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vas网状粒子效果背景——转载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axes/p/4960171.html
demo:http://whxaxes.github.io/canvas-test/src//Funny-demo/netparticle/net_1.html

这种效果一眼看过去,就知道其实就是一堆粒子在进行无序的运动。然后当粒子与粒子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定值后,就进行连线,并且根据距离的大小来对线条的粗细进行一些更改,就可以做出这种有点像蛛网的感觉了。原理很简单,直接上代码:

var dots = [];
for (var i = 0; i < 200; i++) {

var x = Math.random() * (canvas.width + 2*extendDis) - extendDis;    
var y = Math.random() * (canvas.height +  2*extendDis) - extendDis    
var xa = (Math.random() * 2 - 1)/1.5;    
var ya = (Math.random() * 2 - 1)/1.5;        
dots.push({x, y, xa, ya})

}

首先,用一个数组,装载两百个分散在canvas各处的粒子对象,并且给每个对象一个随机的运动趋势。也就是xa和ya,用于表示垂直和水平的运动趋势。其实就是一个用于每次循环的时候进行叠加的值。

实例化好两百个粒子对象后。就可以让他们开始运动:
 
dot.x += dot.xa;
dot.y += dot.ya;

// 遇到边界将速度反向
dot.xa *= (dot.x > (canvas.width + extendDis) || dot.x < -extendDis) ? -1 : 1;
dot.ya *= (dot.y > (canvas.height + extendDis) || dot.y < -extendDis) ? -1 : 1;
// 绘制点
ctx.fillStyle = `rgba(${rgb},${rgb},${rgb},1`;
ctx.fillRect(dot.x - 0.5, dot.y - 0.5, 1, 1);

运动的逻辑也很简单,每次给粒子更新新的状态,其实就是根据此前初始化粒子的时候给予的xa和ya,进行一个累加,就可以形成运动的效果了。

当然,粒子不能往一个方向无限的运动下去,所以我们还需要判断粒子是否运动到边界了,如果运动到了边界,就把运动趋势进行反转。也就做出了一种粒子反弹的效果。上面的extendDis其实是我为了让粒子反弹点在canvas外而定义的一个变量,用于控制粒子跑到离开canvas多远后才进行反弹。

当然,每次运动完都对粒子进行一个绘制。这一段代码会放到一个叫move的function里。

就上面的一些代码,就完成了粒子的初始化,以及运动了。接下来就是画线了。逻辑也很简单,就是遍历,逐个粒子计算距离,当两个比较的粒子之间的距离小于某个值,就进行画线。代码如下:

/逐个对比连线/
function bubDrawLine(ndots){

var ndot;
dots.forEach(function (dot) {

  move(dot);

  // 循环比对粒子间的距离
  for (var i = 0; i < ndots.length; i++) {
    ndot = ndots[i];

    if (dot === ndot || ndot.x === null || ndot.y === null) continue;

    var xc = dot.x - ndot.x;
    var yc = dot.y - ndot.y;

    // 如果x轴距离或y轴距离大于max,则不计算粒子距离
    if(xc > ndot.max || yc > lineDis) continue;

    // 两个粒子之间的距离
    var dis = xc * xc + yc * yc;

    // 如果粒子距离超过max,则不做处理
    if( dis > lineDis ) continue;

    // 距离比
    var ratio;

    // 如果是鼠标,则让粒子向鼠标的位置移动
    if (ndot === warea && dis < 20000) {
      dot.x -= xc * 0.01;
      dot.y -= yc * 0.01;
    }

    // 计算距离比
    ratio = (lineDis - dis) / lineDis;

    // 粒子间连线
    ctx.beginPath();
    ctx.lineWidth = ratio / 2;
    ctx.strokeStyle = `rgba(${rgb},${rgb},${rgb},${ratio + 0.2}`;
    ctx.moveTo(dot.x, dot.y);
    ctx.lineTo(ndot.x, ndot.y);
    ctx.stroke();
  }

  // 将已经计算过的粒子从数组中删除
  ndots.splice(ndots.indexOf(dot), 1);
});

}

逻辑也比较简单,就是遍历数组,把遍历到的粒子跟其他粒子进行逐个比对。当距离小于上面的lineDis的时候,就进行连线。为了减少计算量,每次计算过的粒子将会从用于计算的ndots数组中删除,避免重复计算。同时如果两个粒子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大于lineDis,那也就没必要再算两个粒子的距离了,直接不做处理,从而减少计算量。

其实这个计算用的还是所谓的笨方法,我此前有在想有什么更好的计算方法能更好的优化计算效率呢。然后想了一个方法并且进行了一个测试,就是先对粒子根据x轴进行快速排序,然后按顺序进行比较,当比较到的粒子的水平距离大于lineDis的时候,就不用再比下去了。因为后面的都肯定会比当前粒子要更远,想着就按照这样会减少计算量应该会提升效率。但是我对两个不同的计算方法都进行了耗时比较,结果还是原来的笨方法的性能更优。因为这个新方法每次都要重新排序,这个计算量也是蛮大的。

贴上这个demo的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whxaxes/canvas-test/tree/gh-pages/src//Funny-demo/netparticle

更多详情点击“原文链接”看作者原文吧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axes/p/4960171.html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