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本章目标
- 了解IEEE 802局域网标准
- 掌握局域网拓扑结构
- 了解10Base以太网
- 了解快速以太网
- 熟悉交换式以太网
- 了解千兆位以太网
- 了解其它种类的局域网
- 局域网中的常用技术
9.2 局域网概述
9.2.1 局域网介绍
9.2.2 以太网创始人
罗伯特·梅特卡夫个人简介
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1946年- ),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美国科技先驱,发明了以太网,成立3Com且制定了Metcalfe’s Law。
在1973年,Metcalfe在Xerox PARC工作时,他发明了以太网,一个可以在短矩离使得电脑可以互相连通的标准。在1979年,Metcalfe离开PARC,成立3Com,一家电脑网络设备的制造商。在1980年,以发展局域网路,特别是以太网,的贡献,他得到由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ary所颁发的Grace Murray Hopper奖。在1990年,Metcalfe从3Com退休并且开始一段为期10年的的发行者和网络权威者的生涯,为InfoWorld撰写网络专栏。他于2001年成为资本投资家,是Polaris Venture Partners的一员。 He is a director of PopTech, an executive technology conference he cofounded in 1997.
罗伯特·梅特卡夫成就
他以两个学士学位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一个是电机工程学位,另一个麻省理工学院史隆商学院的工业管理学位。他在哈佛大学以一篇有关于封包交换的论文取得博士学位。那篇论文实际上是他在MIT为一个名为MAC的计划工作时写好的。
在2005年3月14日,美国布什总统在白宫庆典时颁给他全国科技奖章,以表扬他创新以太网路及将其标准化及商业通用化上的领导地位。根据IDC,在2004年全世界上有2亿个新的以太网路的埠被制造出货。
梅特卡夫定律
梅特卡夫定律是一种网络技术发展规律,梅特卡夫定律是3Com公司的创始人,计算机网络先驱罗伯特·梅特卡夫提出的。梅特卡夫(Metcalfe)法则:是指网络价值以用户数量的平方的速度增长。网络外部性是梅特卡夫法则的本质。
这个法则告诉我们:如果一个网络中有n个人,那么网络对于每个人的价值与网络中其他人的数量成正比,这样网络对于所有人的总价值与n×(n-1)=n2- n成正比。如果一个网络对网络中每个人价值是1元,那么规模为10倍的网络的总价值等于100元;规模为100倍的网络的总价值就等于10000元。网络规模增长10倍,其价值就增长100倍。
梅特卡夫定律意义
梅特卡夫法则是基于每一个新上网的用户都因为别人的联网而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交流机会,指出了网络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和正反馈性:联网的用户越多,网络的价值越大,联网的需求也就越大。这样,我们可以看出梅特卡夫定律指出了从总体上看消费方面存在效用递增,即需求创造了新的需求。
9.2.3 局域网发展历史
1、对局域网的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
2、英国剑桥大学计算机研究室∶剑桥环局域网
3、DatePoint公司推出用于办公系统的:ARCnet局域网
4、1980年美国的Xerox、DEC、Intel三大公司联合公布了局域网的DIX标准(Ethernet I),称为局域网的典型代表
5、1980年2月,IEEE下属的802局域网标准委员会成立,相继抽出一系列局域网标准
6、DIX 2.0(Ethernet II):Xerox与DEC、Intel在1980年制定的以太网标准
9.2.4 IEEE 802局域网标准简介
9.3 局域网拓扑结构
9.3.1 局域网物理拓扑结构分类
物理拓扑结构分类如下:
1、总线型拓扑结构
2、环型拓扑结构
3、星型拓扑结构
9.3.2 局域网分类
9.3.3 IEEE 802局域网标准系统
9.3.4 IEEE 802局域网模型
9.3.5 以太网发展历史
9.4 标准以太网(10Base以太网)
9.4.1 分类
10BaseF社会未普及使用,不做介绍
9.4.2 10Base2以太网
9.4.2 10Base5以太网
10Base5以太网是10Base2以太网的升级
段长度、每段站点数等做了升级以及采用粗缆
9.4.3 10BaseT以太网
9.5 快速以太网
9.6 交换式以太网
9.6.1 交换式以太网简介
9.6.2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方式
9.7 千兆以太网
1000Base-T理论上使用5类UTP但实际当中使用的是5类以上的双绞线
千兆以太网主要用在核心位置
9.8 其他局域网
9.8.1 其他局域网简介
9.8.2 无线局域网
AP(无线访问接入点(WirelessAccessPoint))
AP就是传统有线网络中的HUB,也是组建小型无线局域网时最常用的设备。AP相当于一个连接有线网和无线网的桥梁,其主要作用是将各个无线网络客户端连接到一起,然后将无线网络接入以太网。
大多数的无线AP都支持多用户接入、数据加密、多速率发送等功能,一些产品更提供了完善的无线网络管理功能。对于家庭、办公室这样的小范围无线局域网而言,一般只需一台无线AP即可实现所有计算机的无线接入。
AP的室内覆盖范围一般是30m~100m,不少厂商的AP产品可以互联,以增加WLAN覆盖面积。也正因为每个AP的覆盖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制,正如手机可以在基站之间漫游一样,无线局域网客户端也可以在AP之间漫游。
无线AP与无线路由的区别
随着无线网络的快速发展,组建小型无线局域网已成为SOHO和家庭用户首选的组网方案。然而就像很多人很容易混淆无线上网卡和无线网卡一样,很多用户也分不清无线AP和无线路由。许多用户在选购产品前查询资料的时候发现无线AP和无线路由都可以实现无线上网,可等买回相对便宜的无线AP开始组建无线网络时却发现无线AP无法和ADSL一起使用,完全不能实现无线上网。无线路由就可以吗?今天这里就给大家讲讲无线AP与无线路由的区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线AP,即Access Point,也就是无线接入点。简单来说就是无线网络中的无线交换机,它是移动终端用户进入有线网络的接入点,主要用于家庭宽带、企业内部网络部署等,无线覆盖距离为几十米至上百米,主要技术为802.11X系列。一般的无线AP还带有接入点客户端模式,也就是说AP之间可以进行无线链接,从而可以扩大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
单纯型AP由于缺少了路由功能,相当于无线交换机,仅仅是提供一个无线信号发射的功能。它的工作原理是将网络信号通过双绞线传送过来,经过无线AP的编译,将电信号转换成为无线电讯号发送出来,形成无线网络的覆盖。根据不同的功率,网络覆盖程度也是不同的,一般无线AP的最大覆盖距离可达400米。
扩展型AP就是我们常说的无线路由器了。无线路由器,顾名思义就是带有无线覆盖功能的路由器,它主要应用于用户上网和无线覆盖。通过路由功能,可以实现家庭无线网络中的Internet连接共享,也能实现ADSL和小区宽带的无线共享接入 。值得一提的是,可以通过无线路由器把无线和有线连接的终端都分配到一个子网,使得子网内的各种设备可以方便的交换数据。
对于扩展型AP来说,它们在短距离内是可以互联的;如果需要传输的距离比较远,那就需要无线网桥和专门的天线等设备来帮忙了。
从外观上来看,两者长的基本相似,确实不易分辨。不过相信细心的用户已经看出两者的区别,对了,那就是它们的接口不同。单纯型无线AP通常有一个接有线的RJ45网口、一个电源接口、配置口(USB口或通过WEB界面配置),并且指示灯较少;而无线路由则多了四个有线网口,除了一个WAN口用于上联上级网络设备,四个LAN口可以有线连接内网中计算机,而指示灯自然也多了一些。
应用
无线路由器其实就是无线AP+路由功能,很多的无线路由器都拥有AP功能。如果你家是ADSL或小区宽带,应该选择无线路由而不是无线AP来共享网络,如果你家有路由器了,买个无线AP就行了,对于一般的家庭用户笔者强烈推荐选择无线路由器。
无线路由器有基本的防火墙或者信息包过滤器来防止端口扫描软件和其他针对宽带连接的攻击。另外无线路由器的四个有线端口也很实用,它可以连接几台有线的PC,这对于管理路由器或共享打印机都是非常有用的。
9.8.3 令牌环网
令牌环网
令牌环网(Token-ring network)常用于IBM系统中,其支持的速率为4Mbps和16Mbps两种。目前Novell、IBM LAN Server支持16MbpsIEEE802.5/令牌环网技术。在这种网络中,有一种专门的帧称为“令牌”,在环路上持续地传输来确定一个结点何时可以发送包。
历史发展
令牌环网是IBM公司于70年代发展的,21世纪以后这种网络比较少见。在老式的令牌环网中,数据传输速度为4Mbps或16Mbps,新型的快速令牌环网速度可达100Mbps。令牌环网的传输方法在物理上采用了星形拓扑结构,但逻辑上仍是环形拓扑结构。其通信传输介质可以是无屏蔽双绞线、屏蔽双绞线和光纤等。 结点间采用多站访问部件(Multistation Access Unit,MAU)连接在一起。MAU是一种专业化集线器,它是用来围绕工作站计算机的环路进行传输。由于数据包看起来像在环中传输,所以在工作站和MAU中没有终结器。
工作方式
在这种网络中,有一种专门的帧称为“令牌”,在环路上持续地传输来确定一个结点何时可以发送包。令牌为24位长,有3个8位的域,分别是首定界符(Start Delimiter,SD)、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AC)和终定界符(End Delimiter,ED)。首定界符是一种与众不同的信号模式,作为一种非数据信号表现出来,用途是防止它被解释成其它东西。这种独特的8位组合只能被识别为帧首标识符(SOF)。
令牌环网的媒体接入控制机制采用的是分布式控制模式的循环方法。在令牌环网中有一个令牌(Token)沿着环形总线在入网节点计算机间依次传递,令牌实际上是一个特殊格式的帧,本身并不包含信息,仅控制信道的使用,确保在同一时刻只有一个节点能够独占信道。当环上节点都空闲时,令牌绕环行进。节点计算机只有取得令牌后才能发送数据帧,因此不会发生碰撞。由于令牌在网环上是按顺序依次传递的,因此对所有入网计算机而言,访问权是公平的。
令牌在工作中有“闲”和“忙”两种状态。“闲”表示令牌没有被占用,即网中没有计算机在传送信息;“忙”表示令牌已被占用,即网中有信息正在传送。希望传送数据的计算机必须首先检测到“闲”令牌,将它置为“忙”的状态,然后在该令牌后面传送数据。当所传数据被目的节点计算机接收后,数据被从网中除去,令牌被重新置为“闲”。令牌环网的缺点是需要维护令牌,一旦失去令牌就无法工作,需要选择专门的节点监视和管理令牌。 由于以太网技术发展迅速,令牌网存在固有缺点,令牌在整个计算机局域网已不多见,原来提供令牌网设备的厂商多数也退出了市场,所以在局域网市场中令牌网可以说是“明日黄花”了。
令牌环网上,传输的信号是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信号。
9.8.4 FDDI工作机制
9.9 局域网常见技术
- 基于端口的:绑定固定端.任何连接到这个端口的电脑属于指定的VLAN
- 基于MAC地址的:绑定电脑(或者说网卡),电脑无论接到哪个端口上,都属于这个VLAN
- 基于IP地址的:绑定网络地址,无论哪台电脑用这个IP地址,都属于这个V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