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来讲一下第3节《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三个知识点:
1.知道汽化及汽化的两种方式和其特点。
2.理解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能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解释有关现象。
3.理解空气的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一:蒸发与沸腾
首先来回忆一下初中我们学习过的汽化。
汽化:指的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主要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比较一下这两方式的异同点

这两种方式相同点是:无论是蒸发还是沸腾都需要吸热。
不同在于以下这几个方面。
第1,剧烈程度不同,蒸发比较温和,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比较剧烈,不止发生在这表面,液体内部也同时发生。
第2,沸腾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也就是沸点,达到沸点之后继续加热才能沸腾,而蒸发则不需要,任何温度都能产生。
第3,影响因素不同,影响沸点的主要是有气压,气压越大的沸点越高。蒸发的影响因素就比较复杂,主要有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的表面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气体的压强等4个因素。
课本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验,把80度的热水倒到密闭的瓶子里,然后用抽气筒抽气。热水又沸腾了?原因是什么?

瓶内的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低于80度,热水又沸腾了。这也是高原上炖肉用高压锅的原因。

通过实验,我们测得水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可见气压越高,沸点越大,但注意不成正比例关系。
二: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问题:蒸发会一直进行永不停止吗?
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这个实验。

如果把液体放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的蒸发,使得液体全部消失。
如果把液体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即使过很长时间,那么液体也不会消失,液体好像不再蒸发。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实验现象呢?我们以水为例子,结合之前我们学过的分子动理论来分析:

水分子总是在持续的无规则的热运动。
在液体的表面水分子会从液面飞出来,进入气体当中变成水蒸气,也就是汽化。同样,水蒸气分子也在从气体中不断进入液体,也就是液化。
在密闭的容器中,液态水不断的蒸发,导致气体中的水蒸气分子不断增多。那么水蒸气分子增多了,它回到液体的数目也在增加。
最后就会形成这样的状态:在相同的时间里,回到水中的分子数和同水面飞出去的分子数相等。那么这样的话,水蒸气的密度不再增加,液体水也不再减小。气化和液化,就达到了一个平衡状态,或者说是一个稳定状态,蒸发就好像停止了。
我们称这种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叫做饱和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叫做未饱和汽。
就好比化学中的饱和溶液一样。配置白糖水的浓度也不能无限增加,加白糖到一定程度,融化的白糖和析出的白糖数目相等,达到了一个动态平衡。更简单来说:好比挤公交车,公交车满了后,你要上去,就必须一个人得下来,在整个过程当中车内的总人数没有变。

我们把这种达到动态平衡的水蒸气的气压叫做水蒸气的饱和气压。未饱和汽的压强小于饱和汽压。
结合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饱和汽的分子密度一定,温度也一定,所以一定温度下某种气体的饱和汽压也是一定的。
饱和汽的特点
1,饱和汽压指的是某一种饱和汽的压强,和其他的物体没有关系。我们说的饱和汽压指的是混合气体的某种分气压。

2,饱和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上图所示,为实验测得的水蒸气的饱和气压和温度的关系。
饱和汽不是理想气体,不遵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未饱和汽可近似的看成是理想气体。
如果减小容器的体积,那么气体分子密度增大。进入液态水中的分子增多,液化大于汽化,最终达到平衡时,又回到了饱和汽压的大小。
扩展:气体的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压缩体积。但是一定要注意,对于压缩体积来讲,不是所有的分子都适用的,比方说氢气我们无论怎么样压缩都不能使其达成液体,只能够通过降低温度。
课本说一说:对比图9.3-1和图9.3-3,关于水的沸点,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液体沸腾的条件就是饱和汽压和外部压强相等。
三: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表示空气的干燥程度。一定的温度下单位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
我们有两种方法描述空气湿度
1,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来表示空气的湿度。
2,相对湿度:在某一温度下,水蒸汽的压强P1与同温度下饱和汽压Ps的比。

为什么要这样定义相对湿度呢?
因为人类的感受并不是感受的空气中水分子的多少,而是感受汗液蒸发的快慢。如果水蒸气的汽压离饱和气压较远则蒸发快,靠近饱和气压的蒸发慢。
举的例子:在夏季白天温度高,饱和气压大;而晚上温度降低,饱和气压小。虽然空气中水蒸汽的压强几乎不变,但是由于饱和气压改变了,在白天水蒸气气压和饱和气压相距较远,即相对湿度小,蒸发较快,人们就觉得比较干燥。到了晚上,水蒸气的压强和饱和气压靠得很近,那么身体内水分蒸发就慢,相对湿度大,人就觉得比较潮湿。

四:湿度计
空气湿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需要定量的计算空气中的湿度。
为了定量的测量空气中的湿度,我们制作了湿度计。我们这里介绍三种湿度计。

1干湿泡湿度计:
构造:两个相同的温度计,一个放置在空气中,一个用湿棉花包裹。
工作原理:如果蒸发的快,那么温度差就大,说明空气的湿度较小,气候比较干燥;反之如果温度差较小,说明蒸发的慢,说明气候比较湿润。
2毛发的湿度计:工作原理:头发脱脂后吸收水分会伸长,反之干燥后会缩短。好比海参一样,越泡越大。
3湿度传感器:
有一种是根据空气的湿度导致元件电阻的变化,做成湿度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