终得到一个3秒的片段。
它由一张 JPG 图片以及一个 45 帧 MOV 视频文件所组成(MOV 是苹果开发的独有视频格式,支持一些帧内压缩编码,后期处理时对性能压力更小)

。
在播放 Live Photo 时,这段 MOV 会以 15 帧/秒的速度来播放。同时算法会对片段中相似的画面进行压缩,一张Live Photo的照片大小大概是普通照片的2倍。

所以拍照频率教高,手机又是64G版本的用户可能要慎用此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Live Photo和夜景模式无法同时开启。当处于弱光环境,相机自动开启夜景模式后,Live Photo就会关闭。

可以看到右上角Live Photo禁用标识
推测是因为晚上照片睡着了不会动夜景模式下,相机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拍摄多张不同曝光的照片进行合成,腾不出手来录制声音和画面。
我还记得刚上手iPhone 6s体验Live Photo时,觉得这不就是个短视频,苹果有啥可吹的。
但在体验一段时间后我发现Live Photo既不是照片也不是视频,而是一个moment、一种新的画面储存形式。它让画面变得更鲜活,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
当然这项功能也并不是苹果独创独有的,在小助理的印象中最早在手机上实现动态拍照的应该是黑莓在2012年推出的Rewind功能。

后面华为也在相机中加入了动态照片,同样可以实现类似的效果。

只不过在综合体验上苹果的Live Photo会相对更好一点。
比如无需等待的拍摄过程,你按下快门的瞬间就能得到一张Live Photo。

比如简单便捷的查看方式,点按照片任意位置,即可播放Live Photo片段。

再比如Live Photo多样、方便的可编辑性和丰富的玩法~

I 提升拍摄容错率,留住最精彩的瞬间
相信喜欢拍照的小伙伴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拍摄时摆好pose,露出自然的笑容,然后微移镜头调整构图和光线。
一切准备就绪,看上去很完美,结果按下快门时表情已经僵硬。。。甚至镜头刚好就捕捉到了你不自觉眨眼的画面。

此时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将就或者重拍。

又或者你想抓拍某个瞬间,比如空中飞过的飞机或者人起跳在空中摆的pose,总是因为按快门时的失之毫厘而导致最终画面与想象的差之千里。
有了Live Photo之后你就不用为此烦心了。即使封面照片拍翻车了,你可以点击照片编辑里的Live Photo图标,拖动底部的时间轴,选择最精彩的一帧作为封面照片。大大提升了我们拍照的容错率。

另外,你还可以在时间轴上像修剪视频一样调整Live Photo的时长,把不想要的画面删去。

如果不想要声音,点击左上角的喇叭图标即可去除。

I 好玩有趣的播放特效
除此之外,iOS系统还给Live Photo内置了3种播放特效。可能90%的人都没用过这个功能,但其实还蛮好玩的。
在相册将Live Photo照片上滑即可看到:「循环播放」、「来回播放」、「长曝光」三种效果。

● 循环播放
这种特效能让照片进入“无限月读”模式,系统会自动找出你所拍摄的Live Photo中最相似的两个镜头,并且在这两个时间点之间重复播放。
之后再通过算法稳定图像,营造出循环动图的效果。非常适合拍摄微风吹拂的湖面,画面会变得更有意境。

或者一直向前无限长的火车

又或者永远吃不饱的小助理

无情的食蕉机器
● 来回播放
这种特效玩起来趣味性很强,套上这种特效后,系统会在两个特定的时间点之间不断“播放”和“倒带”,看上去会充满魔性。

再也不用愁表情包哪里找了。

● 长曝光
长曝光拍摄我们都知道,通过调慢快门速度,获得较长时间的曝光。可以把较暗环境下的景色拍的更清晰,也能捕捉物体运动轨迹,拍出炫酷的光轨效果。
不过Live Photo里的这个特效并等同于相机或者手机专业模式下的长曝光,而是通过算法模拟出来的类似效果。
适合拍摄车流、人流、水流等运动的场景,能在静态的照片上体现出物体的动感。

拍摄瀑布时水流会呈现一种乳化拉丝的效果,为画面增添一种朦胧美。

拍静态照片时,长曝光同样有用武之地。不仅可以去除乱入的行人、车辆,更突出画面主体,还让背景有了亦虚亦实的梦幻感。
在套用长曝光特效后,能明显地感受到画面被裁切了一部分。

四周明显被裁去了一部分
证明算法对于手持拍摄的抖动还是有一定的补偿,在体验过程中,Live Photo的长曝光也是可以脱离三脚架的,只要在手持手机拍摄的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即可。
这对比严格意义上的长曝光拍摄无疑更加方便,按下快门,一键转换即可。
但是,请注意!!!
世间难有双全法,Live Photo的长曝光是不可以调整曝光时间的,另外在构图时要考虑自动裁切的画面,也是有那么一丝头疼。

取景范围与裁切后画面对比
这些是对于便捷和防抖的妥协,这个功能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个玩具,用起来舒服,效果也还不错,但要用它来创作还是有点难度。
如果你想追求更高质量的长曝光效果,还是老老实实用三脚架+支持iPhone慢快门的第三方APP(推荐slow shutter)的方案。

配合一些第三方的APP,Live Photo还能玩出更多花样,你可以把电影中最能触动你内心的镜头制作成Live Photo,再设为壁纸,这样你只需点按屏幕就可以回味精彩瞬间。

还可以把微信二维码放进Live Photo中,不仅添加好友时更方便,还能拉升逼格。

虽然Live Photo的玩法多种多样,但这其实不是最吸引我的点。
绝大多数人使用手机拍照的目的都是记录生活,甚至包括摄影师在内。
你打开相册翻看一眼就会发现,构图绝妙的高耸建筑、波澜壮丽的美景、绚烂的光轨这些画面只占相册很小的内存,大部分的照片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小片段、小细节。
或许你在拍下这些照片时会忘记考虑光线、背景、构图等因素,只是单纯地想保存眼前的画面、声音,记录当时情绪、记忆。

这样的照片会欠缺一些美感,也很难引起外人的共鸣,但对镜头后面的人来说可能有巨大的意义。
而Live Photo这种形式是我认为记录生活最好的方式。
想象一下,在多年以后,你翻看着iCloud里的老照片,轻点屏幕,照片里的人朝你绽放出一个熟悉的笑容,我相信你会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然后脸上挂着同样的微笑。

今天是我的好朋友小北的公众号「人民攻摄」发的文章,作为一位90后摄影师,他的公众号可以说是干货满满,我的很多手机拍摄小技巧都是跟他学哒,关注“人民攻摄”(ID:rmgs666),跟他一起学拍照吧~
上期图槽大会中,3号作品获得
最受欢迎奖!
摄影 | 湄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