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次发送请求后,都有对应可视化观察区域,这个区域在我们的控制面板中的Network中

状态码
发送一次请求后,会返回一个3位数字的状态码
常用的状态码

- 200:代表的是成功的请求状态,请求所希望的响应头或数据体将随此响应返回。出现此状态码是表示正常状态
- 304:代表的是请求的文件是本地的缓存文件(并没有再一次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所以响应的非常快,常见的场景就是我们第一次访问一个页面加载比较慢,但是第二次再请求的时候,会很快加载
- 404:请求失败
- 5和6开头的都是服务器端错误
General
General部分在headers的顶部

- Request URL: 请求地址
- Request Method:请求的方式
- Status Code:请求状态
request-headers

response-headers

query string
Query String中携带的信息是我们发送get请求中,所携带的信息内容

Form Data
Form Data中携带的信息是我们发送POST请求中,所携带的信息内容

response响应报文体内容
我们发送这次请求后,如果服务器响应内容,比如我们的html页面的代码会在response中进行返回

本文详细介绍了HTTP状态码,如200表示成功,304表示使用本地缓存,404表示请求失败。同时讲解了Network面板中的RequestURL、RequestMethod、StatusCode等关键信息,以及GET和POST请求的数据载体——QueryString和FormData。
208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