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常描述
本厂锅炉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生产的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采用四角切向燃烧方式、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锅炉。过热器汽温主要通过煤水比调节和两级减温水来微量控制,第一级减温水布置在分隔屏过热器出口管道上;第二级减温水布置在后屏过热器出口管道上,减温后蒸汽引出管左右交叉进入末级过热器入口联箱。再热器汽温采用燃烧器摆动调节,低温再热器进口连接管道上设置再热器减温水。
2015年8月#2机组主蒸汽平均温度563.3℃(汽机侧),偏离设计值达2.7℃,锅炉左/右侧一、二级减温水平均总用量3.6/49.5t/h;再热汽平均温度563.9℃(汽机侧),再热器减温水平均用量28.9t/h(设计为0t/h)。
2号炉蒸汽测参数如表1:分隔屏过热器进口蒸汽温度基本无偏差,分隔屏过热器出口汽温偏差41.8℃;通过一级减温水降温后,屏过进口左右侧汽温偏差9.5℃,而经后屏出口后汽温偏差扩大到30.8℃;通过二级减温水降温后,末过出口左侧汽温比右侧偏高4.8℃(屏过出口引出管布置二级减温器,减温后蒸汽引出管左右交叉进入末级过热器入口联箱)。

表1:2015年8月2号炉蒸汽侧参数偏差
二、原因分析及影响
1、造成热偏差的因素:
(1)受热面沿烟道宽度方向的吸热量出现偏差,这是由烟气温度和流速场的不均匀所引起。
(2)受热面沿烟道宽度方向的蒸汽流量的偏差,这是由进出口集箱中蒸汽静压的变化所造成。
(3)由前一级受热面出口的温度偏差携带到本级进口的温度偏差。
2、炉膛出口烟气残余旋转是产生热偏差的主要原因,我公司锅炉是顺时针切圆燃烧,至炉膛出口部位烟气还存在残余旋转,引起水平烟道中沿宽度方向出现较大的速度分布不均匀。
高温烟气在炉膛出口屏式过热器左右侧区域的流动分别有所不同,引风机的拉力加上烟气残余旋转动量是炉内烟气流动的动力。水平烟道烟速分布如下示意图所示:

左右侧引风拉力是基本平衡的,但顺时针旋转的烟气在左侧屏过底部旋向炉后方向,而在右侧屏过底部旋向炉前方向,这就导致了在水平烟道左侧烟气流速总体偏高右侧的情况。
3、分隔屏、屏过区域左右侧烟气流动分布场的差异使分隔屏、屏过左右侧蒸汽温度偏差加剧,左侧向炉后方向旋转的烟气相当部分从屏过底部顺着折焰角斜坡顺势向水平烟道窜流,对流换热不强烈。而右侧向炉前方向旋转的烟气则较均匀地充满屏过区域后流向水平烟道。即右侧屏过区域烟气换热强度要大于左侧屏过区域。现场运行工况参数也反映着这样的情况,右侧分隔屏、屏过出口蒸汽温度总偏高左侧25—35℃左右。
4、分隔屏、屏过吸收热量包括辐射热、对流热,主要以辐射热为主。怀疑炉膛火焰中心存在偏移,进一步加剧了分隔屏出口左右侧蒸汽温度的偏差。锅炉的偏烧进而影响再热汽温偏高,再热器减温水用量偏大。
5、管屏间的蒸汽流量分配可能存在不均,同时左右侧减温水的不平衡喷入也加剧了过热器系统两侧的流量分配偏差。减温水瞬间大量喷入时,经减温器雾化后局部压力剧增,喷水侧蒸汽流动压差减小,加剧了蒸汽流量分配不均匀程度。
6、2号机组已长周期运行三百多天,磨煤机出力下降,煤粉细度升高,炉膛火焰中心偏高,导致再热汽温偏高、再热器减温水用量大。
7、目前机组协调性能下,负荷波动极易导致锅炉中间点温度大幅波动(过热度10—35℃波动),进而影响进入各级受热面蒸汽温度大幅波动,在换热强度一定的情况下,右侧过热汽温容易偏低。
三、异常应对措施
1、通过前期大唐华东所对2号炉制粉系统一次风速标定发现:磨煤机出口一次风速不平衡是导致锅炉偏烧的重要原因。2号锅炉炉内燃烧存在偏移,导致沿程主蒸汽温度偏差较大(分隔屏出口偏差40℃,屏过出口偏差30℃),再热汽温波动大、减温水量大。基础工作首先要对制粉系统可调缩孔检修,将一次风速重新调平、标定。
2、在检修期间进行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然后再进行燃烧优化,通过配风的调整以及制粉调整彻底解决锅炉偏烧的问题。
3、落实机组协调优化,尽量避免因机组负荷频繁波动而导致分离器出口温度大幅波动,减小进入各级受热面蒸汽温度波动幅度。
4、现阶段值长加强与调度沟通,保证机组负荷按计划接带,避免大幅波动;运行中勤调整,加强中间点温度的控制,减小沿程蒸汽温度的波动。
5、目前通过切除#2机组对外供热的试验看,供汽对#2炉再热器减温水总量影响10—15t/h(8月26——27日,减温水总量15—20t/h)。在不影响供热量的情况下,#2机组不供热,全部由#1机组供热。
6、入炉煤掺配工作细化,尽量保证入炉煤热值接近设计煤种,燃烧低热值煤种导致烟气量大,对#2炉烟气偏差影响更大,影响再热器减温水用量。
7、细化炉本体吹灰,保证水冷壁的吸热量,降低炉膛出口烟温,降低再热器的换热,减少再热器减温水用量。
8、9、10月份初步调整后效果(如表2、3,图1):

表2:2015年9月2号炉蒸汽侧参数偏差

表3:2015年10月2号炉蒸汽侧参数偏差(数据截至到10月25日,10月供热由#2机组供)

图1:9月18日2号机组汽水系统
分析人:戴金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