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腾讯股价盘中上涨3%回归400港元,市值37605.68亿港元,约合4859亿美元,超越阿里4826.38亿美元的最新市值,重返亚洲第一。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阿里和腾讯位置已有多次变换。
2017年8月7日腾讯市值3883亿美元,超过阿里的3878亿美元;2018年5月8日,在2018财年财报发布后,阿里股价大涨,市值达4778亿美元,超过腾讯的4634亿美元;现在腾讯市值又再度超过阿里巴巴。在你追我赶的过程中,两家巨头体量越来越大,进入全球公司TOP10行列。
“两马竞逐”移动互联网,阿里和腾讯虽然有截然不同的战略方向、投资风格和企业文化,却都实现了稳步增长。
关于两家持续增长的原因有太多分析,今天想再谈的原因是,前几天有人发文说,腾讯的成功是因为“长期主义”,此文在行业内掀起了很大的争议,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认同,包括笔者本人,在今天这个时间点,我想再来谈一下两家公司的截然不同。
首先我想明确一个观点:腾讯的成功不是因为长期主义。
什么是长期主义?
说到长期主义,人们就会想到亚马逊。
1997年,在亚马逊上市前夕,贝索斯发布《贝索斯股东信》,第一次系统性地阐述了亚马逊坚持的“主义”,他开篇名义地指出:“所有的都将围绕长远价值展开(It’s All About the Long Term)”,系统性地阐述了亚马逊坚持的长期价值理念,如:
- 以创造长远价值为核心;
- 强大的市场领导地位将带来更高的收入,更多的利润,更快的资金周转速度,以及更高的资本回报率;
- 毫无保留的专注于客户至上的理念;
- 在最优化GAAP报表和最大化未来现金流二者之间,我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 吸引并留住那些极具创造力的团队;
- 配合快速增长的流量、销售、以及服务水平,我们努力扩大公司基础设施。
这封信一共提到10多次Long Term,此后每年贝索斯都会给股东写信,不厌其烦地阐述Long Term理念,第一封信则会被附在后面,给亚马逊现有和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一系列信件被媒体称为“电商圣经”。
亚马逊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1995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扩张优先,连续亏损20年直到2015年才首次盈利。亚马逊的投资者获得丰厚回报,收益率是投资标普500指数的近200倍。今年亚马逊成为世界市值第一公司,最新市值9074.14亿美元,增幅在美国科技四巨头FANG中居首。
亚马逊被视作是凭“长期主义”成功的典范,简单地说,就是更关注长期价值,而不是眼前利益,也可以说是企业的“延迟满足感”。如何实现呢?扩张优先(利润在后)和客户至上(股东在后)是两个重要特征,当然,两者本身就有关联,关注股东往往意味着要关注利润。
坚持“长期主义”的不只是亚马逊。一生崇尚价值长线投资的巴菲特追求Long Term,而短线投资只能被称作“炒股”。在中国,很多企业追随亚马逊的步伐,宣称自己是长期主义,将贝索斯视作榜样的王兴治下的美团,就采取跟亚马逊一样的“扩张优先”战略,2016年美团在O2O大战结束后迎来阿里这一超级对手时,王兴一年都在“更加有意识地思考长期问题”,跟亚马逊早期一样,美团一直都是在亏损。
关于长期主义的误解
最近几年,行业出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在研究“长期主义”,2018年两位财经专家罗振宇和吴声的年度演讲都有大量篇幅谈到,但他们所说的的长期主义跟亚马逊的长期主义完全不是一回事。
比如吴声说,“确定组织使命、坚持价值观、不断提升商业伦理”是长期主义的三点认知,但这三点显然是所有成功企业都应该坚持的,与是否“长期主义”没任何关系,如果说企业活得长、能变大,就是坚持“长期主义”显然是错误的。
吴声关于长期主义的看法,又在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中得到大篇幅引用,他总结说:
“长期主义不仅要坚持你想做的事情,而且不能中断你在做的事情,还要持续地不被诱惑。一旦中断,前功尽弃。他还强调:只有长期主义者,才能成为时间的朋友。”
罗振宇增加了一些例子:
“一个人的成就,来自一套核心算法乘以大量重复动作的平方。他说这就是长期主义的原则,无论是准备持续20年的跨年演讲,还是修筑1600年的莫高窟,再到设计寿命一万年的钟,其实都符合这个算法的公式。而所谓的伟大,有时候就是普通人在长期主义的复利下,将努力积累成奇迹。时间帮助了他们,他们成为了时间的朋友。”
道理说得更复杂,还有公式,无非说了一个词:专注——罗振宇这场演讲当时就被很多人吐槽,用复杂的方式去阐述大家都知道的简单道理。
其实任正非说,“华为就是磨豆腐的,把自己那个豆腐磨好就行了”,也是同样的道理,专注没错,专注很重要,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专注都更容易成功。
不过,如果专注就是长期主义,不就是工匠精神吗?亚马逊所坚持的,显然不只是专注——从亚马逊从电商先后跳跃到电子书、云计算、智能音箱、娱乐等产业来看,亚马逊很不专注。
所以关于长期主义的第一个误解就是,将专注地、长期地做同一件事,当成长期主义。
关于长期主义的另一个误解是,将长期亏损当成是长期主义。
长期亏损的原因可能是企业主动不盈利,放弃当下利润追求未来现金流的最大化;也可能是想要盈利却做不到,更多企业亏损的原因,实际上是后者,但他们往往会将亏损解释成坚持长期主义的结果,却不能给出盈利的预期,也不能实现规模的高速增长,更别说市场绝对领先了,这对投资者来说,就是画饼充饥,是陷阱。
亚马逊专注,亚马逊亏损,但我们不能说专注和亏损就是长期主义。企业是否坚持长期主义,要看其战略布局的出发点是着眼当下,还是放眼未来。
我们还要认识到,长期主义和现实主义不是泾渭分明的,坚持长期主义的企业可能会有现实主义的时候或者业务,坚持现实主义的企业也会展现出长期主义的一面,但总的来说,一个企业的决策逻辑是长期主义还是现实主义,还是很容易区分的。
我们按照这样的逻辑再来推演腾讯,就会发现腾讯不是长期主义,而是现实主义——但不可否认的是,腾讯又有局部的长期主义。
现实主义的腾讯
跟亚马逊一样,腾讯专注于客户至上的理念,产品经理文化驱动的腾讯一直将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马化腾说“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不可否认,坚持用户价值第一,一定能获取长期价值,但这是一个十分朴素的商业哲学,从传统商业的“顾客就是上帝”到阿里巴巴“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再到亚马逊“专注于客户至上”,都是在说一个道理。
然而正如我前面所说,坚持客户第一只是“长期主义”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企业可以因为长期主义而客户至上,也可以因为现实主义将用户价值放在第一位。
什么是现实主义?企业更关注市场当下,而不是未来技术发展;企业更关注现实需求,而不是构建宏大的远期理想;企业着眼于现实回报,而不是让现实利益为长期价值让渡。
腾讯是产品经理文化驱动,这意味着其会更加关注当下用户需求和市场状况。
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腾讯对新技术的态度,它不是去做大规模的前期投入——相对于华为、百度和阿里,不论是研发投入的营收占比还是绝对值,都在后面。因为前沿技术不是用户当下需要的,很多技术最后可能被验证没什么应用价值,或者短期内不会给用户带来价值。
腾讯更倾向于在成熟技术基础上,基于对用户的理解,去做出更好的产品。
这些年,谷歌和亚马逊,百度和阿里都投入大量的资源去做AI基础技术的研发,百度将AI视作公司核心战略,阿里投入千亿做达摩院其中相当一部分做基础技术研发,这四个巨头还不约而同地投入了大量的补贴去打智能音箱这个品类,落地AI、抢占客厅。但腾讯在AI上的投入显得要弱很多,而且采取实用主义的思路,马化腾说AI有四个要素,人才、算法、数据和场景,场景是最重要的,甚至整个都更关注场景:
“未来互联网发展,更重要的一个要素是场景,或者我们称之为战场,再通俗一点就是市场,我觉得这是最关键的。有了应用场景,有了市场,数据自然会产生,也会驱动技术发展,人才也会随之而来。”
从腾讯做战略的思路能看出其现实主义的一面。
2017年在一次公开活动中马化腾表示:“我们的规划永远不会太远,看到未来三年已经算是极限了,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未来三年会发生什么。”正是因为此,我们回顾腾讯历史会发现其整体战略多有变化,从曾经的一站式在线生活,到后来的泛娱乐,到移动时代的连接器,到后来的大内容,再到2018年轰轰烈烈掀起的产业互联网,一直在变。
要承认,腾讯主航道一直很专注,专注于社交和内容,走得很稳,基于关系链的社交业务本身具有稳定的属性,腾讯形成稳中求进的风格。战略只看三年的“走一步看一步”,用户至上和关注市场的产品文化,让其可以不断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将“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的开放策略,让其进一步专注于核心业务,很大程度分散了急速扩张带来的潜在风险;相对于阿里、百度们频繁的架构调整而言,腾讯组织架构十分稳定,成立二十年只有三次大调整。
从投资我们也能看到腾讯“现实”的一面,前几年腾讯收获了大量上市公司,远超阿里,很多投资是在Pre-IPO时进入,比如2018年同时投资了虎牙和斗鱼,而对于像AI芯片、自动驾驶这样的短期内难以带来商业回报的公司,腾讯并未进行大规模投资,特别是相对于阿里而言。
不可否认的是,腾讯有一些长期主义的表现——比如微信,就处处体现出长期主义,如果不是关注Long Term,如果不是用户第一,微信流量早已让腾讯广告收入突破千亿,但用户体验大概率也会作出一些牺牲,虽然微信可以这样做,但却没有,这被视作是张小龙的克制,其实也是Long Term。
喜欢天文的马化腾本身也是极具情怀的人,不只是脚踏实地,也仰望天空,腾讯每年会办一场WE大会带行业看未来,2013年第一届WE大会,马化腾亲临现场,发表了《通向互联网未来的七个路标》的著名演讲,提出连接一切、互联网+、开放、大数据等等趋势,现在已被验证,这说明马化腾本人高瞻远瞩。
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局部现象,去忽略整体。
苹果也是现实主义
腾讯因为现实主义而成功,这样的公司不少。
去年率先突破万亿美元市值的苹果。苹果不会去做过多前沿技术投入(AI、无人车甚至有些落后,研发投入占比极低),不会去定长远战略(苹果是什么战略?),不将规模放第一位(iPhone销量排名第三,却拿走行业90%利润),不会进行很前卫的投资。
苹果如何看待股价与业务的关系呢?库克曾这样回应苹果股价的下跌:“我们需要做的是专注于生产最好的产品,如果我们把这事情做好了,那么其他事情也就会自然而然发生了。”对于收购,库克表示苹果同样是“从战略的角度看待它,问它能为用户做什么。”
苹果跟腾讯几乎如出一辙,回归用户,将产品做好,其他随之而来。站在用户第一的角度来看,腾讯和苹果都重视长期价值,而不是眼前利益,然而从整个公司的发展方向来看,它们和亚马逊的扩张优先,用利润换空间的策略,显然是截然不同的。
长期主义的阿里
中国最典型的长期主义样本是阿里,有人马上站出来反驳:阿里巴巴利润率很高,回报这么好,怎么可能是长期主义?但正如我前面所言,亏损的不一定是长期主义,盈利的不一定不是长期主义,阿里一直盈利,是由平台化的商业模式决定,事实上,阿里很多业务本身,都是多年亏损,只不过阿里核心业务利润足够高,覆盖了这部分亏损而已。
大规模投资多年的云计算已成为亚马逊最大利润增长点,中国最大的云计算巨头则是阿里,背后原因正是因为阿里巴巴坚持长期主义,以利润换取规模,追求在市场的领导者地位,虽然阿里云规模已经大到进入世界前三,但却依然是亏损的,2018年阿里云营收规模213.6亿元,4年间增长约20倍,然而息税摊销前亏损13.5亿,亏损率6.3%。
不只是云计算,阿里巴巴很多业务都是亏损的,大文娱成为阿里的“亏损王”,2018年亏损高达214.18亿元;95亿美元收购而来的饿了么与口碑整合的阿里本地生活,同样是亏损,随着与美团的PK,未来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智能音箱也是以大规模补贴取市场领先地位;
重要的是,阿里巴巴亏损跟亚马逊一样是“主动选择的亏损”,因为要占据市场领导地位,要实现未来现金流的最大化,要获取长期价值,就要进行大规模投入,而当这一进程启动后,就很难停下来,否则意味着前面投入的巨大损失,唯一的结局就是等到盈利时间点的到来。
跟腾讯做战略看三年边走边看不同,马云有一句格言是“因为相信而看见”,阿里说要做一个20年后承载20亿人的经济体,其很多战略都是面向未来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看得更长久,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等等业务都是提前多年布局,形成“三年一个业务领跑”的接力模式。
达摩院,就是面向二十年后进行前沿技术储备;“五新战略”是面向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战略;eWTP是阿里巴巴的全球化构想,实现目标同样需要许多年。
正因为看得更远,阿里巴巴的大方向这些年一直没怎么变,始终围绕“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进行。整体专注,不过具体到微观层面阿里又在不断跨界做各种新业务,而且是亲自做,旗下已有超过100个重点业务,这一点跟亚马逊又很像。
在投资层面,阿里巴巴生态中没有多少上市公司,但却将被投资公司成功内化到阿里生态中,正如我此前总结,在投资上,阿里务虚、腾讯务实;阿里投远、腾讯看近;阿里掌控、腾讯放开;阿里整合、腾讯连接,这也体现出阿里长期主义的一面。
坚持长期主义,不确定性更高,每一步都蕴藏着更多的风险,是否失败要多年后才能验证,但如果成功就是巨大的收益,阿里孵化而来的蚂蚁金服、阿里云、菜鸟,每一个都到了互联巨头的体量。
机会主义容易失败
今天,腾讯市值超过阿里巴巴,这足以说明,长期主义与现实主义都挺好——它们都真正做到了“用户/客户第一”。不同的“主义”甚至有一定的“宿命论”的成分,电商需要长周期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物流和金融,因此更需要长期主义,中国宣称长期主义的美团和京东,跟阿里一样具有电商属性;产品型公司则要关注用户,迎合市场不断变化,因此更多会现实主义,“App工场”字节跳动和有海量硬件产品的小米,都是现实主义。
在中国,有条件坚持“长期主义”的企业不多,长期主义需要充沛的资金支持,但企业融资环境不是特别好,而且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中,市场环境变化十分迅速,营商政策的改变也不容忽视,因此现实主义才是更合适更多企业的选择。
相对于长期主义和现实主义而言,真正容易失败的是机会主义。
科技行业这些年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创业者一茬接一茬,其中不少正是“机会主义者”,很多互联网创业者的失败,核心原因是因为“机会主义”。
在BAT掌握互联网话语权后,巨头需要什么,VC支持什么;VC喜欢什么,创业者做什么,但互联网出于自身战略考虑,不同时期需要的往往是不一样的,这就导致了一种投机心态的出现。
2011年,雷军说了一句话:“风口来了,猪也能飞”,风口成为VC、创业者甚至一些巨头追逐的目标。同一年,“千团大战”爆发,成为中国互联网创业史上第一波风口,当时团购大战已是巨头支持下的游戏,阿里支持美团胜出,事实上,BAT也是在这个时间点确定了投资创业公司而不是什么都自己做的路线,“为BAT创业”的创投氛围,延续至今,中间陆续发生“千机大战”、“千播大战”、“千箱大战”等等大的创业踩踏事件。
各类创业风口不胜枚举,网约车、O2O、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众筹、微信第三方开发、共享单车、VR/AR、P2P、区块链、无人货架、社交拼团、新零售、短视频、人工智能、小程序、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现在很多风口已被证明是伪风口。
其间很多创业者看上去抓住了市场趋势,却背离了市场、忽视了用户,不乏有踩准点的,但踏空的更多,很多创业者做的是伪需求,如当初智能硬件和去年的区块链,有一些创业者先是瞄准了需求,然而最后却走偏了方向,他们即没有腾讯回归用户的“现实”,也无力像阿里高瞻远瞩的“长期”,最终没有将用户放在第一位。
不只是创业者,我们也看到很多成功的企业,比如已经上市的公司什么热做什么,每年出现风口总是赶在第一波,这些企业曾经很大的,现在基本都很小了。
今天变得很大的创业者无不是坚持了“用户/客户第一”:有的是现实主义,如字节跳动;有的是长期主义,如快手。
去年,智联招聘CEO郭盛曾介绍,在中国中小企业存活年龄只有2.5年,而这一数字在日本是12.5年,在美国8年;大型企业平均寿命中国是7年,日本是58年、美国是40年,这与商业发达程度有关系,但与“机会主义”的盛行也有关系。
要想基业长青,企业可以现实主义也可以长期主义,但机会主义,显然是没什么机会的。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可以+我luochaozhuli进群(备注:进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