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静脉注射含碘的造影剂,利用多层螺旋CT(CT)技术进行快速扫描和图像重建,以评估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状态。CCTA能够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走向、形态、结构、有无钙化、狭窄以及狭窄的部位和程度,从而帮助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冠心病筛查、冠状动脉瘘、心肌桥等疾病。
CCTA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使冠状动脉内的血液被染色,然后利用CT扫描捕捉这些被染色的血液图像。由于造影剂的密度高于周围组织,CT扫描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的细节。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扫描得到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可以生成冠状动脉的三维模型,进一步分析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病变特征。
CCTA具有无创、简便、费用较低等优点,但其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容易受到心率和心律的影响。此外,造影剂用量较大,可能对某些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尽管如此,CCTA在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在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和斑块特征方面,其准确性已得到广泛认可。
总之,CCTA是一种重要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适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的健康状况,帮助诊断和管理冠状动脉疾病。
CCTA使用的CT扫描仪硬件技术
CCTA(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使用的CT扫描仪硬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探测器阵列:CCTA通常使用多排探测器CT扫描仪,探测器数量从64排到320排不等。例如,西门子的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和Aquilion One等设备分别采用了双源和多探测器技术。
- 机架旋转速度:现代CCTA设备的机架旋转速度非常快,通常在0.25秒到0.33秒之间。例如,Aquilion One的机架旋转时间为0.275秒。
- 管电压和管电流:CCTA扫描通常使用120 kVp的管电压,并根据患者体重自动调整管电流。例如,西门子的Somatom Definition Flash设备使用120 kVp和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
- 图像重建算法:CCTA图像重建算法不断进步,常用的算法包括迭代重建算法(如Carekine D4、AIDR 3D等),这些算法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并降低辐射剂量。
- 扫描协议:CCTA扫描协议通常包括前瞻性ECG触发、螺旋扫描和轴向扫描。例如,前瞻性ECG触发技术可以减少运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
- 对比剂使用:CCTA扫描通常使用含碘对比剂,如碘海醇(Soltrol 340),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对比剂剂量。
- 扫描范围和重建视野:CCTA扫描通常覆盖从主动脉根部到肺动脉的范围,重建视野(FOV)通常为25 cm。
- 新型CT技术:新一代CT设备如超高速CT(UHR-CT)和光子计数CT(PCD-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