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背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从什么时候开始,公众号上越来越容易看到一些《人民日报》的文章了。

没错,有很多人正在做这种账号

这种账号大多以人民日报的标题和金句作为选题。要知道,金句本身语言精炼、富有内涵,又容易引发人们的共鸣,所以点开的几率非常大,文章也就特别容易火。

以这种框架作为选题,更容易拓展、延伸,也非常适合融入个人观点,自然而然就能写出一篇情感丰富的文章。

于是此类的文章一时间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写这个好用的赛道,而且非常多的小伙伴写出了爆款文章,获得了很好的阅读量。
名人名言好做吗
但是,同样以人民日报金句作为选题,有的人出爆款,有的人却无人问津,不同的号主写出来的效果大不一样,差别很大。
贵在坚持,我跟一位专门写这类文章的朋友交流过他们是怎样出爆款的,也没有特别的窍门,就是坚持,在持续操作以后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之后,就写出了阅读量过万的爆款文章。
怎样写名人名言文章
到底怎样写出这种类型的文章?怎样写出**10W+**呢?我们分析一下这些文章的特点。
文章以人民日报金句为主题,但作者站在自己的角度,融入丰富的个人成长经历,加入自己的故事,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仅内容饱满、有血有肉,情感丰富,富有感染力,容易打动人。
其次,结构上多为总分总,先提出主题相关观点,如焦虑的本质、行动的意义、努力的目的、自我提升的方向;再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如应对焦虑的方法、行动的实践、努力的价值体现、自我提升的途径;最后总结强调,如鼓励摆脱焦虑、积极行动、坚持努力、持续自我提升。再顺势引用人民日报的金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好像用木材生火,等火升起来之后再泼上一层油,火苗才会迅速蹿高。最后升华
如何用AI写
首先在大象笔记里面拿到选题,目前已经收录几百个,足够作为账号的启动选题了。

第二步:找到灵想AI里面的《名人名言爆文》,这个应用可以说是精心构建了好长时间,通过引用名人名言作为引子,再结合个人经历和例证,结构清晰,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大模型的冗余,易于理解和记忆,所以在skill部分要求变得很低,终于迭代出一个结构化且情感丰富的写作框架。

回车后直接输出文章

字数达到1000字,不能太多,经测试,这些字数数据比较好。

拿到文皮皮检测,秒过原创


如果不满意,还可以继续修改

或是替换其它的大模型,比如:GPT4,Claude3.5、Gemini等再次重新生成

排版
我为什么一定要反复强调排版这件事?因为我发现很多人都是直接把 AI 写出来的文章直接复制到发布框里,然后就点击发布了,像这样绝对不行。
这种 AI 写出来的文章,排版很容易被识别,谁看都知道是这样写的。
虽然我们确实是用 AI 写的,但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发一篇有数据的文章,所以一定要排好版。如果不知道怎么排版,就学一学你的对标账号是怎么排的,是怎样分开断句的。

不要偷懒,不要偷懒,不要偷懒,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另外,文章一定要读一遍,在合适的地方添加上自己的观点或者个人经历,哪怕是很小的一句再正常不过的话。比如一句很随口的话"不要看不起小事情,不要觉得小事就不好做,一口吃不成胖子,很多事情都是干着干着就成了。只要你有那个能力。"就这样很简单的一句话,你可以随时脱口而出加入进去,相信我,它绝对会让这篇文章画龙点睛。
最后
量变才能到质变,也从侧面体现了一个规律,就是一定要做垂直领域的写作,这样系统才可以打上一个标签。
本文由 mdnice 多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