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多层框架模型,需做楼板振动分析。
用midas Gen在验算楼板竖向振动,在相应楼层施加振动荷载,但结果与常规理念背道而驰:加速度最大值没有出现在加载楼层反而出现在了其他楼层?
如下图所示:在底层施加节点动力荷载,最大加速度却在顶层楼板出现。
图1-问题模型位移结果异常图
找寻原因:时程分析方法:
图2 -问题模型的时程荷载工况设置
软件中时程分析方法瞬态类型提供了两种——振型叠加法与直接积分法,这也是两种经典的动力响应分析数值模拟方法。
两种方法都是求解动力微分方程组。动力微分方程组参考往期软文-反应谱|D-V-A联合反应谱的由来与应用。
振型叠加法和直接积分法之间的唯一区别是振型叠加法在进行时间积分之前进行了基的变换,而直接积分法积分前没有进行广义坐标的转换。
简单点说,振型叠加法即把多自由度体系的结构的整体振动分解为与振型次数相对应的单自由度体系,求得各个单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响应后再进行叠加得出结构整体响应。
所以当时程分析采用振型叠加法时,结果与参与分析的振型模态密切相关。
这时我们再来看篇头的这个问题,检查特征值分析结果发现其振型参与质量系数并未达标(90%以下),如下图
图3-问题模型的特征值分析结果
我们常提到的有效质量系数90%以上的要求来自高规(5.1.13)和抗规(5.2.2)条。如果计算时只取了几个振型,那么这几个振型的有效质量之和与总质量之比即为有效质量系数。这个概念是由WILSON E.L.教授提出,用于判断参与振型是否足够。
midas Gen特征值分析输出是振型参与质量系数。振型参与质量系数是有效质量系数的进一步发展。有效质量系数只适用于串联刚片系模型,分别有DX\DY\RZ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振型参与质量系数则既适用于刚性楼板假设的常规结构,也适用于体型复杂的弹性板结构,分别有DX\DY\DZ\RX\RY\RZ六个方向的振型参与质量系数。(这点也是之前很多客户疑惑的YJK或者PKPM与MIDAS输出振型质量参与系数分量不一致的原因)。
图4-问题模型模态结果
图5-振型参与系数结果
从图4~5可以看出用户施加动力荷载的位置,在前两阶主振模态中并不是振动最明显的部位,在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对加载位置振型贡献不足导致图1的异常情况。
解决方案保证足够的振型参与数量。
这点在采用振型叠加法进行时程分析时十分重要,它决定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与否。
楼板舒适度分析的常规操作流程视频详见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4817406
有一点需要再重点说明的是:
如果模拟人群行走路线,当设置一个时程荷载工况时,定义的荷载时程函数时长需要不小于时程荷载工况定义的分析时间。
自定义时程荷载函数模拟人群荷载时,可以选择放大系数模拟人群效应
也可以参照规范-《建筑振动荷载标准》GB/T5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