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框架
一个完整的策略框架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部分:
- 产生买卖信号的策略。
- 根据买卖信号生成资金曲线。
- 根据资金曲线计算策略评价指标。
一、产生买卖信号
以均线策略为例,均线应该是股市技术分析中最简单的一个指标了,就是股价在一段时间的平均值,一般是指移动平均线。
例如,5日均线就是最近5个交易日股票的收盘价之和除以5。
均线最早是由著名的美国投资专家Joseph E.Granville于20世纪中期提出来的,
由于其简单容易理解的特点,成为当今应用最普遍的技术指标之一。
基于均线本身的趋势性和稳定性,出现了很多利用均线的不同形态来产生买卖信号的策略。
如规则为:
当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时,视为买入信号,以第二天开盘价全仓买入;
当短期均线下穿长期均线时,视为卖出信号,以第二天开盘价全仓卖出。
二、生成资金曲线
在产生买卖信号后,可以据此生成每天的仓位, 有了每天的仓位之后,就可以计算出每日涨跌 幅、资金曲线。
实际操作中可以不用每次都全仓买卖,本文为了方便,每次买卖都是全仓买入或者卖出。
所以仓位只有0和1两种状态,1表示满仓,0表示空仓。
由于本文以个股为例,所以出现买卖信号后的第二天开盘可能会出现涨停或跌停的情况,
当出现涨跌停时当天不进行买卖操作,仓位和前一天的仓位保持一致。
有了每天的仓位之后,就可以计算出每日涨跌幅、资金曲线。
三、策略评价指标
-
年化收益
"""
任何收益都应该转换成年化收益,以进行比较。股神巴菲特投资几十年以来的年化收益是20%左右。
美国股市百年来年化收益大概是10%左右。所以我们也不要太贪心,不要动辄就要求每年翻倍的收益。
计算公式为:(账户最终价值/账户初始价值)^(250/回测期间总天数)-1
"""
-
最大回撤
"""
最大回撤就是从一个高点到一个低点最大的下跌幅度,用来描述我们的策略可能出现的最糟糕的情况,
衡量了最极端可能的亏损。
例如一个策略的最大回撤是50%,那么你使用这个策略之前就要掂量掂量,
自己是否能经受得起50%的下跌。
计算公式为:min(账户当日价值 / 当日之前账户最高价值-1)。
* 年华收益/最大回撤,是个最简单有效的策略判断指标。
"""
-
平均涨幅
"""
平均涨幅
平均涨幅衡量了在回测期间资产的平均涨跌情况。
计算公式为:账户日收益的平均值。
上涨概率
上涨概率衡量了我们投资组合上涨的可能性。
计算公式为:上涨天数 / 回测交易日数量。
最大连续上涨天数
衡量了我们策略连续盈利的最大天数。
最大连续下跌天数
衡量了我们策略连续亏损的最大天数。或者说策略连续失效的次数。
这个指标很重要,在实战中,若连续失败的次数多了,会动摇自己的信心,
使自己很难跟着策略走下去。
最大单周期涨幅
所有日期中最大的涨幅,衡量了资产一天内的最好表现。
最大单周期跌幅
所有日期中最大的跌幅,衡量了资产一天内的最差表现。
"""
-
收益波动率
"""
单单追求高收益率是不行的,我们在投资中还必须考虑到潜在的风险。
波动太大的策略往往风险也较高。收益波动率就衡量了策略收益的波动情况即风险。
计算公式为:账户日收益的年化标准差。
"""
-
贝塔(beta)值
"""
根据经典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模型),β系数衡量了资产的回报率对市场变动的敏感程度,
代表了该资产的系统性风险,表示策略对大盘的敏感性。
计算公式为:账户日收益与参考基准日收益的协方差 / 参考基准日收益的方差。
"""
-
阿尔法(alpha)值
"""
虽然我们的策略会受到大盘的影响,但是每个策略都会有自己市场因素之外的收益,
alpha值表示实际风险回报和平均预期风险回报的差额,衡量了投资的非系统性风险。
计算公式为:(账户年化收益-无风险收益)-beta*(参考基准年化收益-无风险收益)
"""
-
夏普比率
"""
理性的投资者将选择并持有有效的投资组合,即那些在给定的风险水平下使期望回报最大的投资组合,
夏普比率就是一个可以同时对收益与风险加以综合考虑的经典指标,表示每承受一单位风险,
会产生多少的超额回报。
计算公式为:(账户年化收益率-无风险利率)/ 收益波动率
"""
-
信息比率
"""
信息比率以马克维茨的均异模型为基础,用来衡量超额风险所带来的超额收益。
它表示单位主动风险所带来的超额收益。
计算公式为:(账户日收益 - 参考基准日收益)的年化均值/年化标准差
"""
任何策略的结果都是一个收益序列,根据这个收益序列可以得到一条资金曲线。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就任选一只股票每天的收益率作为原始数据,来计算上文提到的各种策略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