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程序的编译和链接

一、前言

在开发程序的过程中,编译和链接是一定会经历但很少被重视的步骤,通常这两个步骤会被 IDE 封装,开发者只需一键构建即可,但遇到错误(尤其是链接相关的错误)时,如果不了解编译和链接的原理,就很难定位并解决问题。本文则尝试分析并记录程序编译和链接的整个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什么是编译?

编译的过程其实是将我们程序的源代码翻译成CPU能够直接运行的机器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比如,写一个源文件 main.c,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t add(int a, int b);

int main() {
    printf("Hello World!\n");
    int result = add(5, 5);
    return 0;
}

其中打印一行文本,并调用了一个 add() 函数,该函数被定义在另一个源文件 math.c 中,代码如下: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2.1 编译源码

接下来,我们可以调用 gcc -c 来分别编译这两个文件,命令如下:

gcc -c main.c
gcc -c math.c

备注:常用的 C/C++ 编译器除了 gcc 还有 clang、msvc 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编译永远都是以单个源文件为单位的。在实际开发中,我们通常会将不同功能的代码分散到不同的源文件,一方面方便代码的阅读和维护,同时也提升了软件构建的速度。

比如,我们修改了其中某一个源文件,那么只需要单独编译它这一个文件即可,不需要浪费时间重新编译整个工程。

2.2 二进制的目标文件

执行上述的 gcc 编译命令后,可以看到,在编译之后会生成两个扩展名为 .o 的文件,它们被称作目标文件。

目标文件是一个二进制的文件,文件的格式是 ELF(Executable and Linkable Format),Linux 下所有可执行文件的通用格式。相应的 Windows 使用的是另一种格式 PE,它们虽然互不兼容,但在结构上非常相似,都是对二进制代码的一种封装。

我们可以在文件头部找到可执行文件的基本信息,比如支持的操作系统、计器类型等等,执行以下命令查看:

readelf -h main.o

输出结果:

ELF 头:
  Magic:   7f 45 4c 46 02 01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类别:                              ELF64
  数据:                              2 补码,小端序 (little endian)
  版本:                              1 (current)
  OS/ABI:                            UNIX - System V
  ABI 版本:                          0
  类型:                              REL (可重定位文件)
  系统架构:                          Advanced Micro Devices X86-64
  版本:                              0x1
  入口点地址:               0x0
  程序头起点:          0 (bytes into file)
  Start of section headers:          744 (bytes into file)
  标志:             0x0
  本头的大小:       64 (字节)
  程序头大小:       0 (字节)
  Number of program headers:         0
  节头大小:         64 (字节)
  节头数量:         13
  字符串表索引节头: 10

文件后面则是一系列的区块,里面有我们的计器代码还有程序的数据等等,查看区块/段(Sections):

readelf -S main.o

输出结果:

共有 13 个节头,从偏移量 0x2e8 开始:

节头:
  [] 名称              类型             地址              偏移量
       大小              全体大小          旗标   链接   信息   对齐
  [ 0]                   NULL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0     0     0
  [ 1] .text             PROGBITS         0000000000000000  00000040
       000000000000002b  0000000000000000  AX       0     0     1
  [ 2] .rela.text        RELA             0000000000000000  00000220
       0000000000000048  0000000000000018   I      11     1     8
  [ 3] .data             PROGBITS         0000000000000000  0000006b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WA       0     0     1
  [ 4] .bss              NOBITS           0000000000000000  0000006b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WA       0     0     1
  [ 5] .rodata           PROGBITS         0000000000000000  0000006b
       000000000000000d  0000000000000000   A       0     0     1
  [ 6] .comment          PROGBITS         0000000000000000  00000078
       0000000000000036  0000000000000001  MS       0     0     1
  [ 7] .note.GNU-stack   PROGBITS         0000000000000000  000000ae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0     0     1
  [ 8] .eh_frame         PROGBITS         0000000000000000  000000b0
       0000000000000038  0000000000000000   A       0     0     8
  [ 9] .rela.eh_frame    RELA             0000000000000000  00000268
       0000000000000018  0000000000000018   I      11     8     8
  [10] .shstrtab         STRTAB           0000000000000000  00000280
       0000000000000061  0000000000000000           0     0     1
  [11] .symtab           SYMTAB           0000000000000000  000000e8
       0000000000000120  0000000000000018          12     9     8
  [12] .strtab           STRTAB           0000000000000000  00000208
       0000000000000016  0000000000000000           0     0     1
Key to Flags:
  W (write), A (alloc), X (execute), M (merge), S (strings), l (large)
  I (info), L (link order), G (group), T (TLS), E (exclude), x (unknown)
  O (extra OS processing required) o (OS specific), p (processor specific)

在以上信息中,经常提到有:

  • .text 代码区,里面是之前编译好的机器代码;
  • .data 数据区,里面保存了我们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局部静态变量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目标文件虽然包含了编译之后的机器代码,但它并不能够直接执行,操作系统也不允许你区执行它。因为我们在编译的过程中,用到了尚未定义的 add() 函数。

在主程序中 add() 其实只是一句声明而已,它被定义在另一个模块 math.c 中,这同样也包括我们用到的标准库中的 printf() 函数,如果我们去查看 stdio.h 头文件,其中的 printf() 也只是一个函数声明而已。

换句话说,我们在编译 main.c 时,编译器完全不知道 printf()add() 函数的存在,比如它们位于内存的哪个区块、代码长什么样,都是不知道的。因此编译器只能将这个两个函数的跳转地址暂时先设为 0,随后在链接的时候再去修正它。

比如,我们来看一下 main.o 这个目标文件中的内容:

objdump -s -d main.o

输出结果:

main.o:     文件格式 elf64-x86-64

Contents of section .text:
 0000 554889e5 4883ec10 bf000000 00e80000  UH..H...........
 0010 0000be05 000000bf 05000000 e8000000  ................
 0020 008945fc b8000000 00c9c3             ..E........     
Contents of section .rodata:
 0000 48656c6c 6f20576f 726c6421 00        Hello World!.   
Contents of section .comment:
 0000 00474343 3a202855 62756e74 7520352e  .GCC: (Ubuntu 5.
 0010 342e302d 36756275 6e747531 7e31362e  4.0-6ubuntu1~16.
 0020 30342e31 32292035 2e342e30 20323031  04.12) 5.4.0 201
 0030 36303630 3900                        60609.          
Contents of section .eh_frame:
 0000 14000000 00000000 017a5200 01781001  .........zR..x..
 0010 1b0c0708 90010000 1c000000 1c000000  ................
 0020 00000000 2b000000 00410e10 8602430d  ....+....A....C.
 0030 06660c07 08000000                    .f......        

Disassembly of section .text:

0000000000000000 <main>:
   0:   55                      push   %rbp
   1:   48 89 e5                mov    %rsp,%rbp
   4:   48 83 ec 10             sub    $0x10,%rsp
   8:   bf 00 00 00 00          mov    $0x0,%edi
   d:   e8 00 00 00 00          callq  12 <main+0x12>
  12:   be 05 00 00 00          mov    $0x5,%esi
  17:   bf 05 00 00 00          mov    $0x5,%edi
  1c:   e8 00 00 00 00          callq  21 <main+0x21>
  21:   89 45 fc                mov    %eax,-0x4(%rbp)
  24:   b8 00 00 00 00          mov    $0x0,%eax
  29:   c9                      leaveq 
  2a:   c3                      retq 

上述的 0000000000000000 <main> 是指编译后的主函数代码,在下面的内容中,左边的是机器代码,右边是对应的反汇编,可以看到反汇编中的两个 call 指令,它们分别对应之前调用的 printf()add() 函数,我们发现,它们的跳转地址都被设成了 0,而这里的 0 在后面链接的时候会被修正。

另外,为了让链接器能够定位到这些需要被修正的地址,在代码块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个重定位表(Reloction Table),命令如下:

objdump -r main.o

输出结果:

main.o:     文件格式 elf64-x86-64

RELOCATION RECORDS FOR [.text]:
OFFSET           TYPE              VALUE 
0000000000000009 R_X86_64_32       .rodata
000000000000000e R_X86_64_PC32     puts-0x0000000000000004
000000000000001d R_X86_64_PC32     add-0x0000000000000004


RELOCATION RECORDS FOR [.eh_frame]:
OFFSET           TYPE              VALUE 
0000000000000020 R_X86_64_PC32     .text

比如在 .text 区块中,需要被重定位的两个函数 printf()add(),它们分别位于偏移量 0x0e0x1d 的位置,后面的 R_X86_64_PC32 是地址的类型和长度,这和我们之前看到的机器代码是一一对应的。

备注:这里的 printf() 函数显示为 puts() 是因为 main.c 中调用 printf() 函数时,传入的参数无需解析,即不含类似 %s 之类的 format 时,编译器会将其转换为 puts() 函数,进行简化。

三、什么是链接?

我们将编译生成的 main.omath.o 链接生成一个独立的可执行文件,命令如下:

gcc main.o math.o -o demo

执行完成后,在终端目录下,我们可以找到生成的 demo 文件,该文件可以直接运行。

./demo

输出结果:

Hello World!

**链接其实将编译之后的所有目标文件,连同用到的一些静态库、运行时库(动态库)组合拼装成一个独立的可执行文件。**其中就包括我们之前提到的地址修正。

在这个时候,链接器会根据目标文件或者静态库中的重定位表,找到那些需要被重定位的函数、全局变量,从而修正它们的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如果我们在链接的时候忘记提供必须的目标文件,比如这里的 math.o 由于链接器找不到 add() 函数的实现,就会报错"引用未定义"(undefined reference to ‘xxx’),或者有的编译器也叫"符号未定义"(undefined symbols to ‘xxx’),意思就是我们的代码中用到了 xxx,但链接器却无法找到它的定义。

gcc main.o -o demo

输出结果:

main.o:在函数‘main’中:
main.c:(.text+0x1d):对‘add’未定义的引用
collect2: error: ld returned 1 exit status

四、构建工具

本文到这里,相信大家对编译和链接已经有一定了解了,但如果我们每次都手动编译再链接显然不够高效,实际开发也没有人会这么做,通常我们都是用各种各样的 IDE 或者构建工具帮我们自动化整个流程。

我自己工作中常用到的构建工具主要有 Makefile 和 SCons,这里用最常见的 Makefile 来举例。

可能很多人对 Makefile 的印象是很古老,但其实 Makefile 除了软件构建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奇技淫巧,比如用它来自动生成文档等等,像很多现代的项目也都还在用它,譬如 Android OS 的构建等等。

Makefile 的核心是对"依赖"的管理,比如要构建上文中的可以执行程序 demo,则需要 main.omath.o 文件同时执行 gcc 链接指令,构建 main.o 又需要 main.c 这个文件同时执行 gcc 编译命令,依此类推,我们可以发现,makefile 其实就是在定义一棵依赖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需要构建最右侧的这个目标文件就需要提供左边那些节点文件,然后这样层层递归下去,代码如下:

all: demo

demo: main.o math.o
				gcc main.o math.o -o demo

main.o: main.c
				gcc -c main.c

math.o: math.c
				gcc -c math.c

clean:
				rm demo main.o math.o

有了 makefile 以后我们可以调用 make 命令,后面跟上目标的名称 demo,它会自动根据我们"依赖树"递归地去构建这个可执行文件:

make demo

第一次运行由于所有叶子节点都不存在,make 会自动构建所有的依赖,包括其中的目标文件:

tree

输出结果

.
├── main
├── main.c
├── main.o
├── makefile
├── math.c
└── math.o

0 directories, 6 files

如果我们再运行一次 make,由于所有的文件都已经存在,并且是最新的,make 就不会再重复构建了。

make: 'demo' is up to date.

如果后续我们修改了 main.c 文件,由于 main.c 只会影响 main.o,从而影响最后的可执行文件 demo,所以 make 只会去重新生成这两个相关的文件,从而避免了其他不必要的文件编译。

其实所有的现代化构建工具都用到了相同的原理——对依赖的管理,只不过加入了一些更实用的功能,比如脚本语言的支持(SCons就是基于Python实现的,因此支持Python语言的功能)、第三方库的管理等等。

  • 2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