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yield的理解与使用_Python中的yield,几个例子和理解

yield 实现Fibonacci数列

实现Fibonacci数列是生成器的经典例子:def fab(max):  n, a, b = 0, 0, 1  while n 

yield b

# print b

a, b = b, a + b

n = n + 1

代码是如此的简单,但想要深入了解yield并非表面上这么简单。其实yield是个语法糖,其作用就是把一个函数变成一个 generator类,因此带有 yield 的函数不再是一个普通函数,Python 解释器会将其视为一个 generator,调用 fab(5) 不会执行 fab 函数,而是返回一个 可迭代的对象在 for 循环执行时,每次循环都会执行 fab 函数内部的代码,执行到 yield b 时,fab 函数就返回一个迭代值,下次迭代时,代码从 yield b 的下一条语句继续执行,而函数的本地变量看起来和上次中断执行前是完全一样的,于是函数继续执行,直到再次遇到 yield。

进一步地深入:next()和send()

写一个更简单的例子来说明问题:def h():

print "hello"

yield 5

print "world"

如前面所说,在写这个函数的时候,由于使用了yield,使得改函数变为一个生成器类,而生成器自带.next()方法。将其实例化:

c = h()

则它带有next()方法。在每次执行c.next()的时候,python会依次执行函数h()体内的语句,直到出现一个yield,程序返回yield 后的内容,并会挂起。直到下一次执行c.next()。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后面没有yield语句时,会抛出StopInteration异常,如果迭代发生在for循环中,相应地,循环会结束。因此有以下的执行结果(# 后为输出结果):c.next()  # hello   # 5c.next()  # world   # StopIteration

进一步,可以将 yield看作表达式,并赋值给一个变量,如下面的函数:def h():

print "hello"

m = yield 5

print "m:", m

d = yield 12

print "d:", d

print "world"

那么问题来了:这里的m和d的值是什么呢?下面来看运行结果:c = h()

c.next()  # hello   # 5c.next()  # m: None   # 12c.next()  # d: None   # world   # StopIteration

这里第一次调用next()时候返回的5是第一个yield 5的结果。可以看出,第二次掉用next()时返回的None就是变量m的值。那m的值为什么是None?其实生成器还有一个内建的send()方法,且send()方法和next()方法的功能有很大的重合:都是让函数体继续向下执行直到遇到下一个yield语句并挂起。而不同点是send(msg)方法会给生成器发送变量msg,并作为yield表达式的返回值赋值给其前面的变量,也就是h()中的m和d.

因此,next()就等价于send(None)。我们再用send方法来运行上面的函数:c = h()

c.send("I am m")

# TypeError: can't send non-None value to a just-started generator

可以看到出错了,正如错误提示所说,对于刚开始的生成器是不能send 一个non-None值的。由此也可以知道,必须要先yield,才能send(msg)。再来:c = h()

c.send(None) # hello   # 5c.send("I am m") # m: I am m   # 12c.send("I am d")  # d: I am d   # world   # StopIteration

由上可以总结出,yield 后面的内容和前面的赋值其实没什么关系,前面的赋值是在yield 完成以后由send()决定的。

有了上述知识,再看一个稍微复杂的例子加深理解:def countdown(n):

print "Counting down from", n

while n >= 0:

newvalue = (yield n)

# If a new value got sent in, reset n with it

if newvalue is not None:

n = newvalue

else:

n -= 1c = countdown(10)for x in c:

print x

if x == 10:

c.send(3)

输出结果是:10

2

1

0

在for循环的第一次,相当于执行了c.next(),程序往下执行直到yield 10,因此x得到了值10且程序挂起,等待下一次的next()或send()调用。 此时,由于x=10, 在for循环中又会执行一次c.send(3),刚才挂起的程序将会继续往下执行:因为send的是3,上一次被yield表达式赋值的变量newvalue将会被赋值为3,因此在接下来的if语句中,n被赋值为3. 接着进入下一轮while循环,yield出了n=3,且程序被挂起。注意:这一次yield n并不是由for循环引起的(而是c.send()引起的),因此x并没有得到3这个值。接着才是下一轮for循环,相当于又掉用了c.next(),程序向下执行:n -= 1 (使得n变为2)-->yield n =2。这是x才得到了n=2这个值,并且被print了出来。依次类推,因此得到了序列10, 2, 1, 0。

2016.12.11 更新:

注:以上代码适用于python2。在python3中,generator的next()方法被改名为__next__()

作者:于此格物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61dbec76b39b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