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初中生朋友们甚至在小学时代就看到过这种“浮沉子”物理实验,其实浮沉子有很多种类,网络上关于浮沉子的视频有很多,文中这个画面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当我们把两个“浮沉子”放在一起后,然后近距离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秘密,相应的物理原理也就迎刃而解!
其实,任何形式的“浮沉子”所利用的物理原理都是同一种:“物体的浮沉条件”!
就本文中的这种浮沉子而言,通常有两种解释。
我们说其中的一种更易理解的物理解释:
要使物体上浮或者下沉,要么改变物体的重力,要么改变物体所受到的浮力,比如说大多数鱼类都是依靠改变自身体积,从而改变自己所受到的浮力,来实现浮沉的。而水下的各类艇,都是依靠改变自身重力,从而实现浮沉的。
本文中的浮沉子呢,我们以小瓶和内部的气体、水,三者整体为一个研究对象,则此研究对象是在变化的。
当我们用力捏大瓶时,内部气体被压缩,气体压强变大,导致一部分水被压入浮沉子中,从而使研究对象重力变大,大于浮力后就会下沉!
松开手后,内部气体体积变大,气体压强变小,一部分水会流出浮沉子,从而使研究对象重力变小,小于浮力后就会上浮!(注意,浮沉子的下面小孔是内外相通的!)
同学们明白了么?
中学生朋友们,养成善于总结,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