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六次作业答案

答案:答案链接

1.运算器采用单组内总线、分立寄存器结构和单组内总线、集成寄存器结构时,其输入端设置的部件名称是什么?

2.简述同步控制方式和异步控制方式的定义、特点、优缺点和应用场合,并说明两者最核心的区别是什么?

3.什么是主设备,什么是从设备?

4.什么是总线周期?

5.控制器的分类

6.主机和外设的连接方式

7.直接程序传送方式中,可以对外设的状态进行了抽象,请简述三个状态及其转换;并指明在何种状态下CPU方能与外设交换数据。

8.简述中断的定义。

9.CPU在何时响应中断请求?何时响应DMA请求?

10.中断的实质是什么?

11.简述中断与DMA的相同点和区别。

12.CPU如何实现对中断的屏蔽和中断的允许。

13.DMA的中文名称和定义。

14.进行数据传输前,CPU发送的DMA初始化信息有哪些?

15. 实际计算机的时序控制方式往往以同步方式为基础,然后进行一些变化,请举出三个同步方式变化的例子

16.中断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7.简述中断的分类。

18.什么是中断向量?中断向量表?向量地址?向量中断?

19.简述中断响应过程。

20.简述中断处理过程。

21.某主机连接两个输入设备,两个输入设备(设备1和设备2,设备1的优先级比设备2的优先级高)按串行方式工作,并共用一个中断类型码。CPU向设备发出的命令包括清除、选通、启动;设备状态可抽象为空闲、忙、完成。试为两个设备设计一个公用的中断接口,中断控制逻辑采用8259中断控制器。

(1)画出该接口寄存器级粗框图。

(2)拟定命令字格式和状态字格式

(3)为了动态改变设备2的优先级,初始化时设备1和设备2的屏蔽位该分别设置为0还是1?(0开放,1屏蔽)

 

答案:答案链接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一共20套 本科生期末试卷 一 一. 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 计算机系统中的存贮器系统是指______。d A RAM存贮器 B ROM存贮器 C 主存贮器 D 主存贮器和外存贮器 2. 某机字长32位,其中1位符号位,31位表示尾数。若用定点小数表示,则最大正小数为______。b A +(1 – 2-32) B +(1 – 2-31) C 2-32 D 2-31 3. 算术 / 逻辑运算单元74181ALU可完成______。c A 16种算术运算功能 B 16种逻辑运算功能 C 16种算术运算功能和16种逻辑运算功能 D 4位乘法运算和除法运算功能 4. 存储单元是指______。c A 存放一个二进制信息位的存贮元 B 存放一个机器字的所有存贮元集合 C 存放一个字节的所有存贮元集合 D 存放两个字节的所有存贮元集合; 5. 相联存贮器是按______进行寻址的存贮器。c A 地址方式 B 堆栈方式 C 内容指定方式 D 地址方式与堆栈方式 6. 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______。c A 基值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B 堆栈指示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C 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D 程序记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7. 以下叙述中正确描述的句子是:______。ad A 同一个CPU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容性微操作 B 同一个CPU周期中,不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容性微操作 C 同一个CPU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斥性微操作 D 同一个CPU周期中,不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斥性微操作 8. 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实现积木化,同时______。c A 减少了信息传输量 B 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 C 减少了信息传输线的条数 D 加重了CPU的工作量 9. 带有处理器的设备一般称为______设备。a A 智能化 B 交互式 C 远程通信 D 过程控制 10.某中断系统中,每抽取一个输入数据就要中断CPU一次,中断处理程序接收取样的数 据,并将其保存到主存缓冲区内。该中断处理需要X秒。另一方面,缓冲区内每存储 N 个数据,主程序就将其取出进行处理,这种处理需要Y秒,因此该系统可以跟踪到每 秒______次中断请求。 A.N / (NX + Y) B. N / (X + Y)N C .min[1 / X ,1 / Y] D. max[1 / X ,1 / Y] 二.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存储A.______并按B.______顺序执行,这是C.______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移码表示法主要用于表示A.______数的阶码E,以利于比较两个B.______的大小和 C.______操作。 3.闪速存储器能提供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性及A.______能力,为现有的B.______体 系结构带来巨大变化,因此作为C.______用于便携式电脑中。 4.寻址方式按操作数的A.______位置不同,多使用B.______和C.______型,前者比后者执 行速度快。 5.微程序设计技术是利用A.______方法设计B.______的一门技术。具有规整性、可维护 性、C .______等一系列优点。 6.衡量总线性能的重要指标是A.______,它定义为总线本身所能达到的最高B.______。PCI 总线的带宽可达C.______。 7.显示适配器作为CRT和CPU的接口,由A. ______存储器,B. ______控制器,C. ______ 三部分组成。 8.DMA技术的出现使得A. ______可通过B. ______直接访问C. ______。 三. 应用题 1. (11分)设机器字长32位,定点表示,尾数31位,数符1位,问: (1) 定点原码整数表示时,最大正数是多少?最大负数是多少? (2) 定点原码小数表示时,最大正数是多少?最大负数是多少? 2. (11分)设存储器容量为32字,字长64位,模块数m = 4,分别用顺序方式和交叉方式进行组织。存储周期T = 200ns,数据总线宽度为64位,总线周期τ = 50ns .问顺序存储器和交叉存储器的带宽各是多少? 3. (11分)指令格式如下所示,OP为操作码字段,试分析指令格式特点。 31 26 22 18 17 16 15 0 4. (11分)已知某机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其存储器容量为512×48(位),微程序在整个控制存储器中实现转移,可控制微程序的条件共4个,微指令采用水平型格式,后继微指令地址采用断定方式,如图所示: ←操作控制→ ←—————— 顺序控制 ————————→ (1) 微指令中的三个字段分别应多少位? (2) 画出对应这种微指令格式的微程序控制器逻辑框图。 5. (11分)画出PCI总线结构图,说明三种桥的功能。 6. (11分)某机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数据采集,每个采集器含有8位数据缓冲寄存器一个,比较器一个,能与给定范围比较,可发出“温度过低”或“温度过高”的信号,如图B1.1所示。主机采用外设单独编址,四个采集器公用一个设备码,共用一个接口,允许采用两种方式访问: (1) 定期巡回检测方式,主机可编程指定访问该设备中的某一采集器。 (2) 中断方式,当采集温度比给定范围过底或过高时能提出随机中断请求,主机应能判别是哪一个采集器请求,是温度过低或过高。 请拟定该接口中有哪些主要部件(不要求画出完整的连线图),并概略说明在两 种方式下的工作原理。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