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实践课相识的第一周结束了,我们一起学习了长度测量的相关知识,本周的家庭实验课题如下:
细心的同学们一定发现了,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的长度是无法用刻度尺测量的。请你开动脑筋,想出办法测量身边难以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长度,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学测量的物体最新奇,办法最有创意。
[优秀实验成果展]
1.德强学校七年十八班——黄子恒同学
一、实验思路
因为自行车走过的路程满足以下关系:自行车走过的路程=车轮滚过的路程=车轮周长×滚动圈数,所以只要测出车轮周长及自行车在行走过程中轮子转的圈数就能算出自行车走过的路程长度。
二、实验器材
自行车,绳子*2,量程至少为一米的钢卷尺
三、测量过程
四、实验结果
所测量的路程长度为78.50cm×2×37=5809cm=58.09m
五、误差原因分析
(1)测量车轮周长的绳子缠的过紧或过松
(2)骑自行车时车轮会左右摇摆难以保持直线行驶
(3)测量绳长时估读产生的误差
德强学校七年十五班——王彦皓同学也做了类似的测量,有效的测量出了从家到小区门口的距离,实验过程如下。
曹老师点评:黄子恒和王艳皓同学的实验充分体现了物理的生活化与生活的物理化,语言表达能力强,实验操作规范,误差分析准确。目前汽车在记录里程数时也利用了类似该实验的原理。
2.德强学校七年十八班——王思茗同学
一、实验目的
测量超过测量工具范围的物体的量程
二、实验思路
利用质量和长度的比例关系,选择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木块进行测量
三、使用工具
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木块、量程为0~15厘米刻度尺、电子秤、铅笔、锯条
四、实验步骤
1.把长方体木块放在电子称上,称得质量为270克
2.将长方体木块截下长度为15厘米的一段
3.将15厘米的木块放在电子称上,称得质量为45克
4.根据质量和长度的比例关系,总长度应为15.00×270÷45=90厘米
五、实验结论
此木块总长为90厘米
六、评估
这个实验局限性在于所选择的木块必须是质地均匀的长方体,如果质地不均匀,形状不规则,这个办法就不实用了。
曹老师点评:王思茗同学的动手能力非常强,巧用生活中用来测量质量的电子秤来测量长度创意十足。除此之外我们甚至可以用电子秤来测量面积,大家知道如何去测量吗?
3.德强学校七年十八班——娄桉玮同学
曹老师点评:用体积等于体积的办法测量卫生纸的厚度实在是妙,娄桉玮同学利用到卫生纸包装上的参数,充分体现出他善于观察的优秀品质。
4.德强学校七年十八班——郑润哲同学
一、实验目的
用A4纸测量电线杆的高度
二、准备物品
一张A4纸和2米长线绳
三、实验思路
1、将A4纸裁成最大的正方形,把正方形对折,形成三角形。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度,另外两个角都是45度。
2、把三角形举到眼前。用手拿着直角,对着自己,一条短边水平摆放,另一条短边垂直摆放,当你抬起眼睛的时候,可以沿着那条斜边看到三角形的顶点。
3、从电线杆那里向后退,直到你能看到电线杆顶,电线杆顶就相当于三角形的顶点。闭上一只眼,用另一只眼沿着“三角形”的斜边看向顶点。
4、用2米线绳测量一下从你站的这一点到电线杆底的距离。这个距离基本上等于电线杆的高度。因为你是用眼睛看的,所以你还要加上你自己的身高,然后你就可以算出电线杆的高度了。
实验原理图
曹老师点评:看到此方法让曹老师非常兴奋,将数学中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融进物理的模型中,在这么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思维实属不易。
5.德强学校七年十八班——尤邵博同学
一、实验目的
利用手机软件测量门对角线的距离
二、实验过程
曹老师点评:手机的使用已经普及到各行各业,尤同学是个科技达人,开发出用手机APP测距离的办法,简单又高效!
6.德强学校七年十八班——冯嘉悦
一、实验目的
测量硬币直径
二、实验器材
刻度尺,一角硬币,笔
三、实验思路
先在硬币上点一个点,设这个点为A点,将A点紧贴0刻度线,使硬币沿刻度尺滚动一周,再次记录A点对应刻度尺的刻度,两个A点之间的距离就是硬币的周长。因为圆的周长=πd,所以d=周长÷3.14
四、注意事项
硬币滚动时要沿着刻度尺滚动,不能离开刻度尺。
五、测量结果
圆的周长=6厘米
圆的直径=6÷3.14≈1.9厘米
六、实验的局限性:
只能测量标准的圆的直径
曹老师点评:小冯的实验有其独特性,很多同学在测量圆的周长时都是用细线缠绕并代替圆周,而冯嘉悦同学巧妙的利用了圆的特性在刻度尺上滚动—变曲为直,将圆周运动与直线运动相互转化.
7.德强学校七年十八班——陈妤
一、实验目的
测量出一本物理书每一张内页的厚度
二、实验器材
一本物理书、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
三、实验思路
考虑到一张纸的很薄,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很难测量出来,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将物理书的所有内页摞在一起,测量所有内页加在一起的厚度,再除以张数,就可以得到每张内页一个大概的厚度.
注意事项:
1.不能加上封面,因为封面和内页的材质不同,厚度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加上会出现误差。
2.内页的纸同样不能窝,如果窝纸的话,那么就会多出一张纸的厚度,也会出现误差。
3.测量时,要把纸压实,减小纸与纸之间空隙带来的误差。
4.将纸摞起来后,会有斜度,不能测量这些纸摞起来后的“斜线”,要测量一个与桌面垂直的“线”的长度。
5.用多次测量不同的位置,以减小误差
四、测量结果
摞起来的厚度是0.6cm,共64张纸,一张纸的厚度为0.009375cm
曹老师点评:该实验操作难度低,但思维含量却并不低,陈妤同学总结的注意事项是本实验的亮点,希望大家都能学习她严谨的实验风格。
8.德强学校七年十八班——王思宁
【实验目的】
测量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长度。
【实验器材】
(1)软绳1根;
(2)钢卷尺,量程3m,分度值1mm;
(3)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哈尔滨市地图,比例尺为1:5.4万。
【实验思路】
由于交通安全、路线较长等原因,不宜现场测量绕城高速公路长度,通过图上测量并经过比例换算不失为一种简便方法。然而,地图上的绕城高速公路为1条闭合曲线,不能采用直尺等工具直接测量。因此,考虑借助软绳先测出地图上绕城高速公路闭合曲线轮廓长度,再应用直尺测出软绳长度,最后利用比例尺即可计算出绕城高速公路长度。
【实验步骤】
(1)在地图绕城高速公路上选定一点,从该点开始,利用软绳在图中沿绕城高速公路测量至选定点,形成一个闭合环形,软绳则记录了地图上的公路长度;
(2)利用钢尺测量出闭合环形的软绳长度,做好记录;
(3)依据地图上的给出的比例尺,估算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长度。
【实验结果】
测得地图上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长度的软绳长164.52cm,比例尺为1:5.4万,得:
(164.52cm×5.4×10000)÷100÷1000=88.84公里
【注意事项】
(1)选用无弹力软绳,尽量减少误差;
(2)将软绳尽量与地图上的公路保持吻合;
(3)注意正确转换比例尺和单位。
【实验局限性】
该方法只是初步运算,不适用精准测量。
曹老师点评:王思宁同学的“野心”很大,只用了一根细线便将哈尔滨绕城高速的距离测出来了,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的魅力!
9.德强学校七年十一班——姜昊池
德强学校七年十八班——池浩博
一、实验目的:测量一根绳子的直径
二、实验器材:一根绳子,一根玻璃棒,一把刻度尺
三、实验思路:
1、检查器材,检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量程,分度值
2、将细绳子紧密缠绕在玻璃棒上
3、用刻度尺测量若干圈绳圈的长度L
4、数出缠绕的圈数N
5、利用公式D=L/N得出细绳子的直径
姜昊池同学实验过程
池浩博同学实验过程
四、注意事项:
1、检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绳子必须紧密的缠绕在棒上
3、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尺
评估:这种方法叫累积法,也叫放大法,但是这种测量方法一定会误差,如果要想减小误差,可以增加缠绕在玻璃棒上的圈数。
曹老师点评:两位同学是同道中人,采取了相同的实验思路,当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时,利用叠加微小参量的思想,得到了想要的结果。并且在最后的评估中体现出了两位同学非凡的总结能力
结语:整理完孩子们的实验很感慨,只要给孩子们一点时间和空间他们就会创造无限的可能。教育不仅要近利于现在,更要长远与未来。德强的学子们,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