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狗——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

1. 单一连续分配

内存分为系统区和用户区两部分

优点:易于管理。

2. 固定分区分配

把内存分为一些大小相等或不等的分区,每个应用进程占用一个分区。操作系统占用其中一个分区。(划分为几个分区,便只允许几道作业并发)

建立一记录相关信息的分区表(或分区链表)记录划分的分区

 表项有: | 起始位置 | 大小 | 状态 |

缺点:

  • 内碎片(一个分区内的剩余空间)造成浪费
  • 分区总数固定,限制并发执行的程序数目

3. 动态分区分配

分区的大小不固定:在装入程序时根据进程实际需要,动态分配内存空间,即——需要多少划分多少。

空闲分区表项:从1项到n项:内存会从初始的一个大分区不断被划分、回收从而形成内存中的多个分区。

具体实现:
1)分区分配中的数据结构——空闲分区表、空闲分区链
2)分区分配算法
3)分区分配操作——分配内存、回收内存

优点:并发进程数没有固定数的限制,不产生内碎片。

缺点:有外碎片(分区间无法利用的空间)

4. 分区分配算法

首次适应算法FF:以地址递增的次序链接。
        检索:分配内存时,从链首开始顺序查找直至找到一个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

        优点:优先利用内存低址部分,保留了高地址部分的大空闲区;

        缺点:但低址部分不断划分,会产生较多小碎片;而且每次查找从低址部分开始,会逐渐增加查找开销。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空闲分区排序:按地址
       检索:从上次找到的空闲分区的下一个空闲分区开始查找,直到找到一个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

       优点:空闲分区分布均匀,减少查找开销

       缺点:缺乏大的空闲分区
最佳适应算法 :所有空闲分区按容量从小到大排序成空闲分区表或链。
      检索:从表或链的头开始,找到的第一个满足的就分配

      缺点:每次找到最合适大小的分区割下的空闲区也总是最小,会产生许多难以利用的小空闲区(外碎片)
最差适应算法 :基本不留下小空闲分区,但会出现缺乏较大的空闲分区的情况。
快速适应算法 (伙伴算法):根据进程常用空间大小进行划分,相同大小的串成一个链,需管理多个各种不同大小的分区的链表。进程需要时,从最接近大小需求的链中摘一个分区

5. 分配内存

找到满足需要的合适分区,划出进程需要的空间
if s<=size,将整个分区分配给请求者
if s> size,按请求的大小划出一块内存空间分配出去,余下部分留在空闲链中,将分配区首址返回给调用者。

6. 回收内存

进程运行完毕释放内存时,系统根据回收区首址a,在空闲分区链(表)中找到相应插入点,根据情况修改空闲分区信息,可能会进行空闲分区的合并:

7. 动态重定位分区分配 :

有紧凑功能的动态分区分配

地址变换过程是在程序执行过程期间(相对地址与重定位寄存器中的地址相加),随着对每条指令的访问自动进行,称为动态重定位。

动态重定位分区分配算法与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基本相同,差别在于增加了紧凑的功能。

伙伴系统

分区大小有规定,且分区动态变化

  1. 无论已分配还是空闲分区,大小都为2的k此幂。若整个可分配空间大小为2m,则1≤k≤m.
  2. 随着系统运行,内存被不断划分,形成若干不连续的空闲分区。对每一类具有相同大小的空闲分区设置一双向链表,即会有k个链表,链表中的分区大小都是2m。
  3. 进程申请n个大小的空间时,计算n= 2i。则找i对应的链表。若i大小的链表没有,则找i+1的链表。找到的分区对半划分后,一半用于分配,一半链接到较小一级的链表里去。
  4. 一次分配和回收都可能对应多次的划分和合并。

8. 内存空间管理之对换

把内存中暂时不能运行、或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调到外存上,以腾出足够的内存;把已具备运行条件的进程和进程所需要的程序和数据,调入内存。

按对换单位分类:
  • 整体对换(或进程对换):以整个进程为单位(连续分配)

  • 页面对换或分段对换:以页或段为单位(离散分配)

实现进程对换,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
  • 对换空间的管理

  • 进程的换出、换入操作

9. 对换空间的管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