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变道超车_你们对新能源汽车怎么看?

作为新能源车的使用者,同时是新能源车从业者,既不吹捧,也不抹煞。新能源汽车是什么?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纯电动汽车(BEV-Battery Electric Vehicle)、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其他新能源汽车Electric Vehicle,都能通过电能来驱动电机,来给汽车供能。而电能的来源不同,也是区分不同类型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因素。

BEV(纯电动车),也即直接由动力电池供能,无中间转化商插手,电池Pack作为储能能源,给整车供电。

HEV(混合动力),由两部分驱动系统,一部分作为电能直接驱动;一部分仍保留燃油系统,由燃油供能。而被纳入新能源汽车的混合动力,当前来看,必须是插电式。《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有所明确:普通混合动力汽车属于节能汽车,而不算新能源汽车。

FCEV(燃料电池),即为由燃料转化为电能,进行驱动。

说了那么多,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不完全使用不可再生能源作为动力的车,或者是能不能充电行驶。

在路上,我们能看到“绿牌”车辆越来越多,而绿牌车辆之间,其实也有些差异。以我自己的车举例,前面两位“文字+字母”代表着地区,而第三位则表示你的车是什么种类。比如我的车是纯电,那么以"D"作为第三位,如果是混动,那么就以“F”来表示。细心的朋友可以留意路上开的一些车辆,很容易就能区分是纯电和混动。

而当前纯电动车作为主流趋势,混合动力车作为过渡阶段,所以后面主要对纯电动车来描述。

使用者角度不爽之处一,尽管上的无锡牌照,但我常年在上海穿行,算是在充电网络最发达的地区。而最开始,没有固定点位充电的时候,几乎下遍了所有充电APP,打开手机,满满一箩筐的充电APP。在各个APP上留下了电话等信息,甚至有些还残留了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的充值。当然了,现在只保留部分充电桩APP,而我开的纯电动车厂家,也在自己的APP上,接入大量APP,我便删除了早先下载的杂七杂八的充电APP。不爽之处二,这一点也是大家遇到的通病了。充电速度和出行,没办法成正比关系。有条件拥有固定车位的,会选择安装慢充桩,晚上慢慢充;而没有条件的,一般会选择快充。不说快充对电池伤害有多大,就时间来看,快充充电,也需要几十分钟,一个小时不等时间。而在高速上高速行驶,行驶里程会掉的更多,下一个服务区还有多远?服务区是否有充电桩?充电桩是否有空位?充电桩充电效率如何?这些人头疼的问题,让人倍感焦虑。当然了,行驶了将近3万公里,并没有因没有电而“趴窝”。作为用户来说,不管宣传得再好,如何做足攻略,续航不足就是让人不爽。

作为用户角度评价,多多少少会带些自我主观评断,但你不能完全摒弃他的好,客观评价才最真实,所以就列举两个让人比较爽的地方用爽之处一,用车确实便宜,合计行驶里程2.6万公里。除了更换空调滤芯花费了一百多外,再没有花费过一分钱。而充电费用,我分成了两块。一类是公共充电桩,在赶时间的情况下,用这类充电桩,充电费用一般在1元/度电上下;另一类是私人充电桩,在老家充,晚上9点后是峰谷用电的谷电,一度电才三毛多,充满也就15元左右。以前油车不敢地板油踩起,而现在想踩就踩,电动车的加速性能,也确实让人开着爽。

用爽之处二,除了上面说的加速,这一块其实很多人都在讲。确实电机驱动下,电动车的起步相对来说会快很多。这里说另外一个爽的地方是智能化高,其实也就是以往的娱乐系统,简单点的比如语音识别、导航系统,比起以往的油车,确实智能不少。往复杂点的说,高级辅助驾驶,尽管还不能完全自动驾驶,而短暂的释放下双手双脚,有时也很激情。

从业者角度

作为汽车零部件采购,除了底盘零件,整车其他零件几乎都有涉及。但是写之前对于“新能源汽车”这个名,我认为还是有些歧义,电动车比燃油车诞生早,但是发展却缓慢,所以说新能源,还不如说清洁能源车;其二既然传统汽车是用油的,那么新能源汽车就应该叫做新能源车,或者纯电动车等等,但是大家喊“汽车”已经上百年,习惯成自然,估计以后也会继续喊下去。

而纯电动车给我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动力系统,这也是最主要的区别,电池是最大头,一个电池包的成本,往往占据整车30%以上的成本。当然了,以前会占比更高,电池的价格已经大幅度降价,并且往后面还会有降价的趋势。其次电机和电控,电机来看,从早先的单体电机,到目前主流的多合一电机方案,主要也是为了降本和轻量化。而这些零部件供应商,完全由国产品牌研发和制造,这一点,在我看来是巨大的进步。当然这还是要抛开政策,以现有的状态去看,现状确实如此,纯电动车的“大三件”也确实几乎都是国产。充电系统,从整车来看,充电机作为慢充的核心零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属于关重零件。而就目前国内的纯电动车来看,大部分也都是国产。从整车外来看,充电桩作为快充/慢充的设备,虽然不是主机厂主导,但是目前来看,却也是呈现欣欣向荣的状态,主流城市几乎能在几公里内,随意找到充电桩,当然在偏远地区,就会少很多,这也是现状。除了充电桩充电外,换电在行业领域内热度不低,换电其实是个高效率补能动作。短时间内把耗尽电量的电池,通过机械手拆卸下,再装上满电的电池包,整个过程对于快充而言,也是非常快的。但是难点较多,建设成本、电池标准成为两大拦路虎。高压系统,以往我们的燃油车,都是12V系统,低压状态下,12V蓄电池已经能够给全车用电器进行供电。而纯电动车下,PTC(高压加热器)、电动压缩机、电机、DCDC转化、PDU等系统,都需要高压连接,这也是和传统汽车不同之处。高压线不像低压线那样有很多的配置,但是线径、安全性,却要高出很多。除了用电器外,电池模组的高压连接,需要用到另一种连接方式,铜排连接。当然了,这些看上去比低压线的复杂程度要低很多,但是安全性却更难以操作。

说实话,作为从业人员,我能看到很多变化。变化一:关重件由国外Global供应商,转变为国产供应商。不说这些国产零部件实力有多强,也不说是弯道超车,但是至少国产品牌已经够用,所以在这一块来看,意义非凡。在新能源这条路线上,至少我们能分到更多的汽车领域的蛋糕。无论是从整车,还是从零部件,甚至到更上游的原材料生产,国产的小触手已经在一点点粘连。

变化二:每年呈现大幅度降价,其实这个现象并不合理,我归结为电动车的保有量在不断上升,产量提高后带动了价格下降。当然了,电动车的专有零部件,还会随着电动车的大量上升,而不断价格下降。也会有一天,电动车零部件会趋向于成本涨跌平缓,一种可能是因为大量竞争,供过于求的场景;另一种则是当保有量基础足够支撑行业的价格合理下,价格趋向平缓。

变化三: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向新能源领域,整车来看,早先的几百家新势力造车,剩下到如今的几十家。零部件来看,其数量和规模,更是有增无减,同样的,在没有大量新能源车的销售下,很多企业胎死腹中,无法撑到行业的春天。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大家也都看到了新的蛋糕正在做大,新蛋糕所涉及的领域,将重新盘活整个汽车行业。

而以上拙见,仅是身为电动汽车供应链采购的看法,对于处在不同的角色,肯定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当然了,新能源车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普及的,作为从业人员,始终保持一颗正常心态。存在即合理,有错即改,有很多坑,大家已经走过,就不会再去踩,当然坑踩多了,也就成了大师。

参考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