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好多学弟学妹问我考研相关的问题,我大致总结了一下,无非就是考研和就业相关的问题。趁着我还没忘记,写一篇博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经历,给大家做个参考。
先说考研
选择大于努力
选择大于努力,这是我考完研之后最大的感受。
举个栗子:今年中科大的软件,400多分的人有400多个,这意味着如果你初试成绩不在400以上,上岸的机会就很渺茫了,反观中山大学的人工智能,320多分就排到了第二名。所以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是考研最重要的事情。
就我们这一行来说,业内普遍比较认可“两电一邮”(电子科技大学(98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11),北京邮电大学(211))这三所都是非常不错的大学,但是因为我本科是211,考研想要向985冲一冲,所以最后选择了电子科技大学(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一个月不吃火锅会直接死掉)。此外,报考院校的考试科目也要好好了解一下,比如电子科大不论专硕还是学硕都是考数一英一,这意味着你要比别人学更多的东西,付出更多的时间。
初试备考
政治
政治属于过关性考试,只要认真准备就应该没什么问题。平时听一听徐涛的课,做一做肖秀荣的1000题,考前背一背肖四肖八完全足够了。众所周知,考研政治不是看你发挥的怎么样而是看肖秀荣发挥的怎么样。今年肖大爷超长发挥,政治大题全压中,连题目都是一模一样。肖秀荣YYDS!!!!
英语
考研英语和高考英语的学法是一样的,重在平时的积累。时间充裕的话可以把考研的词汇多过几遍(我比较懒,就过了一遍,考之前发现忘光了)。暑假开始把真题刷两遍,考前把作文模板准备一下,就差不多了。其实政治英语都属于过关性考试,拉不开分的,重点还是要放在数学和专业课上。
下面是我自己对英语的一点看法,可能有点偏激,大家如果有不同意见,就当我没说,嘻嘻。
私以为,英语考试就是单词量的考察,语法真的没那么重要。
举个栗子,大家可以阅读一下下面这段话:
研表究明,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影阅响读。比如当你看完这句话后,才发这现里的字全是都乱的。
我觉得同样的道理一样适用于英语,如果一篇文章当中所有的单词你都认识,这些单词稍微变化一下排列顺序你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那我想这应该不是你英语的问题。
数学
数学是重中之重,一定要舍得花时间。如果你恰巧又考的是数学一,那么恭喜,你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就拿数学二来对比,数学一要多学一本概率论,线代的空间向量以及高数下的大部分内容(级数、三重积分、第一型曲线、第一型曲面、第二型曲线、第二型曲面等等)。很多数学一的同学可能会发现,自己第一轮还没学完,有些数学二的同学已经学完两轮了。这种时候一定要稳住心态,稳扎稳打,慢慢来比较快。
数学跟一个好老师非常重要,高数部分我推荐张宇和武忠祥(不推荐汤家凤,后面会解释原因),概率论跟王式安或者方浩、余炳森都可以。高数和概率论你都可以有多种选择,但是线代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李永乐。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在线代领域没有人可以挑战李永乐的地位,跟他绝对是最好的选择。选好老师以后,就跟着老师的节奏走,什么时候打基础,什么时候强化,什么时候冲刺老师都会告诉你的,在这里我就不赘述了。(其实市面上有一定知名度的老师实力都很强。以他们的水平,辅导你考一个理想的分数是绰绰有余的。但老师与老师之间风格天差地别,有些老师上课喜欢玩梗调节气氛,有的老师就比较严肃认真,全程一句废话没有,全是干货。所以与其说是选择老师,不如说是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教学风格。)
习题的选择也比较重要,我个人的建议是,你跟哪个老师就做哪个老师的题,比如说你跟的李永乐团队,你就只需要刷660和330。没有必要去把660,张宇1000题,汤家凤1800题都刷一遍,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的。
最后是真题,真题至少要刷两遍,推荐买张宇的,千万千万千万不要买汤家凤的真题!!!!这也是我前面不推荐他的理由,解析不详细就不说了,好多题目都是错的,我当时做的时候被折磨惨了。那么出名的老师,真题出版之前都不仔细校对一下,这种不负责不严谨的态度我是不买账的。反观张宇的题,我做下来没有一个错题,而且解析也比较详细。
专业课
这个我重点说一下,专业课分数和数学是一样的,而且是要比数学好拿分的,所以也一定要重视起来。我这次之所以能够上岸,全靠专业课救命。
电子科大软件工程860有两门,分别是软件工程导论和计算机网络。
官方推荐的教材是那两本黑皮书(官网有可以去看一下),其中《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的那一本很重要,要反复看。软件工程导论那一本可以不看(反正我是看不懂),软件工程导论的复习主要是看电子科大本科教学用的PPT。
复试
复试就是神仙打架,你永远不知道和你一起面试的兄弟有多牛逼。
以下是复试群里真实的对话:
大佬A:希望老师问我数据库相关的东西,我研究过MYSQL的源码。
大佬B:其实咱们面试用的那个机器人就是我实习的时候写的。(为了公平公正,复试的顺序是通过一个机器人随机生成的)
我:阿巴阿巴。
言归正传:
因为我初试成绩不高,刚刚好排在录取名额外面,所以复试我准备的格外用心,最后也是靠着复试270+成功逆袭上岸。
复试分为笔试+英语+综合面试。
笔试(200分),考C语言。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笔试被取消了,但是明年大概率会恢复。
英语面试(100分),英语面试分为两部分,自我介绍和专业面试。自我介绍重在口语而不在内容。之前说过,我初试分数不高,需要靠复试逆袭。我平时接触到的同学大部分说的都是美音,我想如果自我介绍能用英音来说,一定会给老师不一样的感觉,为此我专门去练了一个月的RP(Received Pronunciation),面试之前又找了我们学校英国的留学生帮我纠正发音。专业面试难度还是挺大的,会让你用英文回答专业问题,比如用英语介绍毕设,介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综合面试(200分),综合面试是究极硬核,一共会考察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四门课而且会出一些边边角角的知识来考你。这四门课的知识点总结我博客里面也有,需要的同学也可以去看一看。
最后就是项目,如果本科期间有过机器学习的项目会很加分,我没有,最后就只能用JAVAWEB的项目。
找工作
如果是对考研有某种执念,非要考上研究生不可的同学,这部分对你用处不大,全心全意准备考研就行了。如果是那些不考虑二战、考不上就去打工的同学,可以好好看看下面这段。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考研和找工作并不冲突,考研和找工作并不冲突,考研和找工作并不冲突!
有很多人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么就一心一意准备考研,要么就全心全意的找工作。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考研和找工作完全可以同时抓。
首先,找工作和考研要考察的内容是有高度重合的。比如860初试要考察的科目是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工程导论,复试考察科目包括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数据结构。校招注重基础的考察,把这些科目包装一下,完全可以形成一份非常有竞争力的简历。
至于项目和框架你可以放在一起学。别的岗位我不了解,我投递的岗位都是JAVA后端开发,我就拿JAVA后端开发来举例子。
搞一个前后端分离的项目,把Springboot,SpringMVC,SpringSecurity,Mybatis,Redis这些常用框架掌握了就足够了。至于Docker、RocketMQ、Dubbo、Netty、Nginx这些,能够掌握最好,不会的话面试官也不会太难为你一个本科生。此外,一些基础的JAVA知识比如JVM、Java常用集合类、JAVA并发编程思想这些也要好好掌握。
我就是凭借着这些基础,在考研期间收获了中国软件、联通、农行等多家企业的offer。
一定要大胆的去找你心仪的企业投简历,就当是为复试的面试做准备。考研的时候能有一份offer放在背后真的很香。