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信息差:读懂“实质性进展”,你就知道该不该抄底
#AI观财经 #财经信息差 #中美谈判解码
前阵子朋友问我:“你怎么看这次会谈?新闻说‘达成重要共识、取得实质性进展’,听起来是不是快要大涨了?”
我当时一听就笑了,说:“你是把外交辞令当翻译了吧?”
朋友懵了:“不是中文吗?还用翻译?”
这其实就是我们财经圈常见的“信息差”盲区:大家都在看同一份新闻通稿,但不同的人读出来的含义,天差地别。
🧠为什么财经媒体喜欢用“外交辞令”?
经贸会谈是外交+经济双重敏感话题,不管是新华社还是路透社,用词都必须斟酌再斟酌。特别是通稿,有着一套高度程式化的“表述语言”。
这些语言,看似四平八稳、毫无破绽,实际上每一个词都有“分量”,比如:
术语 | 潜台词解码 |
---|---|
谈判气氛良好 | 能谈就不错,但没谈出东西 |
交换了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