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代理

前言

来源:java核心技术卷1

  1. 概念:利用代理可以在运行时创建一个实现了一组给定接口的新类。
  2. 使用时机:只有在编译时不知道要实现接口的确切类型时即才有必要使用
  3. 问题:要想构造一个实现这些接口的类,就需要使用newInstance()方法或反射找到这个类的构造器,但是不能实例化一个接口,需要在程序处于运行状态时定义一个新类。
  4. 解决方法:代理类可以在运行时创建一个全新的类,该类能够实现指定的接口,且其具有以下方法:
    1)指定接口所需的方法;
    2)Object类中的全部方法。
    然而,在运行时不能定义这些方法的新代码,而是需要提供一个调用处理器(invocation handler)。调用处理器是实现了InvocationHandler接口的类对象,该接口只有一个方法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java.land.reflect.InvocationHandler 1.3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说明: 定义代理对象调用方法时希望执行的动作。

创建代理对象

要想创建代理对象,需要使用Proxy类的newProxyInstance()方法,该方法有三个参数:

 1. 一个类加载器,null表示使用默认加载器。
 2. 一个Class对象数组,每个元素都是需要实现的接口。
 3. 一个调用处理器。

代理类的特性

  1. 代理类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创建的,一旦被创建就变成了常规类,与虚拟机中的任何其他类没有什么区别。
  2. 所有代理类都扩展于Proxy类,一个代理类只有一个实例域------调用处理器,它定义在Proxy的超类中,为了履行代理对象的职责,所需要的任何附加数据都必须存储在调用处理器中,如当代理某个接口的对象时,调用处理器类的构造器中会初始化实际实现了这个接口的一个类对象。
  3. 没有定义代理类的名字,虚拟机中的Proxy类将生成一个以字符串$Proxy开头的类名。
  4. 对于特定的类加载器和预设的一组接口来说,只能有一个代理类,也就是说,如果使用同一个类加载器和接口数组调用两次newProxyInstance()方法,只能得到同一个类的两个对象,可使用getProxyClass()方法获得这个类。
  5. 代理类一定是public 和 final。如果代理类实现的所有接口都是public,代理类就不属于某个特定的包,否则,所有非公有的接口必须属于同一个包(代理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类),同时代理类也属于这个包。
	java.lang.reflect.Proxy 1.3
	
		static Class<?> getProxyClass(ClassLoader loader,
				 Class<?>... interfaces)
		说明: 返回实现指定接口的代理类。
		static Object newProxyInstacne(ClassLoader loader, 
				Class<?>[] interfaces, InvocationHandler handler)
		说明: 构造实现指定接口的代理类的新实例。
		使用该对象调用的所有方法会调用给定处理器对象的invoke()方法。

实例:

	//定义调用处理器
	class MyHander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用来接受实现了指定接口的实际对象	
		private Object target;
		
		public MyHandler(Object t){
			target = t;
		}

		//代理对象调用的所有方法都会跳转到指定的调用处理器中执行invoke()方法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执行操作
			...
			//调用真实对象对应的方法,args是调用方法需要的参数。
			return method.invoke(target, args);
		}
	}
	
	//使用代理
	public class Prox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用于存放实现了指定接口的代理对象的数组。
			Object[] elements = new Object[1000];

			//	指定实现的接口是Comparable,Integer类实现了该接口,
			//  这里Integer对象指实际类的对象,传入调用处理器的构造器
			//  中用于初始化实际的对象。
			for(int i - 0; i < elements.length; i++){
			
				//现实中往往是创建一个实现了指定接口的真实对象,传入调用处理
				//器中,最终都会在invoke()方法中调用该对象对应的方法
				Integer value = i + 1;
				InvocationHandler handler = new MyHandler(value);
				Object proxy = Proxy.new ProxyInstance(null, 
						new Class[]{Comparable.class}, handler);

				elements[i] = proxy;	
			}
			//随机一个数用于在elements中查找
			Integer key = new Random().nextInt(elements.length) +;
			//二分查找,此方法会调用element[i].compareTo(key)方法
			//由于elements数组中都是代理对象,因此会调用调用处理器中的invoke()方法
			int result = Arrays.binarySearch(elements, key);
				
			if(result >= 0)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在信号处理领域,DOA(Direction of Arrival)估计是一项关键技术,主要用于确定多个信号源到达接收阵列的方向。本文将详细探讨三种ESPRIT(Estimation of Signal Parameters via Rotational Invariance Techniques)算法在DOA估计中的实现,以及它们在MATLAB环境中的具体应用。 ESPRIT算法是由Paul Kailath等人于1986年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利用阵列数据的旋转不变性来估计信号源的角度。这种算法相比传统的 MUSIC(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算法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且无需进行特征值分解,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颇具优势。 1. 普通ESPRIT算法 普通ESPRIT算法分为两个主要步骤:构造等效旋转不变系统和估计角度。通过空间平移(如延时)构建两个子阵列,使得它们之间的关系具有旋转不变性。然后,通过对子阵列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可以得到信号源的角频率估计,进一步转换为DOA估计。 2. 常规ESPRIT算法实现 在描述中提到的`common_esprit_method1.m`和`common_esprit_method2.m`是两种不同的普通ESPRIT算法实现。它们可能在实现细节上略有差异,比如选择子阵列的方式、参数估计的策略等。MATLAB代码通常会包含预处理步骤(如数据归一化)、子阵列构造、旋转不变性矩阵的建立、最小二乘估计等部分。通过运行这两个文件,可以比较它们在估计精度和计算效率上的异同。 3. TLS_ESPRIT算法 TLS(Total Least Squares)ESPRIT是对普通ESPRIT的优化,它考虑了数据噪声的影响,提高了估计的稳健性。在TLS_ESPRIT算法中,不假设数据噪声是高斯白噪声,而是采用总最小二乘准则来拟合数据。这使得算法在噪声环境下表现更优。`TLS_esprit.m`文件应该包含了TLS_ESPRIT算法的完整实现,包括TLS估计的步骤和旋转不变性矩阵的改进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ESPRIT变体取决于系统条件,例如噪声水平、信号质量以及计算资源。通过MATLAB实现,研究者和工程师可以方便地比较不同算法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这些代码也为教学和学习DOA估计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平台,有助于深入理解ESPRIT算法的工作原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