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计算机在未来会变成啥样,人类的未来会是什么样?一个细思恐极而又非常现实的终极归宿...

原标题:人类的未来会是什么样?一个细思恐极而又非常现实的终极归宿

有无数的影视作品和科幻小说,描述了人类未来的样子,但都是想象的,看看开下脑洞而以。但我们今天说的,是在未来几十年内就可以预见的现实。

首先,我们得介绍一下这个想法的提出者,他叫雷·库兹韦尔,是一位世界顶尖的技术达人,世界领先的发明家,他入选了美国国家发明名人堂,是美国国家科技奖章获得者,拥有13项荣誉博士头衔,曾经获得3位总统嘉奖,被媒体誉为“托马斯·爱迪生的法定继承人”。

1ff06eeb49d6f59020f0dea81373ef0b.png

雷·库兹韦尔

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么一个技术大牛,如何一步步解析人类的归宿问题。

1、摩尔定律

计算机领域的摩尔定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说是每24个月,计算机集成电路上面的元器件会增加一倍,计算能力提高一倍,而价格不变。当然,后来也有说是12个月、18个月的,没统一的说法。但是呢,不管摩尔定律究竟是几个月,大家的共识是差不多的,就是在摩尔定律之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会越来越快的,而且,这种快不是线性的,是成指数级增长的。

成指数级增长是很惊人的。我们都知道一个故事,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说是一个宰相,发明了国际象棋,国王很高兴,要赏他。宰相说,我的要求很简单,您在这个棋盘里放点粮食给我吧,第一个格子放一粒麦子,第二个格子放两粒麦子,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每次都是前一格的两倍就行了。国王说,这好办,太简单了。结果是什么呢?最后把人类有史以来生产的粮食加起来,都不够给这个宰相的。这个数学算法咱们都会,就是从2的1次方、2的2次方,一直加到2的63次方,可谁也想不到,会是这么大的一个数。

06f491cef883fe4c4b0221e50ae78a72.png

所以说技术成指数级增长会是什么样呢?用库兹韦尔自己的话来说,这是撕裂历史的力量。

我们今天每14年就相当于过去100年的技术进步,未来7年就相当于我们这14年,再之后3.5年就相当于7年,总有一天,我们人类一秒钟所造成的技术进步和对文明的贡献,将超过我们之前上万年所做的一切。所以,这个指数将可能颠覆历史。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我们从具体应用层面来看看。

2、大脑算法

当前,科学家已经知道,人类的视神经每秒钟大概能处理视频信号1000万次,那么人类视神经的重量大概是多少?0.02克,相当于大脑重量的7.5万分之一。这样算起来,我们就大概能推算出整个大脑的计算总量,每秒大概能处理信息10的14次方次。你可能会说,人脑还有些比视觉更高级的功能,有可能比这个计算量更大吧?那好,我们再乘1000倍,这样就是10的17次方,充其量也就这个计算能力了吧。

那么电脑今天它的运算能力是多少?已经达到10的15次方了。这10的15次方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最顶级的电脑,差不多是人脑计算能力的百分之一,但是有摩尔定律啊,所以今年是百分之一,明年可能就是五十分之一了,后年就是二十五分之一,最多也就是七八年的工夫,电脑的计算能力就可以跟人脑完全一致。而且不要忘了,这个摩尔定律还说了,价格是不变的。那么到2020年的时候,一台1000美元的计算机,就已经超过了人类的计算能力。到2030年的时候,它就相当于人类计算能力的1000倍了。

a34e41078cbf3117329c1ae7917b8c3c.png

也许你会说,我们人类有创造力,计算机可没有,它仅仅是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为我们服务的,我们想让它怎么样,它就得怎么样,所以它就算比我们运算能力强一千倍,也没什么啊。

可这些年人工智能做的事大家也都看在眼里的,从AlphaGo大败人类棋手,到人机语音交互,再到汽车的自动驾驶,而现在美国有个音乐学院,已经在用人工智能写古典音乐了,连艺术创作也正在被人工智能占领。那为什么机器能替代人类做这么复杂的事情呢?

因为人脑运作的方式,本质和计算机没有区别。你可能会说,我们有情绪啊,电脑可没有。从科学上说,情绪无非就是一些大脑皮层上的电子活动。比如愤怒,是因为我们分泌了一点化学激素,产生化学反应,带动着产生了一些电子活动,刺激了大脑皮层的某个区域。可这电脑完全是可以通过程序模仿出来的,而且人家计算能力还是你的上千倍,说白了,它完全可以模仿得比你自己还像你。

说到底,我们人类思维最大的优势就是所谓的自组织功能,我们看到双节棍,就能想起周杰伦,我们能把不同的意象串联起来,这个是以往其它动物所不具备的。这让我们成为万物之灵,站上地球生物链的最顶端。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你的大脑怎么从双节棍想到周杰伦的,现代科学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成像,知道你是怎么建立联系的,发生了哪些电子活动,这就好办了,只要用一个软件模仿一下,计算机见到双节棍也能想到周杰伦,所以计算机也能运用联想能力,写出一首好诗,一首好歌。

1ca4cf8db7b2adcf53a7223f1e94bc6d.png

AlphaGo 能够战胜李世石,就是因为它有自组织的功能,它能够根据几十万盘棋总结出规律,这是一种理性的总结,如果它的计算量足够的话,它也可以总结出一些情绪,见到有些事它也会愤怒、流泪、挂牵。自组织能力就是一种算法而已,算法的东西,不仅是人类可以掌握,计算机也可以掌握。这么看,人和电脑也就没啥区别了,大家都是一套算法,只不过计算机是一套更高效的算法。

3、永生

前面说了,库兹韦尔认为,随着我们计算机能力越来越高,到2030年的时候,它会达到人类计算能力的上千倍。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把我们大脑里的数据传到计算机里。那我们的感受、痛苦、认知,包括我们的理性思维等等这些算法,就在计算机里生存了。而只要这个算法继续维持,我们实际上还算活着,只不过不再依靠现在的躯体了。

说得更白一点,我们可以造一个更适合的躯体,把人类这套算法输入进去,虽然这个人的肉体长相和原先的你完全不一样了,但你的思维、意识、记忆、认识、偏好都在这个新躯体里,所以你还是你。如果这一天来临的话,用库兹韦尔的话说,就是奇点来临。这一天,人类的历史就将发生彻底的改变。

可能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这有可能吗?按现在基因技术、纳米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这三种技术正在完全融合,彼此结合成一体,推动着人类正在加速地按指数级别增长,向着奇点靠拢。

eeb9370d10bb87909c850d603c146da8.png

纳米机器人

就拿纳米机器人技术来说,纳米机器人就是几个分子拼成的机器人,有了纳米机器人,我们就能想象我们未来人体会有多大的改变。比如这个人是贫血,红细胞不完整,携带氧气的能力不够,所以老觉得憋气,身体好多地方养料送不到。现在很简单,把这个纳米机器人输到血管里,一个机器人带八个氧分子,给你送到肺里边,对它来说很容易。所以,我们血管里放几百万个纳米机器人,我们就不再需要红细胞了,也不再需要血液了。

当然,你也不太需要肺了。肺的功能,无非就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你让纳米机器人直接从外部把氧分子带进来,送到你身体各部分,然后把二氧化碳带出来,就不再需要呼吸了,我们的肺就成摆设了。吃饭也不需要了,吃饭多麻烦,把东西吃到胃里,由胃给你分解开,然后再到肠道,然后肠子负责把中间的养分吸收,剩下的就是大便了,再排出去,这个过程效率低,还很容易出现疾病。现在简单了,纳米机器人直接带着营养物质,送到你需要的地方,你就不需要再吃东西了。用库兹韦尔的话说,有了纳米机器人,人类就变成了人类3.0。

如果真这样的话,死亡就不存在了,为什么呢?因为你实际上相当于变成软件了,存在电脑里边了,你躯体得病了,OK,扔了,我们换一个人体3.0就是了,把数据拷进去,你就是一个新的你了。那么这一天会什么时候到来呢?库兹韦尔的推测,2045年,这个时候奇点来临,我们的历史都将重写。那如果真有这么一天,人类通过把自己软件化,将获得永生。

ca8cbad549dc41898e4fade6a72d9f73.png

4、征服宇宙

当人类获得永生后,还有什么追求呢?有的,就是征服宇宙。

到那个时候征服宇宙就有一个简单的模式了,你想想人不是已经数字化了嘛,关于人的所有数据算法都存进计算机了,那星际旅行就变得很容易了,就跟发射一组数据一样啊,而且速度也完全可以达到光速,甚至超光速。

我们先把纳米机器人发射到其他各星球去,纳米机器人就可以不断地自我复制,复制速度是指数级的,就算1秒钟自我复制1次,2秒钟它就变成4个,3秒钟变8个,最多一两分钟,一个人体3.0就造出来了。这个时候再把关于你的数据,用光速传输过去,那边一接收,输入到人体3.0里边去,这样就等于你从地球跑到了其他星球,完成了一次星际旅行。

38d237529338daaa83cb5829ae78fbcf.png

用这种方式,大概一千年左右,我们就可以把整个宇宙都占领了。人类智能终将唤醒宇宙,也是人类的终极归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